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廿四作品 | 花街铺地,流转于步履之下的情韵与诗行

 小百合603 2018-08-03



吟花席地,醉月铺毡


那一方花街铺地

是步履之下流转的诗行

更是中式园林独有的繁复美学


中式传统园林中的铺地,有着精美而恢弘的历史,而对铺地最早的史料记载,始于苏州馆娃宫的响屧廊,“吴王梓铺地,西子行则有声”,吴王夫差为宠幸西施,在馆娃宫中,以梓板铺地,西施着屧行于上,步步皆音。


这条极尽奢华铺就的响屧廊,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所谓“爱美人丢江山”的历史典故。但也从一个侧面证明,铺地和其它中式园林要素一样源远流长,隽永其美,“铺叙”了园林文化的璀璨篇章。


绿城·杭州桃源小镇

战国有米字纹铺地;秦有拟日纹铺地;东汉有席纹铺地……而至明清时期,中式园林中的铺地已发展至美轮美奂的境地,凝聚了古代匠人空前的智慧和想象力,衍生出变幻无穷的图案,其中,尤以江南苏州一带最为著名,称之为“花街铺地”

 

路径寻常,阶除脱俗

莲生袜底,步出个中来

翠拾林深,春从何处是


——明·计成《园冶》


作为苏州园林营造八大作里的“土作”,花街铺地讲究路面的纹样、材料与意境相结合,主要通过色彩、图案纹样、质感和尺度四个要素的组合产生无穷变化




精巧的空间尺度感,让花街铺地在园林中,显得别具生命力,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所写的《园冶》,便对花街铺地有着生动的描述:“如路径盘蹊,长砌多般乱石。中庭或宜叠胜,近砌亦可回文,八角嵌方,选鹅子铺成蜀锦;层楼出步,就花梢琢拟秦台……”


荷花、梅花、海棠花、孔雀、仙鹤……这些色彩丰富,且有着美好寓意的图案,于花下林中、台沿堂侧构成了连接建筑群落与景致的经脉,蜒于盛景之中,引人渐入佳境,其蜿蜒起伏的线条,丰富的内涵,精美的图案,无不传递着装饰美、和谐美,以及意境美,移步之间,品雅趣,识风韵,连闲庭信步也拥有了诗意与情韵。

 

杭州凤起潮鸣


花街铺地的色彩,常以中性色为基调,以少量偏暖或偏冷的色彩做装饰性花纹,达到沉稳而不闷,鲜明而不俗,与园林空间气息相协调的视觉效果。


当然,花街铺地之美,并不仅仅止于视觉美。


日本著名景观设计师都田彻曾说过:“在城市之中,地面可以成为国家文化的特殊象征符号”,花街铺地在千百年的流传、繁衍与发展之中,更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代表着一种东方的人格魅力与价值观。


绿城·南京桃花源

一山一水,一石一砖,皆构成了园林的魂。而铺地之中,每一颗卵石,每一片青砖,都有着自己的生命与位置。一方醇正的花街铺地,一般会精选鹅卵石、青瓦、石材、砖材等数十种材料,才能构成层次鲜明、明艳灵动的地纹,匠人们的高超技艺是“方寸之间皆有乾坤”的艺术源头,以精细含蓄的尺度,传递出院落的温婉细腻。


相比于手艺,考验更大的,是耐性——每一块铺地,都需将一块块零散的、大同小异的石、砖拼接,镶砌嵌紧的程度、砖瓦之间的距离甚至每颗鹅卵石的长度,都要严格按照标准,这需要对材料、图案、布局等有精确的把控,铺设的过程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筑就一方美好生活的梦田,无他,唯匠人匠心尔!


绿城·杭州江南里


如今,绿城把传统造园的严苛标准,延续到每一方院落的营造之上。所选用的精品鹅卵石,皆需经过筛选,精挑细选出大小、形状、花色适宜的石头,淘汰率极高。

造就铺地艺术景观的工匠们,大多有着长达二三十年的营造经验,但很多工作仍亲自上阵,夯实整平,耐心打磨,轻敲慢铺,一粒粒卵石均需按照古法全手工蹲地铺设。


铺好之后,还要洒水,以起到牢固的作用,踩着刚铺好的园径洒水,需以特定的步法行走,这是匠人们几十年职业生涯历练出来的“独门轻功”,如此持续2-3天,整个过程需要不断仔细观察,以确保图案细节细腻温润。




中国人讲究“天地人和”,如果说飞檐翘角代表了对天空的至高崇敬,那么花街铺地则表示了对土地的无限尊重


匠人们“每天一平方”的背后,皆是汗水与心血。  


这个时代,不缺乏敬畏时间的人,缺的是,让时间也敬畏的人,值得庆幸的是,时间回赠于人的,是一幅幅缓缓铺展开来、宛如织锦的绵长画卷,每一尺都渗透着时间的痕迹,每一寸都流淌着千年的技艺……

 

园林院落之美

见诸于自然气韵

也见诸于一石一砾的精巧


领略了步履之下的别样天地

恐怕大家都会有同一种感觉

没有比“花街铺地”这四个字

来称呼这片风景更合适的了


绿城中国产品管理中心  

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