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昏侯墓中,出土的一宝贝文物,已经失传1800年之久

 timtxu 2018-08-03

考古在中国出现较晚,这或许和中国的传统观念有关,在中国人的印象中,祖坟是不可以乱动的,因为祖坟一般和中国的风水术有关,随便乱动会影响家中的盛衰。随着国民思想素质的提高,考古这种形式逐渐被接受,并且现在已经成为了一门重要学科。

正是因为考古工作的进行,所以很多千年前的珍贵文物得以重见天日,也为历史学家研究历史提供了充分的证据,也让我们更全面更准确的了解历史、触摸到历史。

今天小编就来和各位聊一聊中国考古史上重大发现之一的西汉海昏侯墓。这座墓位于江西省,墓主身份确为此前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考古工作人员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立刻对这座墓进行了挖掘。随着发掘工作的进行,出土的一件又一件文物,震惊了中国考古界。

在墓中,发现10余吨铜钱和大量黄金、金器、青铜器、玉器、竹简、木牍等各类珍贵文物1万余件,还有五铢钱10余吨近200万枚,多件马蹄金和金饼,现场一片金黄。钱多的数到手软,果然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除了平常的陪葬品,还在主椁室西室中发现了孔子屏风,这上面记载了孔子生平的文字以及孔子画像,专家认为这应该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孔子画像。

我们大家的关注点一般是在出土的金银器上,其实海昏侯墓中国主要的价值在于出土的文献。据江西文物部门公布的数据,海昏侯墓中出土5000多枚竹简,其中还发现了已经失传1800年的《齐论语》,说起《论语》都熟悉,上学时期经常背。

《论语》在古代有三个版本,分别是《古论》、《鲁论》和《齐论》,,但我们现在看到的论语是后人在《古论》和《鲁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版本。《齐论语》在汉魏的时候就失传了,与《古论》和《鲁论》不同的是,《齐论语》多了两篇,一篇叫《知道篇》,一篇叫《问王篇》。

而在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中,就发现了《知道篇》,如果完全被解读出来,这肯定又是一重大发现,看来语文课上要有新内容背了,那句“熟读并背诵全文”戳中多少人的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