分享

亚东桥话36:浮桥掠影(下)

 唐继舜 2018-08-02

在“亚东桥话35”中,讨论了古代浮桥以及浮桥的基本特点。接下来,看看现代永久性浮桥、军用浮桥以及今后浮桥的发展趋势。

现代永久性浮桥

实际工程中,永久性浮桥的数量十分有限。


是否建造永久性浮桥,取决于桥位处的自然环境。第一是水深及其水域宽度。若水深过深(例如,超过60m)且深水水域过宽,建造深水基础的技术难度和费用就会明显加大。第二是地基条件。若水下软土地层过于深厚,从技术和经济角度看,也不适于建造固定式桥梁。第三是对环保、景观等因素的考虑。例如,西雅图的华盛顿湖,最大水深60m以上,需要建桥处的水面宽度超过2000m,软土层厚45-60m。于是,湖上建成的三座桥均采用了永久性浮桥。


建造现代永久性浮桥的材料,通常是钢和混凝土。由于浮体位于水中,采用混凝土可能更为合适,这不仅有利于结构耐蚀,也有利于抑制浮桥因交通荷载、风浪引起的冲击和波动。浮体之上的桥跨结构,可选择钢或混凝土或两者。


永久性浮桥的浮体结构,多为多室的混凝土密封浮箱或浮筒。沿桥纵向,浮体既可连续布置,也可分开布置。对连续式浮体,桥面可直接布置在浮箱顶板上,也可配合线形设计,在浮箱顶板上再建立柱、梁和桥面。为保证浮体的定位及稳定性,需要设置水下锚定装置(爪锚、重力锚、系缆等)。


浮桥需与两岸的固定式桥台或固定式桥跨结构可靠相接。这是永久性浮桥的关键构造,要求接头处既可满足浮桥的多向变位,又可承受由车辆、强风、波流、温度变化、水位变化等产生的作用。


永久性浮桥的结构力学分析,因牵涉到流体-浮体耦合运动,设计上比固定式桥梁更趋复杂。对位于峡湾处的浮桥,尤为如此。设计所需考虑的各种作用,除了常规的结构自重、车辆、施工荷载、温度作用等外,还需考虑水压、浮箱配重、水位变化、强风、波浪、冰凌、层状流、水生附着物、混凝土吸水率等。偶然荷载包括:地震、船撞、锚定装置失效、滑坡造成的波浪等。


永久性浮桥的工程描述指标,主要是长度。对浮体分置的浮桥,跨度(两浮体之间的距离)也是一个指标。全世界长度排名前10的永久性浮桥信息(不完全统计),见下表。


世界十大浮桥一览表

限于篇幅,下面仅简要介绍美国的长青点(Evergreen Point)桥和挪威的诺德霍德兰(Nordhordland)桥。


图1所示为运营中的旧长青点浮桥和未开通前的新桥,图2为新桥的结构布置示意。旧桥(照片中靠前者)建成于1963年,长2310m,2016年关闭拆除。新桥长2350m,桥宽34.5-39.4m,设双向6车道和一条自行车及步行道,两端设通航孔,使用寿命75年。这桥(还包括华盛顿湖中的Homer M. Hadley纪念桥)正在考虑在浮桥上增加两条城市轻轨线。一旦建成,当是世界首创。

图1  西雅图新、旧长青点浮桥

新桥的构造特征主要表现为:(1)在混凝土浮箱上再设置梁柱结构,把桥面抬得更高(桥面高出水面至少6m),如此一来可让过桥者免受风暴来临时的浪花飞溅之苦,二来可方便人员进入浮箱内检查维修。(2)设置了三类浮箱,即连续布置的纵向浮箱(21个)、离散布置的稳固浮箱(44个,通过后张预应力与纵向浮箱相连)和两端的横向浮箱(2个)。最大的纵向浮箱长109.7m,宽22.9m,高8.5m,砾石配重后的吃水深度6.4m,浮力接近1万吨。(3)为确保浮桥稳定安全(这桥可承受的百年一遇持续风速143km/h,浪高1.83m),除浮箱构造外,还设置了50根横向锚索和8根纵向锚索。

图2  西雅图新长青点浮桥结构布置

图3为挪威的诺德霍德兰桥。这桥是由一座提供通航的独塔斜拉桥和一座浮桥连接组成,全长1614m,桥宽10m,跨越挪威的一处峡湾,1994年开通。斜拉桥为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结构,长368m,主跨172m,通过一段置于浮桥之上的、坡度大于5%的坡道与浮桥相接。浮桥长1246m,置于半径1700m的圆曲线上,由10个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圆端型浮筒(长/宽/高尺寸:42.0/20.5/7.38m)和跨长113.25m的钢箱梁组成。

图3  挪威诺德霍德兰桥

军用浮桥

自古至今,几乎每一次战争中都可看见浮桥的身影。这是因为浮桥构造简单、装拆便捷的特点正好适应战时桥梁的临时性特征。不过,尽管都为浮桥,民用临时性浮桥与现代化军用舟桥之间仍存在明显区别。


较为传统的军用浮桥,是以军用舟(或特制浮箱)为浮体,设置锚索将其固定于河床,上置制式钢梁(板梁或桁梁)并形成桥面。笔者以为,这样的浮桥,除材料及构造不同外,建造思路与常规临时性浮桥者没有本质区别。这类浮桥所用器材(舟、浮箱等)的尺寸较大,陆地运输不便,架桥的准备时间较长,难以适应战时快速部署,但好处是可以架设承载能力很大的浮桥,接通河上中断的公路或铁路线路。例如,2017年俄军在叶尼塞河上架设了一座长约460m的公铁两用浮桥,见图4。

图4  俄罗斯公铁两用浮桥

现代化的军用舟桥,多由高强轻质的钢结构制式器材和军用舟(还可包括两栖车)组成,其由车辆载运,讲究机动性能、装拆速度、承载能力和抗损毁能力,也非常注重“舟”与“桥”的灵活运用。


军用舟桥的类型较多,从构造上区分,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第一大类是带式舟桥。这类舟桥的设备包括:专用运输车、河中桥节(沿桥纵向的单元浮体)和岸边桥节(便于车辆上下浮桥)。为便于车辆运输,将各桥节横向再分片(四片),片与片之间铰接,折叠后由专用车辆运输,卸至水中可自行展开。将各桥节纵向销接或扣接,就形成长短不一的浮运平台(类似于筏子,可载运坦克等)或一座浮桥。另外,带动力的军用舟也由专用车辆运输装卸,其既可在浮桥下游一侧起到定位作用(可取代锚缆),也可为浮运平台提供动力。参见图5。

图5  带式舟桥(IRB型)示意

第二大类是自行舟桥。这类舟桥的设备就是两栖桥接车(bridging vehicles)。车上配有一体化设计的浮箱(或充气浮筒)及相关吊装、搭接器材,在陆地展开浮体后车辆下水,即成为自带动力的“舟”。将若干“舟”相连,就可形成浮运平台或浮桥。参见图6。

图6  自行舟桥(M3型)示意

浮桥的发展

桥梁工程的发展,早就让浮桥退出了主流行列。即便如此,在某些特定的桥位处,浮桥仍有一定的竞争力甚至成为唯一选择;在军事领域,各类军用舟桥的发展仍方兴未艾;在建筑和艺术领域,浮桥也可为社会生活增添色彩。


近年来挪威开始尝试的水下悬浮管桥(Submerged Floating Tube Bridge, SFTB,也叫水下悬浮隧道),可以认为是浮桥的一种特殊形式。


2016年9月,挪威公共道路局(NPRA)牵头开展的比约纳峡湾(Bjørnafjorden)悬索桥方案完成了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如图7所示,因该峡湾过于宽深,方案拟借鉴近海石油行业的浮动结构技术,将一种垂直固定的浮动结构,即张力腿平台(Tension-leg platform),与悬索桥结合起来,从而形成采用浮式基础的多跨悬索桥,跨越宽约5km、深约500m的峡湾。这桥一旦建成,有望对人类建造深水大跨桥梁提供一种全新的方式。

图7  挪威比约纳峡湾浮式基础多跨悬索桥方案

第二阶段的研究重点包括:技术可行性,结构系统稳定性,使用性能,总体风险,意外撞击,主要结构构件的试设计,运营和维护,施工原则,材料估算等。总的结论是:建议方案适于比约纳峡湾的环境条件;对船舶撞击的安全裕度大;采用已有建造技术可在期望时间内建成;维护成本可控。


近年来,随着材料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各型水上浮式平台,包括:用于水上交通的码头和人行浮桥,用于亲水性的观光休闲娱乐平台,用于生产的水产养殖平台等。


水上浮式平台的主要组成单元,是由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的浮体(多为尺寸有限的立方块)。各浮体采用同质销钉或扣件相互连接,所形成的平台则借助钢桩或水下锚碇定位。这样的浮式平台,具备稳定性、耐蚀性、环保性和新颖性,大大拓展了传统浮桥的应用范围。


2016年,保加利亚艺术家赫里斯托在意大利伊塞奥湖上创作了一座浮式平台(图8),其由一块水面休闲观光码头和总长约3km、宽16m的人行浮桥组成。平台由22万个高密度聚乙烯浮体组成,上铺金黄色织物,成为一件颇受大众欢迎的艺术作品。在为期16天的免费展览之后,平台被全部拆除回收。

图8  赫里斯托创作的浮式平台

2017年10月,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位于贵州罗甸的水上漂浮乐园向公众开放(图9)。这座平台的使用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人行走道全长5.1km,宽8m,由20余万个浮体构成。平台区域内配备了游泳池、游乐设备、表演舞台、建筑物等,整体造型如同一只色彩绚丽、振翅飞舞的蝴蝶,鸟瞰效果十分壮观。

图9  贵州罗甸水上漂浮乐园


(全文完)

(作者注:本文参考了诸多文献资料,不一一列出,在此一并致谢)


原创文章 鼓励转发 反对抄袭

学术观点 欢迎交流 敬请指正


作者李亚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钢结构协会桥梁钢结构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铁道学会工程分会桥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桥梁》杂志社副主任委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