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误再误”的历史典故

 nj200801 2018-08-03

“一误再误”的历史典故

宋太宗

北宋初,宋太祖赵匡胤之母昭宪太后临死前立了一条皇位继承的规定。她要太祖将来把皇位传给他的兄弟太宗,而太宗死后也必须传给自己的弟弟廷美,待廷美死后才能传给太祖之子德昭。太后对当时在场的赵普说 :“ 你也把我的话记下来,切不可违背之!”赵普当即在太后卧榻之前立誓:一定照办。后来,赵匡胤死后,果然遵其母之命,将皇位传给了其弟太宗。太宗继位后,太祖之子德昭和德芳相继夭折。有人密告太宗,廷美阴谋篡权。太宗便想改传皇位于弟为传子。他把赵普找来,试探道 :“我母亲要我日后将皇位传给廷美,可廷美现在就等不得了,想阴谋篡权,你说我该怎么办?”,赵普心里十分明白太宗的意思。全然不顾自己在太后面前立过的誓言,回答说 :“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意思是,当年太祖就已经错了,不该将皇位传其弟,而应该传给自己的儿子,你现在可不能再错了,不能再把皇位传给廷美。宋太祖听了赵普的话,便放心地把其弟廷美贬为涪陵县公。不久,廷美死了。宋太宗之子元佩就被立为太子。后来,人们便用“一误再误”来形容屡犯错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