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昏侯墓“孔子立镜”再释(二)

 RK588 2017-12-26

四、孔子屏风”与《论语》的关系

本次《中国国家地理》公布的孔子屏风图片中与《论语》有关的文字共有两段,都出自《子张篇》,现录之如下:

子張問干禄,孔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曰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不可者距(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衆,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为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距(拒)我,若之何其[距(拒)]人也?

《子张篇》的文字与传世本《论语》有三处差异,子張問干禄今本作子张学干禄孔子曰:多闻阙疑’”今本作子曰子夏曰何今本作子夏云何。另,汉时相通,如距关,毋内诸侯[28],故暂不将不可者距(拒)之列为差异。

在今本《仲尼弟子列传》中亦有“子张问干禄”一句,鉴于孔子屏风与《史记》的重要联系,故子張問干禄一句可能取自《仲尼弟子列传》或源于共同文本;孔子曰子曰相类,亦无须多辨;但“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一段不见于《史记》,应取自《论语》,故笔者从此句入手,试图探求出孔子屏风所用《论语》的版本。

西汉时期,《论语》分为《鲁论》、《齐论》、《古论》三个版本,各版本在两汉的流传与研究情况在魏吏部尚书何晏的《论语集解序》中已有详述,现录之如下:

叙曰:汉中垒校尉刘向言《鲁论语》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记诸善言也,太子太傅夏侯胜,前将军萧望之、丞相韦贤、及子玄等传之。《齐论语》二十二篇,其二十篇中章句颇多于《鲁论》,琅琊王卿、及胶东庸生、昌邑中尉王吉皆以教授,故有《鲁论》、有《齐论》。鲁共王时,尝欲以孔子宅为宫,坏,得《古文论语》。《齐论》有《问王》、《知道》,多于《鲁论》二篇。《古论》亦无此二篇,分《尧曰》下章子张问以为一篇,有两《子张》,凡二十一篇,篇次不与齐、鲁《论》同。安昌侯张禹本受《鲁论》,兼讲《齐说》,善者从之,号曰张侯论,为世所贵,包氏、周氏章句出焉。《古论》唯博士孔安国为之训解,而世不传。至顺帝时,南郡太守马融亦为之训说,汉末大司农郑玄就《鲁论》篇章,考之齐、古为之注。近故司空陈群、太常王萧、博士周生烈皆为义说。前世传授师说,虽有异同,不为训解,中间为之训解,至于今多矣,所见不同,互有得失。[29]

由此可知,《古论》虽出自孔子旧宅,但其与《鲁论》只是《子张》篇的编次不同,内容上差异很小,故而在西汉时期《论语》的版本实际上分为《鲁论》与《齐论》两大系统。成帝以后,因本于《鲁论》的《张侯论》大盛于世,《齐论》遂逐渐湮没。《齐论》佚失于汉末魏晋时期,汉末,郑玄以《张侯论》为本,参考《齐论》、古《论》而为之注。魏司空陈群、太常王肃、博士周生烈,皆为义说。吏部尚书何晏又为集解。是后诸儒多为之注,《齐论》遂亡[30]

《论语集解序》提及《鲁论》与《齐论》有明显的差异,其要义有三:

1.(《齐论》)二十篇中章句颇多于《鲁论》

2.《齐论》有《问王》、《知道》,多于《鲁论》二篇

3.《齐论》与《鲁论》篇次或不同((《古论》)篇次不与齐、鲁《论》同)。

业已公布的距今最早的《论语》抄本为定州八角廊西汉中山怀王刘脩墓出土的竹简《论语》。中山怀王刘脩薨于汉宣帝五凤三年(前55年),故此本《论语》应作于五凤三年(前55年)之前,距刘贺时代较近,亦在《张侯论》成书之前,故极具参考价值。

虽然定州汉简中和《论语》一起出土的还有萧望之的奏议,且萧望之再当时是皇太子的老师,是教授《鲁论》的大师[31],但史籍没有记载萧望之与中山怀王刘脩或中山国有任何联系,且萧望之任太子太傅是在五凤二年(前56年)[32],近于中山怀王的卒年,故不能认为定州汉墓出土《论语》就是《鲁论》。

李学勤先生通过考辨《论语》在汉代的流传情况并结合定州汉墓出土《论语》与今本《论语》的分章差异后,推论认为:(定州汉墓出土《论语》)竹简不会是《鲁论》系统的本子。考虑到《古论》流传不广,《齐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33]笔者对此观点深表赞同,但亦想就李学勤先生的观点进行一些补充。

传授《齐论》的大师以王吉最为著名,王吉所言《论语》当是《齐论》,在有关王吉的史料中,所引《论语》有二则,现录之如下:

高宗谅暗,三年不言。

(今本《论语·宪问第十四》作:高宗谅阴,三年不言。)

天不言,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论语·阳货第十七》作: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不言一句取自王吉的奏本,前文为凡南面之君何言哉,已有“何言哉”,故此处将天何言哉化用为天不言高宗谅暗一句虽亦见于今本《礼记》(《小戴礼记》)之中,但《小戴礼记》的作者戴胜活跃于宣帝时代及之后[34],时代上较王吉同时或稍晚,且《小戴礼记》在两汉时只是众多解释《仪礼》的传记之一,地位并不显赫,直到汉末郑玄为之作注后才上升为,故王吉所言高宗谅暗一句出自《齐论》的可能性更大。王吉所言高宗谅暗与今本《论语》高宗谅阴有明显不同,在定州汉墓出土《论语》中,此句作:

……曰:《書》云:□□□音,三年不言。何謂也?子曰:何必三”……[35]

定州汉墓出土《论语》此句作音(暗)字,与《汉书·王吉传》高宗谅暗相同,故能证明定州汉墓出土《论语》很有可能是《齐论》。

定州汉墓出土《论语》中亦有此次《中国国家地理》公布的《子张篇》图片上的两则《论语》章句,现录之如下:

“……[禄。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殆,慎行其餘,則□□尤,行寡悔,禄其中……”[36]

……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曰何?對曰……[37]

定州汉墓出土《论语》的子张问(学)干禄一段虽缺损较多,但存余部分与今本《论语》没有差别,后文作子曰,而非孔子屏风上的孔子曰。但考虑到孔子屏风的作者若为保证对话中人物身份的准确与行文的严谨,是有可能将子曰写为孔子曰的。

但定州汉墓出土《论语》中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一句之后明确为子夏曰何,而非今本《论语》的子夏云何,这与《子张篇》的子夏曰何一句完全相同。鉴于定州汉墓出土《论语》很可能是《齐论》,那么孔子屏风上的文字是有可能源自《齐论》的。

那么,刘贺是否有看到《齐论语》的可能?孔子屏风上的文字是否有源于《齐论语》的可能?笔者认为这些可能性不仅有,而且极大,因为传授《齐论语》的宗师王吉正是刘贺嗣位昌邑王时的昌邑中尉:

传《齐论》者,昌邑中尉王吉……惟王阳(王吉字子阳)名家[38]

王吉与刘贺关系密切,他以贤良文学的身份被任命为昌邑中尉:王吉字子阳……少好学明经……举贤良为昌邑中尉;他也曾数次劝谏刘贺:(刘贺)放从(纵)自若,吉辄谏争;他担任昌邑中尉的时间长久,并且经历了刘贺从进京嗣位到被废的全过程:久之,昭帝崩……迎昌邑王……王既到,即位二十余日以行淫乱废……唯吉与郎中令龚遂以忠直数谏正得减死,髡为城旦[39]

《汉书》中所载的传授《齐论语》的宗师有王吉、贡禹、庸生等数位大儒,但惟有王吉的事迹最清、时代最早、影响最广、名声最大,也只有王吉与刘贺有着长久、稳定的联系,他有充足的时间与足够的地位将《齐论语》传授给刘贺,故而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孔子屏风上的部分文字很可能源自《齐论语》。

综上所述,通过考辨“孔子屏风”业已公布的语句并结合《汉书》等史籍记载后,笔者认为:“孔子屏风”上的部分文字应当来源于《论语》,并且有极大可能源自于失传了一千八百年的《齐论语》

五、结语

孔子屏风虽然明确为立镜,但无论规格形制还是图案纹饰都符合屏风的功用与样式。汉代漆木器的制作较为困难,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40]孔子屏风作为具备了屏风功用的立镜,制作过程较之一般屏风应当更加困难,益当更加贵重,再加上绘有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及其弟子的画像并写有大量文字,因而价值更高。

孔子屏风类似的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因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不仅定为一级文物,且名列《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与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相比,孔子屏风年代更早、所绘人物更为著名、出土墓葬的主人地位更高。并且,由于孔子屏风关系到《史记》的成书过程与流传情况,牵连到《论语》、尤其是失传的《齐论语》,故而价值更大。

海昏侯墓中出土有简本《论语》。首都博物馆在《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的介绍中说:海昏侯墓……简牍的内容主要包括……《论语》。(如下图,图片为作者自摄于首博)

《论语》对孔子与儒家思想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意义。因《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与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故是最为可信的研究孔子与儒家早期发展的资料。即便在晚清疑古思潮兴起,孔子与六经的关系受到普遍怀疑之后,《论语》对孔子言行记载的准确性、可信性与其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也未被质疑。

关于《论语》的创作缘由与成书过程,先代已有论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41],“然则夫子既终,微言已绝,弟子恐离居已后,各生异见,而圣言永灭,故相与论撰,因采时贤及古明王之语合成一法,谓之《论语》也”[42],到了汉代,才有《齐论语》与《鲁论语》的区分[43]

定州八角廊西汉中山怀王刘脩墓出土的竹简《论语》是业已公布的距今最早的《论语》抄本。中山怀王刘脩薨于汉宣帝五凤三年(前55年),海昏侯刘贺薨于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年), 海昏侯刘贺的卒年较中山怀王刘脩早四年,故海昏侯墓中出土的简本《论语》当为至今发现的最早的《论语》抄本。并且,鉴于传授《齐论语》的宗师王吉与刘贺的重要联系,笔者大胆推论:海昏侯墓出土的《论语》或是《齐论语》。

刘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他被废时的辩解词:“天子有争臣七人,虽亡道,不失天下”即语出儒家经典——《孝经》[44],其属官王吉、王式、龚遂等人皆是一世儒宗[45],所传经书也多为《齐论语》、《鲁诗》、《邹氏传》、《梁丘易》等散佚经传[46]。故其随葬简牍中很可能有大量失传的儒家经典,因而意义重大。尤其是海昏侯墓中出土的《论语》,是经过科学发掘得到的文物标本,来源清晰明白,而且极可能是《齐论》宗师、昌邑中尉王吉所传授的《齐论语》,内容准确可信,其学术价值不可估量。

海昏侯刘贺生于汉武盛世之时,薨于昭宣中兴之际,经历了西汉最强盛的时期。虽然他只做了二十七天的皇帝,但在这将近一月的时间里,刘贺却是天子至尊,故其墓葬的意义不能等同于一般的诸侯或诸侯王,而应当类比于帝陵。海昏侯墓应是继明定陵之后,再一次科学发掘的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墓。


[28]《史记·项羽本纪》

[29][魏]何晏《论语集解序》

[30]《隋书·经籍志》

[3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论语>介绍》,《文物》,1997年第5期,第61页。

[32](五凤)二年……秋,八月,壬午,诏左迁望之为太子太傅。([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中华书局,1976年,第870页。)

[33]李学勤:《八角廊汉简儒书小议》,《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22页。

[34]“宣帝时……久之……九江太守戴圣,《礼经》号小戴者也,行治多不法,前刺史以其大儒,优容之。”(《汉书·何武传》)

[35]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定州汉墓竹简<论语>》,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67页。

[36]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定州汉墓竹简<论语>》,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1213页。

[37]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墓竹简整理小组:《论语:定州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93页。

[38]《汉书·艺文志》

[39]《汉书·王吉传》

[40]《盐铁论》

[41]《汉书·艺文志》

[42]论语注疏解经序序解》

[43]《汉书·艺文志》汉兴,有齐、鲁之说。

[44]《孝经》

[45]《汉书》

[46]《汉书》


文章已刊登在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本文作者(王楚宁)已授权,请勿再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