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十几天大雨过后,番薯大队终于盼来了小晴天。插在最新微电影拍摄档期的夹缝中,跑来了乌石镇的腹中地区,一个叫南边岭的小村庄,进行我们的第31站展映。 上一站展映完后,对接人阿驰联系了薯薯,他和薯薯说:“姐姐,我过两个月就去当兵了,您看看能不能在这两个月里挑个时间去我们村做一期展映,我想在去部队之前,为乡亲们把这件事情做完,不留遗憾。” 阿驰是去年6月份和薯薯报名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也会经常聊天,在聊天中可以感受到他是个热心的阳光男孩,从来没有这么正式地问过薯薯是否方便过去展映,因为他一直理解番薯们的工作,并相信番薯们该去的时候,一定会去。 毫无疑问,薯薯被打动了。即使最近大伙都忙得脚不着地,还是咬咬牙把时间腾出来,来做了这一期的展映。 雨过天晴后,这里的太阳热烈,风却很柔和。薯薯在村长的引领下,细细走了一圈村庄。这个村子不大,四百多人,逛起来并不辛苦,一会的功夫,便将村庄一草一木尽收眼底。 口传南边岭村开村于乾隆三年,先祖携带两男一女从北和镇文堂村举家迁来乌石镇向党村仔,至今已有十二代子嗣。村子原叫向党南村,后因村子位于向党大村南边,村子又处于高处,从远处看去像耸立的大山,后来于1962年因此更名南边岭村。 南边岭村先祖一代崇武,据说在乾隆十七年,村中曾有一个武馆,馆址是如今的华光廟,馆中武士上百人,是当地赫赫有名的武士村。清末民国初期,社会动荡,向党村仔匪患不断,民不聊生,村中多次遭受匪贼侵犯,曾一夜之间,死伤百人。部分祖先为逃避土匪的侵害,携家迁逃,其中覃斗镇泗寮村就有当时逃去避难的先祖。 和村长一路走走停停,薯薯发现一路走来,村子里的每一座屋舍,竟都是用清一色的青石砌成,或庭院、或独舍,有方方正正的青石块砌成的高墙,也有形状各异的碎石镶嵌的院墙。甚至可以说,今天的南边岭村,是薯薯展映以来,见过最有特色的村子。 据传这些青石全部是村后山岭的天然石材,有修建房屋需要的村民,只需带着开采工具到村后山岭开采即可。而岭中的青石,在过去的几百年里,也是南边岭村祖祖辈辈谋生的工具,十代子嗣下来,多数人以采石为生,直至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从事采石的劳动力愈发稀少,甚至有绝迹的倾向。 沿着一路的青石墙,摸着粗砺的墙面,不时有清脆的鸟鸣落在石墙茅顶上,知了聒噪的声音响彻整个南边岭上空。薯薯能够想象到人们修建这一座座房子时所留下的汗水,几乎能灌穿大海。 忽然就有了一种冲动,想要在这里租一间小屋,带上几本书,过上耕读田园的生活。 天黑了,即使是在暑假,也没迎来多少观众,但是村长却说,今晚所有在家的村民都出动了,都想来从高处看一看自己村子的模样。也对,一个四百多人的小村庄,除去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在家的能有多少呢。 黑夜里,一群人汇聚在这个不算宽敞的空地上,开心爆笑的声音竟然也能响彻星空,薯薯的内心不禁漪起一阵欣慰。 算起来,一场听得懂的电影从去年7月份开始,已经进行了31站,一年多的时间里,几度经历挫折,但是番薯们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有一天,展映项目的陷入困境的事情被茂德公集团董事长知悉,他认为这个事情不能停,也不应该停。于是在2018年1月7日,广东省雷州商会年会上,陈宇先生在会上发表了讲话,并在会上重点介绍和推荐了我们的100场雷州方言电影乡村公益展的项目,并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特此,感谢雷州市工商联、茂德公集团的联合主办,感谢广州福威达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省雷州商会会长陈柔好、珠海市雷州商会会长肖腾、深圳德隆慈善基金会等单位及个人的倾情赞助。感谢! 八部影片,九十分钟,村民尤感意犹未尽,问薯薯明日是否还来,他们还想,再多看一点。 特别说明:本场雷州方言电影乡村公益展由南莱文化、雷州市工商联、茂德公集团联合主办,华视传媒赞助展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