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襟反目引出14年牢狱之灾,家族企业的残酷内斗如何避免?

 GoldenDomo 2018-08-02

导言

真功夫是国内很知名的中式快餐连锁,但它到现在还没上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股权问题引发内部纷争,最终影响到了企业的正常发展。本应是一个成功企业家的励志故事,却因一步错而步步错,最后锒铛入狱成为股权架构设计的经典反面教材。

                                                          看似平衡的股权架构

创始人潘宇海和蔡达标的股权比例为50:50,后来引进投资方后,股权仍旧对半分,比例为47%对47%。潘宇海解决了中式快餐没办法标准化的难题,使得真功夫得以迅速扩张。但到了后期,负责门店扩张的蔡达标作用更大,双方因此产生了很多纷争。

后来,蔡达标就把潘玉海赶出核心层,心有不甘的潘玉海暗中设计,控诉蔡达标侵占,把姐夫送了进去,蔡达标因此被判了14年的有期徒刑。家族内斗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很可惜的案例。

所以,通常来说最差的股权架构是均等分配。因为不同的合伙人对项目的贡献是不一样的。虽然你出一百我出一百这种出资构成是一样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个人擅长的点不一样,对企业的贡献度是不一样的。如果股权一样,贡献度不一样,在创业的早期可能还OK,项目没做成就拉倒,项目做成了肯定会有矛盾。好的股权结构标准一定要有带头大哥,也就是核心股东,能够拍板说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

                                                         

                                                           股权蛋糕该如何切?

通常创业团队在早期首先想到的是,你30%我70%,或者是我60%你40%。其实这是不对的,在设计股权架构时,我们得预留一部分股权,预留股权就是激励措施,现在大家都去创业,招到好的人才非常困难。如果你在招人的时候没有跟人家讲,我给你多少的股权或者股权激励,一般他是不会轻易来的。所以一般来说,预留的部分可以放在股权激励池里,新的人进来之后再分配给他。

同时还需要考虑后面的融资预估。这样大家就不会想着,我辛辛苦苦做的企业,到最后,股权怎么就这么少。

创业过程中,无非就几个资源:资金、专利、创意、技术、运营、个人品牌。一定要充分评估在创业的不同阶段——初创,发展,成熟,出现的变化。


                                                      要有明显梯次的股权架构

在创业的不同阶段,不同人的贡献是有变化的,需要综合考量,不能一下子觉得,这个人运营好像挺不错的,就把那15%给他。等到项目的运行过程中发现他的能力也是一般般,想把其到手的肉再重新分配,基本上就非常难了。

所以在创业初期,不建议把股权分足,应该给股权调整预留空间。比如说,COO本来应该拿15%,CTO是20%的,可以把每个人的股比都先降5%下来,放在股权池里。合伙人之间进行约定,以后会根据项目开展的不同阶段,每个人的不同贡献进行股权的调整。

刚才讲到的,带头大哥要拿比较大的股权,比如说按6:3:1、7:2:1这样明显的股权梯次,才能形成贡献度的考量以及掌握控制权、话语权。


                                                       考虑合伙人的中途退出

在创业过程中,刚开始信心满满,要拼出一番事业。但是中间可能会各怀鬼胎,因为主观或客观的因素离开创业团队。打个比方,A、B、C合伙创业,股比是6:3:1。做着做着,C觉得不好玩,就走了。他手上还有10%的股份,如果项目做起来了,他等于坐享其成,这样对团队里的其他人是不公平的。

这个时候,事先约定,股权按5年成熟来算,每干一年就成熟20%,C干满一年整离开了,他可以拿走2%(10%X1/5)的股份,剩下的8%就不是C的了。

剩下的股份一般可以这样处理:第一种,强制分配给所有合伙人,第二种,以不同的价格按公平的方式给A和B,这样A和B还可以重新找一个代替C的位置。

合理的股权架构能明晰定义合伙人的权、责、利。有助于创业公司的稳定,影响公司的控制权,方便融资,最后也是进入资本市场的必要条件。

~End~

更多内容可访问微信小程序-金管家财富智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