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哆啦A梦睿: 强迫性重复与路径依赖 强迫性重复和路径依赖其实源于两个不同的学科,心理学和经济学,两者...

 墨子语 2018-08-03

       强迫性重复和路径依赖其实源于两个不同的学科,心理学和经济学,两者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深刻地影响着投资者的行为,只是很多人没有觉察而已。

       首先说强迫性重复。不要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这句话可能是我们最常听到的警告了。但之所以最常听到,恰恰是因为这是最难做到的。所谓“命运”,其实就是强迫性重复。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就是不断地重复同样的模式。一百多年前,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在对他的孩子的观察中发现,孩子在经历了一件痛苦或者快乐的事件之后,会在以后不自觉地反复制造同样的机会,以便体验同样的情感。这位心理学家叫弗洛伊德,他把这种现象称为强迫性重复。在人际关系中,强迫性重复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小时候形成的关系模式的不断复制。撒切尔夫人有句名言: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言辞;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因为它将变成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将变成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很多时候,我们把不好的经历全部归罪于命运,殊不知命运就是我们不知不觉间的重复。投资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事,如果你入市后经常亏损,那首先要做的就是审视你的投资模式和投资习惯,如果有问题,就需要切换新模式,放下旧有模式。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有时候很难。无论好的强迫性重复还是糟糕的强迫性重复,改变起来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放下旧有的模式,意味着我们手里空了,新的模式需要一点点学习和练习,我们将面对一片未知。而未知,对很多人来说,是无法把控,是焦虑和无助,是不愿意承受的。

      然后是路径依赖,她是指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生活中总是充满惯性,无论是在物理世界中,还是思维模式中都存在着惯性,这都是所谓的路径依赖。如果在过去5~10年内,你都通过采用某一策略获得了持续的超额收益,那么你很难意识到这种策略可能是错误的,即使经历了一两年的失效,大多数人都会继续相信并采用这一策略。投资时有路径依赖情结的,大体上都是过去在此类股票或此种投资模式上获得过利益。举例来讲,偏爱科技股的过去一定在科技股上赚过钱;听消息炒股的一定是过去某个消息让他获益不菲;炒房获利就不断购置房产也是如此。利益驱动本来就是投资的动力,出现众多的路径依赖现象自然也在情理之中。路径依赖原本无所谓对错,但问题的关键是市场总是在变化,尤其是进入全流通时代以后,市场的基础、投资的理念、投资者结构等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仍以过去的思路、方式等投资不可避免会处处碰壁,即使是牛市,亏钱也是很好理解的。还有一种与上述情况相反的现象我们不妨也可以将其归为广义的路径依赖:有人始终固执地坚持不买某个股票或某个地区的股票;也有人对任何消息都坚决不听……因为那个股票(那个地区的股票)、过去的一个消息让他亏了钱,刻骨铭心并敬而远之,亏不起还躲不起!这种现象多少含有情绪化或不理智的因素,应该是不可取的。

      再次,一个前辈曾经说过:最早的一批价值投资者中,有人选了贵州茅台,你说十几年前他就能预测到茅台比五粮液牛得多,茅台能够达到八千亿?很难的!能够持有到现在,往往大方向看对,但也是边走边看。最早的投资者买了茅台,茅台股价不断上涨,短期看可能贵了,拿一拿,到业绩出来了,增长超预期,股价又显得不贵了,那就继续拿吧。他因为已经持有,有巨大浮盈,也不害怕波动,盈利200%后回调20%的痛苦感比一买就回调20%的痛苦感要轻得多。而别的价值投资者是一样认同茅台的价值,只不过当时觉得也不是特别低估,之前没买,又涨很多就下不了手,选择观望,于是不断错过超预期的茅台。对于一个轻微泡沫的标的,我相信大部分投资者如果已有,会愿意继续持有,而没有的,不会愿意买入。继续持有和买入是不一样的。这段话里面含有很深的内涵,慢慢揣摩吧。

        最后,如何摆脱这些呢?我感觉有两条:第一,自我否定与进化。在意识到主要因素发生变化以及策略逐步失效(而不是均值回归)的时候,要勇于进行自我否定,克服沉没成本、声誉损失以及各种心理所带来的障碍。而与否定相应的便是自我进化,不断捕捉新出现的影响事物发展的核心因素,不断思考并总结其中的联系与逻辑,不断在新的领域拓展自己的能力圈。而这一过程,并不一定意味着要改变自己的核心投资理念,可能更多地只是实践应用领域的拓展与转变。而对于有些策略,则可能意味着从理论到策略本身的全面否定;第二,是守拙。越是复杂的策略,面对的越是复杂的事物与环境,需要考虑的因素就越多,就越难以对所有因素与底层逻辑进行充分的把握。在过去通过不断跨越“七尺栅栏”获胜的投资者,很难确保在未来某次跨越时不会摔跤。守拙的内涵是寻找简单明确的投资策略或实践对象,放弃为了短期收益或更高的超额收益去挑战复杂的机会,不断等待与跨越“二尺栅栏”。

$贵州茅台(SH600519)$  $云南白药(SZ000538)$  $建设银行(SH601939)$

@今日话题 @超级巴飞特 @西雨牛仔 @林奇法则 @徒步探花君 @群兽中的一只猫 @捕风猎景 @mike163 @魔鬼鱼小高 @B2C的本质和想象 @黑暗大法师 @小芝E @王隽 @两三事 @爱眉小札 @Miss樱桃子 @借书人 @竹子丷 @月下似是故人来 @静听风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