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苈子 来源产地《中药大辞典》 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北美独行莱或播娘蒿的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晒干,打下种子,筛净杂质。 《中药学》凌一揆主编葶苈子 (《本经》) 【性味归经】苦、辛,大寒。归肺、膀胱经。 【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用】 1. 用于痰涎雍滞,咳嗽喘促的实证。葶苈子有泻肺、消痰、平喘的作用,治咳喘痰多甚效。如葶苈大枣泻肺汤,即以之配大枣,用于咳逆痰多,喘息不得卧,一身面目浮肿;近年用于渗出性胸膜炎及胸腔积液有效。 注意看标红部分 2. 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本品能泻肺气之闭塞,以利尿消肿,用于水肿实证,胸腹积水、小便不利。单用有效,复方中每与防己、椒目、大黄同用,如己椒苈黄丸。治结胸证之胸胁积水,用本品与杏仁、大黄、芒硝配伍,如大陷胸丸。 近年以本品研末服,或配伍附子、黄芪等应用,对肺心病、心力衰竭、水肿喘满有效 用法用量见标红部分 炮制《中药大辞典》 葶苈子:拣净杂质,筛去灰屑。炒葶苈子:取净葶苈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鼓起,并有香气为度。取出,放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