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业资产管理的监管标准相对较高到底是坏事还是好事?

 曾经的银行老王 2019-09-15

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监管,而银行业归属于银保监会监管。从历史的风格上讲,对银行的监管历来要比对券商、信托、基金、保险的监管要严格,在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上,银行也一直难以与其它机构平起平坐,所以,从表面上看,银行业新业务的创新能力要弱于其它金融机构。而且人民银行作为央行本来就是银行的主管部门和管理机构,银行的资产管理也要接受央行的监管;更重要的是,现在的银行大部分都是上市公司,因此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还要受证监会的监管和检查监督。

所以,银行业的资产管理面临众多的监管机构监管,而且监管的标准又不一定一致,资产管理业务本来涉及的面就很广泛,在不同监管的标准冲突之下,银行资产管理的监管要求更多,因此,银行的资产管理面临更多的监管严格要求而发展会有更多的难题。

虽然看起来银行业资产管理的监管严格对银行业资产管理的发展形成了较强的约束,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对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限制和约束,因而肯定是坏事。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对银行业的资产管理的健康发展以及对百姓资产管理业务的稳健经营却又是一个好事。

从对高收益的追逐上看,银行的资产管理不具有优势,因为银行的严格资产管理监管对银行的高风险资产管理业务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从现状看,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是相对偏低的,这当然对银行的理财产品不利,但是从现实看,银行的理财产品规模和占比在整个金融产品中占比具有绝对优势,这就说明了一个重要的现象:追逐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尽管是所有人的梦想,但是大部分人对理财产品和资产管理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追逐尽可能的高收益,而银行稳健的风险管理和控制、长期的资产管理风险控制体系相对完善,银行由于大量信贷资产的存在使银行资产管理的投资对象和目标选择相对容易,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银行的资产管理相对稳健,这无疑对那些不愿意承担更大风险而对收益则相对稳定的投资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同时,银行系资产管理子公司的成立使银行的资产管理进行资产独立动作和资金分割,目前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四家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已经获得批准,根据普益标准统计,截至2018年底,已经有27家商业银行拟设立理财子公司,已披露拟注册理财子公司银行的资本金总额已超过1300亿元。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设立将进一步拓宽银行资产管理金融市场资金渠道,为理财产品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资产管理产品,以满足金融消费者多样化金融需求。

但是无论是理财子公司还是银行理财业务本身,其相对稳定的收益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都将是资产管理市场的重要力量,在未来也会逐步显示出资产管理的优势。

作者:麒鉴,财经金融评论

银行业资产管理的监管标准相对较高到底是坏事还是好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