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商周的饕餮纹天帝:北极天帝“帝俊”

 张远山图书馆 2021-11-26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申遗成功。

本号自今日起,连载张远山先生新书《玉帝巡天:良渚神徽解密》(尚未出版,有意出版者,请联系江湖君)各章,全息解密良渚文化与华夏文明的深度关联。

庄子江湖

2019年7月7日

↓往期回顾↓

1、良渚神徽解密:天帝骑猪巡天图

2、良渚神徽的两大神像:北极天帝,北斗猪神

3、良渚祭天玉琮之纹样形制解密:从乾隆皇帝颠倒良渚玉琮题诗说起

4、良渚威仪玉器的纹样形制:孙悟空、猪八戒的原型来自良渚文化

5、良渚神徽的替代符号:帝星纹

6、良渚神徽的后世演变:夏商周饕餮纹


解密良渚玉器,追溯华夏基因(之七)

夏商周的饕餮纹天帝:北极天帝“帝俊”

良渚神徽“天帝骑猪巡天图”,是良渚文化至高神“北极天帝”。“北极天帝”也是上古华夏其他族群和中古夏商周的至高神,只是神名不尽相同。根据文献记载,上古北极天帝的神名,有“帝俊”(《山海经》)、“玄鼋”(《淮南子》)、“轩辕”(《山海经》)等等;中古北极天帝的神名,有“紫微大帝”、“玉皇大帝”、“太一上帝”、“东皇太一”等等。

本章梳理上古华夏各大族群的各种北极天帝造型,顺便辨析中古夏商周的饕餮纹天帝对上古北极天帝各种造型的综合吸收和全面继承。

1.仰韶伏羲族的北极天帝“帝俊”和“帝”字

上古伏羲族通过夜观星象,发现了北斗七星围绕北极帝星旋转,于是在帝星及左右二星与北斗三星之间,添加了“帝”字形连线——

▲北极天象的“帝”字形连线:
北斗七星围绕北极帝星旋转

然后伏羲族又根据北极天象的“帝”字形连线,创造了伏羲族的北极天帝造型——

▲伏羲族的北极天帝造型

上古伏羲族的北极天帝造型,最早见于伏羲族祖地甘肃天水大地湾的彩陶:北极天帝双手擎天,双退下蹲。胸部正中的圆点,标示北极帝星。

稍后见于甘肃伏羲族的彩陶:北极天帝的基本造型不变,头部正中的圆点,标示北极帝星。

甘肃伏羲族东扩,到达陕西。陕西铜川前峁的北极天帝,基本造型不变,一手举日,一手举月,标示北极天帝主宰日月运行。

伏羲族的北极天帝造型,均有两大特征:一是双手上举,二是双腿下蹲,分别对应于北极天象连线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所以《山海经》记载的伏羲族北极天帝,名为“帝俊”,因为“俊”通“踆”,“踆”训“蹲”。证见《山海经》郭璞注:“踆,俊,皆古蹲字。”郝懿行疏:“俊、蹲、倨,其义同,故曰'皆古蹲字’也。”

伏羲族又根据北极天象的“帝”字形连线,创造了华夏最早的“帝”字。

▲伏羲族“帝”字→甲骨文“帝”字

中古夏商周不仅继承了上古伏羲族的“帝”字,而且继承了上古伏羲族的北极天帝造型,演化为四种图式。

第一种图式:北极天帝一足踩日,一足踩月。强调其高于日月的至高神地位——

▲天帝足踩日月(湖北荆门,西周)

第二种图式,“北极天帝”分化为阴阳二神:太阳神羲和举日,月亮神常羲举月——

▲羲和举日、常羲举月(湖北秭归,汉魏)

第三种图式,“北极天帝”也分化为阴阳二神:男祖神伏羲氏举日,女祖神女娲氏举月——

▲伏羲举日、女娲举月(四川崇庆,东汉)

第四种图式:“北斗猪神”双手分抱举日的羲和、举月的常羲。意为至高神“北极天帝”并不直接管理阴阳二神,而是授权次高神“北斗猪神”管理阴阳二神——

▲北斗猪神合抱阴阳二神(洛阳偃师邙山汉墓)

上古伏羲族的北极天帝造型,演化为中古以后的四种图式,显示了华夏神谱的形成过程:首先是单一的至高神“北极天帝”(紫微大帝),随后分化出次高神“北斗猪神”(天蓬元帅),再后分化出日神“羲和”、月神“常羲”等等,相当于《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易传》所言“太极生两仪”。

通过以图证史,华夏文化的一切重要观念不再是凌空蹈虚、来源不明的抽象观念,均有逐步发展的清晰足印。

2.红山黄帝族的北极天帝造型

《山海经》提及黄帝族族名“轩辕”四次,方位有二,均在长城以北,说明上古黄帝族共有东西两支。《北山经》提及的黄帝族,是华夏东北的黄帝祖族,对应于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区域。《西山经》提及的黄帝族,是华夏西北的西扩黄帝支族,对应于内蒙古中西部、陕西北部、河套地区的石峁文化区域。

华夏东北的红山黄帝族,北极天帝的造型共有早期、晚期两种类型。

早期的红山黄帝族,通过夜观星象,发现了北斗七星围绕北极帝星旋转,于是把四季北斗及其围绕北极帝星的旋转线,拟形为勾云形器“玄鼋”——

▲红山黄帝族的北极天象拟形:勾云形器“玄鼋”

然后红山黄帝族又根据勾云形器“玄鼋”,创造了本族的北极天帝造型:勾云形天帝“轩辕”——

▲红山黄帝族早期的北极天帝造型:勾云形天帝“轩辕”

晚期的红山黄帝族,受到外族文化影响,又创造了北极天帝的新型:双腿下蹲的“帝俊”式天帝——

▲红山黄帝族晚期的北极天帝新型:
蹲踞式天帝“帝俊”

红山黄帝族的北极天帝新型,属于蹲踞式天帝“帝俊”类型:双手下按,同于良渚南蛮族的北极天帝;双腿下蹲,同于仰韶伏羲族的北极天帝“帝俊”。

上古黄帝族通过“炎黄之战”南下征服中原伏羲族,先后建立了夏商周三大王朝,同时全面继承了上古伏羲族的文化。因此中古黄帝族的“帝”字,继承了上古伏羲族的“帝”字,见于甲骨文。中古黄帝族的北极天帝,以上古伏羲族的“帝俊”为名,见于《山海经》。

3.石峁黄帝族的北极天帝造型

华夏西北的石峁黄帝族,北极天帝造型较为简陋——

▲石峁黄帝族的北极天帝造型

石峁黄帝族是河套地区的西扩黄帝支族,由于靠近伏羲族祖地,所以北极天帝的造型受到了伏羲族影响:帝面中心的大孔,标示北极帝星。

上古伏羲族和上古黄帝族均以帝面中心的圆点或圆孔标示北极帝星,只有良渚南蛮族使用菱形“帝星纹”标示北极帝星。中古夏商周黄帝族的饕餮纹天帝,因为以良渚神徽为原型,所以帝面中心均有良渚文化的菱形“帝星纹”(详见第五章),同时吸收了上古黄帝族勾云形天帝“轩辕”的造型特点。

4.良渚南蛮族的另一种北极天帝造型
本书第一章,已言良渚神徽对应北极天象——

▲北极天象→良渚神徽“天帝骑猪巡天图”

然而良渚神徽“天帝骑猪巡天图”仅是良渚文化的北极天帝主要造型,良渚文化另有一种北极天帝造型,同样源于北极天象的拟形,见于江苏南京高淳县朝墩头的出土品——

▲北极天象→朝墩头斗形冕天帝

良渚神徽,把北极七星拟形为天帝的帝冕和手臂。朝墩头天帝,则把北极七星拟形为天帝的帝冕。

良渚文化的斗形冕天帝,也被商周时代继承,见于商代玉鹰、玉龙、人面天帝、饕餮纹天帝——

▲良渚斗形冕天帝→商周斗形角天帝

商周饕餮纹天帝的斗形角,源于良渚文化早期天帝的斗形冕,两者都是北极七星的拟形。马承源等学者把商周饕餮纹天帝的斗形角称为“曲折角”,然而“曲折角”不见于任何动物,这一命名无法揭示斗形角源于北极七星,也无法揭示饕餮纹实为北极天帝。

5.夏商周饕餮纹天帝是上古天帝造型的集大成

本章梳理了上古华夏各大族群的各种北极天帝造型,充分证明夏商周青铜器的饕餮纹,实为北极天帝的造型:以良渚文化晚期的良渚神徽为远源,以石家河文化晚期的剪影天帝为近源(详见第六章),又综合吸收了红山黄帝族的勾云形天帝、良渚南蛮族的斗形冕天帝、仰韶伏羲族的蹲踞式天帝,堪称上古华夏各种天帝造型的集大成。

上古华夏的四大族群,不仅都有北极天帝,而且都有北斗猪神。且听下回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