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平:那一年 我们一起去学评茶 ( 2007年7月7日,培训班教师农艳芳教授(左4)亲自主持审评六堡茶活动,六堡茶行业专家廖庆梅(梧州茶厂原副厂长)先生(左3)悉心指导。) 学评茶的事情过去了十多年,我还记得:2007年7月1日,应梧州市农业局的邀请,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农艳芳教授、古能平教授、吴美兰教授等专家来到梧州市举办评茶员培训班,这是第一次梧州市举办这样的培训班,因而受到广大茶叶从业人员和六堡茶爱好者们的热烈欢迎,原计划招收50名学员,竟然有60多人报名,挤爆了教室。 (这是学员们选送的六堡茶样品,一律密码编号,由每一位学员独立审评,堪称最接地气的斗茶。) 学员中,既有年轻的美女帅哥,也有从事茶业生产经营30多年的老行家;既有年轻的刚走出校门的茶学专业毕业生,也有从茶学专业毕业且从事茶叶加工20多年的师哥师姐;既有茶庄老板,也有六堡茶爱好者;既有从事茶叶监管的管理人员,更有市级领导! (培训班教师农艳芳教授(右2)正在讲解茶叶审评记分表的填写要求。) 那时,大家成为同学,就放下身段,专心听老师讲课和示范,不懂就问,收获甚多,经过7天的培训,顺利通过了评茶员考试,稍后拿到了评茶员资格证书。 (六堡茶行业专家廖庆梅(梧州茶厂原副厂长)先生(右2)在讲解审评六堡茶外形的要领。)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培训的最后一天,由学员选送的30多个六堡茶样品,在授课老师和六堡茶专家廖庆梅先生的带领下,还举行了一次评茶活动,还排出了名次,或许这可以称得上最接地气、最不计较得失的一次六堡茶斗茶了。这个使教学与实战相结合的评茶活动,既是学习,也是检阅,使学员们加深了对六堡茶的认识,也提高了审评技巧。 (一位参加审评的学员正在认真的体会六堡茶的滋味。) 可喜的是,大多人不是为获得评茶员资格证书而参加培训,而是将参加培训作为一个新起点。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所以很多学员仍然不断地追求进步…因为经过评茶培训,初步掌握了评茶的基本知识和要领,此后对茶叶进行感官审评更加规范,对茶叶感官质量评判更加全面、准确、专业,也更加令人信服。 (大部分学员与老师的合影) 至今,学员中,有人从企业的普通员工成为评茶骨干、中层干部;有人从中层干部成为企业高管,甚至制茶大师;有经企业学员们选送的六堡茶样品,纷纷获得全国金奖、国际金奖,甚至挺进世界博览会;有人从小老板成为了大老板,连坐驾也从摩托车换成了高级豪华车;有人在六堡茶行业自行创业,生意越做越大越强;有人将地方茶叶企业打造成全国知名茶叶企业,企业品牌价值倍增;有人不断参加培训,考取高级评茶师,还成为评茶员的培训教师;有人从六堡茶爱好者成为品鉴高手,甚至成为六堡茶研究者,不少人还成为六堡茶标准的制定者…… 对个人而言,十一年前的那个“评茶员证”是那么的不起眼,却是一个不可忘记的回忆、不可忽视的起点……修行,修行!仍然在路上!(作者:吴平,本文为作者投稿文章,转载自请注明出自:中国黑茶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