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年事渐高,值四十八九岁前后,七七之年,就会出现月经闭绝。此即《内经》所谓: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在经绝的一二年中一般称为更年期。于更年期之妇女,有些人并无何种异常;有些人则出现烦躁,易怒,心悸,失眠,自汗,面红,腰肢酸乏,头眩耳鸣,月经闭止或月经紊乱,饮食减少。特别是烦恚郁悒等精神不安更为多见。此为 “更年期综合征”或称“更年期证候群”。其症状可以延续数月乃至一二年之久。常影响工作和情绪,或减弱体力。 更年期综合征之形成,多为阴血亏耗,阴阳失调,总以肾之虚乏或心肝火旺并痰火交炽为常见。大体可作如下辨证:一为肾阴虚者,值经断之年,肾气渐衰,冲任亏损,阴血不足。复以平时劳心过度,营阴暗耗,则肾阴更亏,阳失潜藏。其症多见经行周期紊乱,经量或多或少,头眩头疼,烦热,忧郁易怒,失眠心悸,腰酸口干,苔薄舌质红,脉多细数。何任教授对此种类型,常以知柏地黄丸合逍遥散加减投之,症状减轻稳好后,再予六味地黄丸合甘麦大枣汤续服,以巩固之。二为肾阳虚者,七七之期,冲任亏虚,肾气不足,倘素体阳虚者,值此期间,不能温煦他脏,乃致肾阳虚而阴阳失调。其见症往往经行量多,经色较淡,平时带下清稀,肢体畏寒,精神萎靡沉郁,腰软无力,头目眩晕,尿多便溏,苔白舌质淡,脉沉弱。何任教授对此种类型者,常以金匮肾气丸酌加枸杞子、补骨脂、淡苁蓉等合甘麦大枣汤投治,常有较好效果。 三为心肝火旺,阴血不足,复有痰火交炽者。常见易怒多烦,坐卧不宁,多梦易惊,口干咽燥,尿黄便坚。月经或闭而不行,或行而紊乱。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滑。遇此类型,何任教授常以温胆汤合百合地黄汤加知母、黄柏、淮小麦、红枣治之,颇能应手。 对更年期综合征,虽于临诊时常作如上之辨证分型,但本人亦不尽拘泥于此。所见甚多者,自经绝期妇女乃致经绝后数年之妇人亦往往有类似之证候。而其见症较上述者为轻,但突出者为精神不安,情绪不宁,烦躁易怒而已。此主要为原本血虚,水亏木旺,复以受七情所伤最为常见。沈金鳌论妇人杂病谓: “妇人之病,难治于男子数倍也……妇女之病,多由伤血……系恋爱憎,入之深、著之固,情不自抑,不知解脱。由阴凝之气,郁结专滞,一时不得离散……故其为病,根深也。” 此论对进一步认识妇女杂病,特别以之观察分析更年期综合征,颇能得到启示。何老于临诊数十年中,除症状明显较重,按上述辨证分型处理外,倘介于两型之间之轻症,且舌脉并无明显改变者,亦常以 《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为主治之。偏阳证郁滞者,配合四逆散; 偏于阴虚有热者,配以百合地黄汤。药物简单,性能和平,既有显效,又不伤正。颇可推广,洵为理想之治疗方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