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静脉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血管病变,其临床表现有:(一),当病变累及浅表静脉时常有静脉局部疼痛,沿栓塞静脉红肿压痛,可伴有低热,1~3周后炎症消退,局部遗留硬条索状物和局部皮肤色素沉着。(二),深部静脉炎,有低热,乏力,沿受累静脉有深压痛,周围肌肉发硬与压痛,由于血栓形成,静脉回流受阻,表现为浅表静脉扩张及远端水肿。(三),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常有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四)静脉压测定,患肢静脉压增高。(五),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靠近阻塞处的远端静脉和近端静脉中测不到血流波形曲线,监听器内“大风声”消失,远端肢体加压时正常人的血流加强效应消失。(六),静脉造影可显示阻塞部位、程度、范围及侧支循环状况。 血栓性浅表静脉炎西医治疗一般包括: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局部热敷,服用消炎痛或阿司匹林或潘生丁等药。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西医治疗包括:卧床l~2周,抬高患肢,保持大便通畅,早期应用尿激酶l~2周或使用链激酶或肝素或华法令,内科治疗无效且临床症状明显者可行静脉血栓摘除或Fogarty导管取栓术、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术、静脉内滤网术等。 临床经常发现西药治疗不效的静脉炎患者经 史老师治疗后多能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一、根据病证的寒热属性,静脉点滴适当的活血化瘀中药制剂。 根据静脉炎的临床表现,血瘀证是其基本证型,如果病变局部紫红热痛肿胀明显,舌红,脉数,多属瘀热证,可选脉络宁20-40ml加入5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点滴,化瘀清热。如果病变局部紫痛肿胀不热,舌淡,脉迟,多属寒瘀证,应选大蒜素注射液30-60mg加入5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点滴,疗程一般2-3周。 二、内服汤药以鸡鸣散加减。 史老师常用《证治准绳》里的鸡鸣散,该方有槟榔、陈皮、木瓜、吴茱萸、紫苏叶、桔梗、生姜组成。该方主治足胫肿重无力、麻木冷痛、恶寒发热等,与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多有相似之处。该方理气消肿作用显著,活血化瘀力量不足,所以临床常常加用活血利水中药益母草、泽兰、马鞭草,瘀热明显加赤芍、丹参,寒瘀较重加桂枝、附子。每日一剂,水煎空腹服以利药物吸收。疗程2-4周。 三、局部芒硝外敷。 芒硝主要成分是含水硫酸钠,味苦性寒,中医多外用芒硝治疗乳痈、痔疮疼痛,疗效很好。史老师常用芒硝外敷治疗各种局部软组织肿胀,能够起到消肿的作用。具体使用方法:将芒硝1000-2000克装入纱布缝制好的袋中,将芒硝袋放在病变处持续外敷,当袋内芒硝结块后更换为新的芒硝。 临床上史老师经常综合应用以上方法,并告知患者注意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肢体水肿。 (贾海忠)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huaxiangyishu |
|
来自: 鉴益堂 > 《40[临床经验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