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马桥建于何年,无从可考,也无需去考,有桥在,有流水在,有人家在,历史显得无足轻重。一座桥,它怎么会关心文字记载的那些事情呢?
落马桥是小桥。小桥流水人家的小桥,流水也是小流水,一根清澈明亮的细带子,带子就系在人家组成的小村脚上,活像小时候小女孩玩伴脚上的带子,带子上面还常穿一粒栗树果,那是我眼里最初的美丽。小村脚上明亮带子上的栗树果就是落马桥。 落马桥这名字有来历。相传关公战长沙的时候,路过此地,因为无桥,关公跃马过河,不知何因,那天的赤兔马没有发挥出神力来,掉在了河里。也或许是赤兔马看到那样明亮的水,想掉进去享受一下清凉和清澈。原因已经只可以纵情想象,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讲,这流水,这流水岸边的人家,是关公的一种恩泽。建桥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名字“落马桥”也是自然而然的了。仿佛这是用一座桥当作一座纪念碑,也是一条河的荣耀。落马桥建于何年,无从可考,也无需去考,有桥在,有流水在,有人家在,历史显得无足轻重。一座桥,它怎么会关心文字记载的那些事情呢?包括那些行人是来或是往,是悲是欢是离是合。桥像一个道行万丈的高人,它统统视作过客,行人是过客,日子是过客,岁月也是。虽然谁都没有留下足迹,但是桥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中间两块桥板明显光滑,略微成凹槽。那光滑,那凹槽,或许不起眼,也让所有的过客不经意,但它已经刻在桥上,存在着。 落马桥在书上无名,在地方上却是有名,它的位置重要,关公打长沙都要经过的路段,位置肯定不会蛮差。落马桥连接的那条路,确实是我家乡这个小地方一条数一数二的大路。落马桥接通了白沙河两岸的村子和田野。那条土路上也留下了我九年的走读时光。九年走读有五年是在五六公里的外村,落马桥也是我走读路上的一个里程碑。每次放学,经过了落马桥,就知道快到家了,去上学过了落马桥,在我小小的年纪里面,算是出了村子。 本文刊于《长沙晚报》橘洲综合文艺版 文/逆舟 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 - 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