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可依(富书专栏作者) 01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个写作训练班。 刚参加的时候,我的自我感觉还挺不错。因为一直以来,我都有投稿的爱好。而且中稿率也并不算低。之所以参加这个班,也只是想让自己的写作能力尽一步得到提高。 我没想到报名的同学还真不少,更没想到大家的实力都不弱。 写作班除了教授写作课程之外,也会布置作业,每周都有规定的写作任务。然后由老师点评之后推荐发表。 刚开始我还是自信满满的,想着凭着自己的底子,又有老师的专业指导,发表一些文章应该不在话下。 然而,一周过去,我却发现自己之前的想法太乐观了。因为这个写作班是以新媒体写作为培训方向,而我一直以来都是在传统的纸媒发表文章。所以对新媒体的写作风格、思路、要求并不熟悉,一下子要转型还是有些困难。 更让我着急的是,那些原本看着不起眼的同学,竟然一个个开始“开挂”了。同学群里不时可以看到他们的文章被平台录用的消息。 他们的成功让我羡慕不已的同时,更充满了焦虑。尤其是在看到凝聚了自己心血的作品投出去后却石沉大海、音讯全无的时候,更是对自己充满了失望和怀疑。 有一度,我甚至产生了想要放弃的念头。觉得自己也许根本就不适合写新媒体。 就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朋友的一番劝解却让我醍醐灌顶,幡然醒悟。 她说:“不要和别人比,你就和自己比。只要比之前的自己有进步,那就是成功。” 朋友的这番感悟来源于她的儿子小宇。 以前,小宇一直是个“差生”。上课不爱听讲,学习成绩永远在班级倒数几名徘徊。 后来换了一位班主任,她的教学方法比较对小宇的胃口,上课的时候,小宇比以前专心了许多。连带着其他课程也慢慢有了提高。 朋友很高兴,希望小宇能尽快达到班级中等水平。可是到了期末考试,小宇的名次虽然又比原来提高了一些,可还是没达到中等水平。 朋友很失望,但班主任却认为和以前相比小宇的进步已经非常大。一下子要让他达到中等水平,无疑就是让他和自己差距巨大的孩子去比,这是很不科学的做法。因为基础不同的比较是无效的。 老师的话让朋友豁然开朗,从此她不再拿小宇和别的孩子比较,只要小宇每次进步一点点她就给与鼓励。 在她的赞扬声中,小宇越来越自信。等到小学毕业的那一年,成绩居然挤进了班级中上的水平。
02小宇的经历让我若有所悟。我开始沉下心来,自己和自己比。 真是不比不知道,对比之后我才忽然发现其实这些天的学习我并非一无所获。而且还比之前提高了许多。 最早,我连新媒体的写作模式都不了解,看看自己那时的作业,文风、格式依然延续了传统纸媒的写法,和新媒体的要求格格不入。在老师的指点下,我了解了大致的新媒体文风。写作起来开始变得有的放矢。 再后来,我又学会了如何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学会了从同学的作业中看到不足之处,避免了同样的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 拿自己现在写的作业和最初的作业相比,转变已经不是一点点,而是显而易见。 再看别的同学发表的作品,和他们最初的作业相比,会发现其实他们的成功也并非一蹴而就。从最初的青涩到后来日渐成熟的文风,其实都是有一个过程的。 我忽然间就明白了朋友对我的忠告。 其实,我们真的无需和别人去比,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就好比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不过有些花盛放得比较早,有些花开得稍微晚些。但造物主始终是公平的,无论怎样,该开的花迟早会开,该来的一切也迟早会来。 千万不要因为别人的花期比自己早,就变得焦虑、担忧,无谓的对比只会弄坏我们的心情,乱了我们的节奏。我们要做的只是一边不断给自己施加养分、吸收阳光、空气和水,一边静静地等待。等待自己鲜花怒放的那一天,等待自己香气扑鼻的那一天。 就像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伯格分校传播及新闻学院毕业典礼上作的致辞中所说:“不要把自己和别人相比。在这个世界上,你只会成为你,你不是别人的复制品。”
03马云曾经说过: 永远不要跟别人比幸运。我从来没想过我比别人幸运。我也许比他们更有毅力。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熬不住了,我可以多熬一秒钟、两秒钟。 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和别人比,只和自己比,也许这就是马云成功的奥秘吧。 但有多少人就是喜欢和别人比,结果放弃了坚持,随大众、跟大流,反而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我有一个亲戚,是个80后。大学毕业后,曾在当时刚刚成立的阿里巴巴工作过一段时间。那时候因为阿里巴巴刚刚建成,所以条件自然不能和现在同日而语。 她眼看着周围的很多同学都在上海的外企找到了工作,薪资待遇也比自己好很多。于是也心动了。 离开阿里巴巴前,领导对她竭力挽留,并承诺会给她一定的公司股份。但她去意已决,无论如何不肯留下。 后来,她跳槽到了上海的一家外企,但结果却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美好。这么多年她频繁地跳来跳去,直到现在还拿着不到十万的年薪。连房子都买不起。 现在她常常后悔当时的冲动之举,如果不是盲目羡慕别人,现在以她的资历在阿里巴巴一定也已经做到了中层,还有那些股份,她现在的身价也一定不同凡响了。 但这世上只有结果,没有如果。 我们常常就是在羡慕别人的同时,忘记了自己最初的目标,放弃了自己曾经的坚持。随波逐流,最终庸庸碌碌、一事无成。 哈佛大学关于成功有二十五条金句,其中一条“主要目标”是这样说的:你的人生想要什么?你能付出什么作为回馈?成功的人只想自己要的——而非自己不要的。智者除了有所为,还能有所不为。 所以,想要成功,一定要相信自己,按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地努力。不盲从、不追随、不和别人比,只和自己的过去比,每天进步一点点,那么即使你不一定成功,也一定会比现在的自己更优秀。 |
|
来自: 雅博学苑 > 《你若盛开,芬芳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