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脏养生】咸入肾、酸入肝、苦入心、辛入肺、甘入脾,五味养五脏

 锦绣书库 2018-08-02

“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五味的本义是指食材或调味品的真实味道,而不同味道的食物进入人体后, 会对人体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中医认为,五味对应着人体的五脏。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各自起到不同的补益作用。但各种味道过量的话,也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正所胃“过犹不及”,所以, 日常饮食应五味调和、适度,切忌口味单一或过偏。

咸入肾、酸入肝、苦入心、辛入肺、甘入脾,五味养五脏

一、咸味入肾

咸味多具有利水消肿、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大便燥结、痰核及各类囊肿、结节、硬块等。如咸味的牡蛎能软坚散结,海带能泻下通便。

具有天然咸味的食物多为海产品, 如各类海鱼肉、鱿鱼、牡蛎、海虾、海贝、海参、螃蟹、海带、紫菜等,其他咸味多来自于最重要的调味料-一盐(包括含盐的酱油等其他咸味调料) ,盐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对调节人体代谢有重要作用,适当加盐,不仅可以提高口感,还有一定的补肾虚、促代谢作用,但食盐不可过度, 成人每日摄入盐量应控制在6克以内,咸入肾,肾克心,过咸则肾气过盛而克伤心血,饮食过咸会引起血压升高、血管硬化,尤其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多吃咸味过重的食物。

咸入肾、酸入肝、苦入心、辛入肺、甘入脾,五味养五脏

二、酸味入肝

酸味一般具有柔肝解毒、生津养阴、开胃理气、促进消化、收敛固涩、止咳止汗、止泻止带等作用。涩味与酸味作用相似,常与酸味并列,涩味的收敛作用更强。

天然的酸味食物多为干鲜果品, 酸味来自于丰富的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等有机酸。如番茄、苹果、猕猴桃、橙子、柑橘、橄榄、柠檬、菠萝、枇杷、青梅、石榴、山楂、李子等,还有一类是经发酵产生的酸味,如酿制醋、酸奶等,也是酸味的重要来源。

肝硬化、酒精肝、脂肪肝等肝病患者宜多吃酸味食物,有柔肝解毒的作用,此外,饮食积滞、消化不良、体虚多汗、久虚久咳以及泻泄、尿频、遗精、带下、崩漏者也宜多吃酸味。

胃酸过多者不宜多吃酸,且过食酸味易伤骨损齿,筋骨酸软、骨质疏松、齿病者食酸不要过度。

咸入肾、酸入肝、苦入心、辛入肺、甘入脾,五味养五脏

三、苦味入心

苦味一般具有清泻心火、清热解毒、祛暑除烦、滋阴润燥、通泻大便、降糖消脂等作用,心火偏盛的热证患者以及明虚火旺者最宜多食苦味, 尤其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者,非常适宜多吃苦味食物,此外,有热结便秘、肥胖、糖尿病、湿毒热疮、口腔溃疡、燥热心烦、心神不安、热咳、呕恶者也宜多吃苦味,夏季暑热时节, 多吃苦味可解暑热、清湿毒,有利健康。

天然的苦味食物有:苦瓜、莲子心、杏仁、白果、苦菊、茼蒿、牛蒡、芥蓝、绿茶、乌龙茶、红茶、苦丁茶等。

苦味多寒凉克伐,其泻火作用较强, 多吃易伤气血,因此,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脾胃虚寒、便溏、腹泻者不宜多吃苦味。

咸入肾、酸入肝、苦入心、辛入肺、甘入脾,五味养五脏

四、辛味入肺

辛味包括麻辣、芳香等味道, 一般具有发散解表、行气活血、通宣理肺、除湿祛痰、杀菌抗炎等作用。多用于肺感寒邪引起的风寒感冒等表证,也适用于寒湿阻滞、气血瘀滞等证。日常食用辛味,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畅通血脉和经络,祛除体内的寒邪湿毒,有一定的杀菌抗感染作用,可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辛味食物多作为调味料使用,如葱、姜、蒜、辣椒、花椒、胡椒、芥末、咖喱、大料、豆蔻、砂仁、薄荷等,也有一些蔬菜含有比较浓烈的芳香,也属于辛味,如韭菜、洋葱、香椿等。

辛味一般偏热性,体内有寒湿者最为适宜,如果过多食用,易耗气伤津,助火生热,肺气虚弱、阴虚内热、上火发炎、溃疡、 疮疖痈肿者不宜食辛过度,肝病患者尤其不宜。

咸入肾、酸入肝、苦入心、辛入肺、甘入脾,五味养五脏

五、甘味入脾

甘味也叫甜味, 多比较平和,由于“淡附于甘”,所以淡味一般从属于甘味,甘味食物一般具有补益气血、健脾和胃、生肌强壮、缓急止痛、解毒的作用。

甘味食物是大多数人都乐于接受的, 品种也最为丰富, 日常所食的五谷杂粮、薯类、豆类、大部分瓜茄蔬菜、部分水果以及畜禽肉、淡水鱼类等均为甘味,米、面、大豆、土豆等可能吃起来觉得并不甜,但因其均为淀粉食物,摄入后大部分转化为糖,所以均属于甘味食物。

此外, 烹调中的糖以及蜂蜜、糖果等,都是甘味的重要来源。

脾胃不和、 吐泻、体虚消瘦、疲倦乏力、气血不足者宜多食甘味食物。但甘味太过也会伤脾,尤其是糖尿病、肥胖人群, 一定要控制甘味食物的摄入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