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摘要 P2P陷入“拆标”怪圈 好事or坏事? 监管没放弃P2P 7月多份文件表态 “投之家”事件进展 已追回8100万元 国务院:非法集资等乱象已初步遏制 P2P陷入“拆标”怪圈 好事or坏事? “拆标”指的是将债权包或者自动理财计划拆分成所包含的散标,按投资比例分配或者按到期时间重新分配给投资人。平台在自身无力先行承接债权进行再次流转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将债权直接匹配给投资人的方式来缓解压力,保障平台的正常运营。 早在今年3月份,就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平台:人人聚财。人人聚财在行情比较好的时候突然做出拆分理财计划的决定,引来全网的漫骂。但现在回过头来看,正是因为平台提前取消了自动债权转让的模式,人人聚财才避开了这次更严重的危机。令人讽刺的是,流动性风险来临的时候,原来看不起这种做法的平台开始纷纷效仿人人聚财,而且拆的更理所应当。 优质平台提前做出合规性的调整,也是为了平台能更好的发展。而问题平台则可能借口合规在玩套路,如果发现平台有这类意图,一定要采取行动。[理财攻略] 监管没放弃P2P 7月多份文件表态 2016年至今,监管层为了促进P2P平台的健康发展,圈定了13条红线和“1+3”监管体系,但迟迟未能落地的备案,让平台和投资人陷入了迷茫和焦虑中。 而如今,又恰逢去杠杆下的违约潮,一并冲击形成了当下P2P行业的困境:借款人违约—平台暴雷—形成挤兑—更多暴雷—更大规模挤兑…… 近半个月,多个监管部门召开多个网贷相关会议、下发多份文件。监管部门召开会议之频繁、下发文件之密集,表明监管没有放弃P2P! 上海市、浙江、安徽省三地协会群起响应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呼吁各媒体对网贷机构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客观、真实、公正报道,不片面引导舆论,不刻意制造恐慌,不传播扩散不实信息,以免误导投资人、引发集中挤兑等“踩踏”事件,从而给投资人造成更大损失。 违规产品退出、打击逃废债、呼吁媒体不传谣,这些都是利好行业的消息。监管层没有放弃P2P,并为平台划出4条跑道:合规、整改、兼并、清退,最终合为一条跑道,留给真正做P2P的合规平台。[热点观察] “投之家”事件进展 已追回8100万元 据悉,深圳南山警方采取“一周一通报”的形式,定期向投之家受害人公布案情进展。 8月3日上午10点,南山警方第三次与投之家受害人代表沟通情况。相关人士表示,目前警方追回的赃款为8100万元,这一数字在上周为5000多万元。其中,网贷之家联合创始人、投之家前董事朱明春本周退回1500万元。 目前,警方正在抓紧调查取证投之家的显性股东和隐性股东,对于个别不退款的个人股东,已经直接采取刑事拘留的措施追讨;对于机构股东也已经进行约谈,并规定8月9日为最后的还款期限,“如果机构股东仍然执迷不悟,会采取强制措施。” 此外,警方还对相关平台借款担保方进行约谈,查明担保事实,责令企业和个人担保方履行担保义务。 案发之前,投之家存管账户中仍有2000万元未出借资金,这部分资金已经被警方冻结。据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已要求对该账户进行解冻。此外,该负责人表示,追款会作为案件的重中之重来处置。[网贷之家] 国务院:非法集资等乱象已初步遏制 近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重点研究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问题。 会议认为,当前金融形势总体向好,金融机构合规意识增强,野蛮扩张、非法集资等金融乱象初步遏制,金融风险由发散状态向收敛状态转变。但同时需要看到,我国经济尚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长期积累的金融风险进入易发多发期,外部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多,需要积极稳妥和更加精准地加以应对。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在流动性总量保持合理充裕的条件下,面对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必须更加重视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会议还研究了坚持结构化去杠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等重点问题。[中国政府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