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林外史》中的巢湖方言

 白水清风 2018-08-03

作者:李定祥

方言如同人体中的血脉,用声音的形式镌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化基因,它记录着我们从哪里来,曾在哪里生活,拥有怎样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

《儒林外史》中的巢湖方言

巢湖人读《儒林外史》的时候每每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时常会忍俊不禁,因为小说里面充斥着巢湖人非常熟悉的方言土语、器物用具、礼仪习俗。但是《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却不是巢湖人,查阅他的经历,也没有他长期生活在巢湖的记载,那么何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道理很简单,吴敬梓的家乡安徽全椒与巢湖毗邻,空间相隔不远,全椒县城到巢湖市不超100公里,巢北的苏湾镇和全椒的古河镇几乎鸡犬相闻。曾经很多年全椒人到省城合肥只有一条合浦公路(现称为省道331),此路穿过巢湖的苏湾、柘皋等地。

巢湖、全椒两地的历史渊源也颇深。秦汉时同属九江郡、淮南国,三国时同属吴国,南北朝时同属南谯郡,直到隋唐以后才分属庐州和滁州。元末明初作为朱元璋起事立国的老根据地,又多有融合。

《儒林外史》中的巢湖方言

由于以上原因,自古两地往来十分频繁,多有联姻结亲现象,这在《儒林外史》中也有反映:“就像周三房里,做过巢县家的大姑娘,是他的外甥女儿。”

《儒林外史》中的巢湖方言

图:全椒过太平桥

古镇柘皋依河运之便,通湖达江,物阜产丰,西至肥东西山驿北至全椒二郎口都有民众到柘皋买鸡捉鹅,拉瓦抬缸。柘皋至今还有一家叫“老锅碗店”的店铺,老板说起往日全椒古河一带来店批发锅碗的盛况仍然津津乐道。而上世纪末,全椒生产的一种桔子汽水行销于巢湖的每一条大街小巷。更主要的是全椒和巢湖两地的方言几乎相同(特别是和包括巢城在内的巢北一带,与巢南略有差异),二者同属江淮方言区下的次方言区——洪巢方言区,即从安徽巢湖到江苏洪泽湖一带,包括安徽境内的巢湖、含山、和县、全椒等地。

方言相同,意味着文化风俗人情也会十分相近。《儒林外史》中提到的一些事物名称如“欢团、火叉、厦子、水牯牛、小菜饭”,老巢湖人一看就知道是什么东西。即便到了现在,巢湖和全椒很多习俗也几乎相同,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每年的正月十六,全椒县城和古镇柘皋都会举行盛大的“过太平”民俗活动,活动方式及禁忌十分相似,如举烛焚香、过桥祭拜、祈福许愿、不走回头路等。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儒林外史》中读到大量巢湖方言也就不奇怪了,这里不妨列举数例略加阐释——

《儒林外史》中的巢湖方言

1、也要娶个辣燥些的媳妇来制着他才好。(第26回)

辣燥:厉害,泼辣。现在多念成“辣臊”。

2、这迸脆的是什么东西?(第28回)

迸脆:形容食物十分香脆。

3、那梅玖戴着新方巾老早到了。(第2回)

老早:很早。

4、他也要算停当的了。(第2回)

停当:做事精明稳当。

5、这小姐资性又高,记心又好。(第15回)

记心:记忆力。

6、劈手把鸡夺了,掼在地上,一把拉了回来。(第3回)

掼:用力扔,摔。

7、就是他的佃户商议定了,做神做鬼来弄送我。(第4回)

弄送:作弄、戏弄。

8、严贡生家才过下来的小猪走到他家去。(第5回)

过:专指动物生雏。

9、吃罢,趴床上,挺觉去了。(第1回)

挺觉:睡觉。

10、特到扬州来望他一望,承他请荐在匣上。(第29回)

承他情:对别人帮助的感谢之词。

11、你既有胆子短路,你自然还有些武艺。(第38回)

短路:拦路抢劫。

《儒林外史》中的巢湖方言

12、你看侬妈也韶刀了。(第53回)

韶刀:唠叨多事。

13、你是该人的钱,怎是我用你的。(第54回)

该:欠。

14、茶也不见你一杯,却是推三阻四不肯去见。(第1回)

推三阻四:再三推辞。

15、歪戴着瓦楞帽,身上青布衣服,就如油篓一般。(第2回)

油篓一般:形容人衣着很光鲜。

16、走进门来和众人拱一拱手,一屁股就坐在席上。(第2回)

一屁股:大大咧咧,不谦让。

17、那得功夫来看乡里这条把灯。(第2回)

条把:一条,极言很少的意思。

18、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穷鬼。(第3回)

现世宝:丢人现眼的人。

19、杨执中骂道:你又不害馋劳病。(第11回)

馋劳:馋嘴。

20、那里禁得萧云仙的弹子打来,打得鼻塌嘴歪,无处躲避。(第39回)

鼻塌嘴歪:脸上伤痕累累,一副丧气的样子。

21、自己捣嗓子,一个钱也不拿了来家。(第54回)

捣嗓子:吃东西。

《儒林外史》中的巢湖方言

图:柘皋过太平桥

《儒林外史》作为堪与四大古典名著比肩的长篇白话小说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其中最杰出的就是精彩传神的语言,尤其是那些方言对白,鲜活接地气,将那些普通的市井百姓描写得活灵活现。

由于吴敬梓游历广泛,《儒林外史》中除了家乡方言外,还有南京方言、扬州方言甚至云贵一带方言等,读之不啻是享用方言大餐。我们巢湖人作为吴敬梓的近邻,应该感谢他将我们共同的方言及其文化风情用经典的方式一代代传承光大。

最忆是巢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