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斐波那契数列-大自然的密码

 昵称41082923 2018-08-03

1

是什么?

斐波那契数列是指这样一个数列:1、1、2、3、5、8、13、21、34、55…数列中的每1项称为斐波那契数,从第3项开始,每1项都等于前2项之和。

在数学上,斐波那契数列被以递归的方法定义:F1=1,F2=1,Fn=Fn-1+Fn-2(n>2,n∈N*).

2

特别么?

斐波那契数列看似简单、平淡无奇,但它与杨辉三角、黄金分割率和黄金矩形等数学知识、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有着非常微妙的联系,让人不得不惊叹自然的神奇造化。

▲图1:杨辉三角

▲图2:黄金分割率

▲图3:黄金矩形、黄金螺旋线

▲图4:花瓣的个数、松果和向日葵的螺旋数

▲图5:树木分叉数

3

从哪来?

音乐或诗歌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并非只是一种抽象的联系。

不可思议的数学曾被印度的一些自认为是诗人(或语言学家)而非数学家的古代学者所发现。

印度语言学家平噶拉(300-200B.C.)在研究诗歌韵律时就构造出了这样一个序列:首先写出1和2,后1个数等于前2个数的和,即得1、2、3、5、8、13、21、34、55…

另一位印度语言学家罗摩古陀罗(1088-1173)首先证明了这些数的生成方法(大约1150年),所以这些数以他的名字命名,以罗摩古陀罗数而著称。

▲图6:罗摩古陀罗

而在西方这些数以斐波那契数而闻名,因意大利比萨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而得名。

斐波那契在其著作《算经》中提出的兔子繁殖问题引出了这些数。

后人发现这些数可构成数列:Fn=Fn-1+Fn-2,为了纪念斐波那契的贡献,将该数列命名为斐波那契数列。

▲图7:斐波那契和《算经》中描述数列的一页

斐波那契早年跟随父亲在北非一带做生意(今阿尔及利亚Bejaia)有感使用阿拉伯数字比罗马数字更有效,就前往地中海一带向当时著名的阿拉伯数学家学习。

兔子繁殖问题也许是斐波那契从阿拉伯人口中得知的,他可能不是斐波那契数的发明人,但的确是他,把这问题推广并普及。

斐波那契是第一个研究了印度和阿拉伯数学理论的欧洲人,他在《算经》中系统介绍印度记数法,最终使印度—阿拉伯数字系统在欧洲推广,推动了欧洲数学的发展。

4

有用么?

在现代物理、计算机、金融和艺术等领域,斐波那契数列都有直接的应用。

为此,美国数学会从1963年起出版了《斐波那契数列》季刊,专门刊载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图8:利用斐波那契数列设计出的高效“太阳能树”

▲图9:波浪理论的数学基础:斐波那契数列

▲图10:运用斐波那契数列进行创作的名画、苹果logo

参考资料:[1] 吴振奎.斐波那契数列欣赏[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龙数视界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