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腰痛,未必是腰椎间盘突出!
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宣导冬病夏治。这不,上个月,一位刚接触艾灸的灸友M女士私信老师,说她想借助三伏灸治疗腰痛,问老师腰椎间盘突出怎么艾灸?
M女士今年47岁,年纪不大,但腰痛已经有2年多了,以前只是轻微酸痛,但从去年冬天开始症状加重了,搞得她走路姿势都变了,总是含胸驼背弓腰。她去医院拍了片子,医生说她“腰椎形状有些不对”,建议她先推拿试试。结果,她推拿了1个多月,症状并没有减轻,心里犹豫要不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做手术。机缘巧合,在朋友的推荐下,她决定尝试艾灸。
这年头,凡是腰痛去医院,医生让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拍片子,然后就是将片子与骨骼标本对比,如有出入,基本就被定性为“腰椎间盘突出”。鉴于这种情况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流程,老师觉得有必要进一步搞清楚M女士的症状。
于是,老师让M女士拍了舌头图片,发现她舌色淡白胖大,有齿痕。再问之下,得知M女士特别怕冷,尤其是下肢怕冷。她住在合肥,但一到每年10月就得用护腰护膝。到了冬天,更是手冷脚冷浑身冷,整个人都缩着,经常一夜醒来,被子里还不暖和。
问到这里,老师基本判定M女士是寒湿体质,寒凝血瘀,经络不通,自然引起痹痛。在这种情况下,最佳的治疗方法就是温经散寒,养血通脉。虽然推拿可以为之,却并非上上之选。
老师建议M女士每天围绕腰部艾灸一圈,尤其要重灸命门、肾俞、腰眼,此外还要搭配关元以温补肾阳,再加上委中舒筋活络。艾灸2周后,M女士最大的感觉就是腰部松快了很多,就跟松绑一样,而且疼痛也减轻了不少。目前M女士还在持续治疗中。
艾灸可以改变腰椎形状吗?当然不能!所以,M女士腰痛乃至含胸驼背弓腰,并不是因为医生所说的“腰椎形状有些不对”,而是因为寒凝血瘀,经络不通!
在这里,吉艾小编特别提醒大家,不要一提到腰痛,就想到腰椎间盘突出,一定要先辨证,再治疗。试想一下,活了几十年,哪个人的腰椎能和标本一样标准呢?有一点弯曲度偏离是正常的。
二、腰痛治疗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姑息迁就,得过且过 现如今,腰痛成了常见病、多发病,所以很多人认为这是“小病小痛”,根本没有把它放在眼里。等拖到疼痛剧烈、不能动弹了,才想起治疗,而这时候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误区二:依赖药物,短暂治标 腰痛患者多数选择药物治疗,但就腰痛的发病机理而言,药物并非治本之法,只能暂时缓解痛苦。长期服药,身体不但被药物的毒副作用所伤,还会对其产生依赖。 误区三:寄望手术,彻底治疗 就跟上文的案例一样,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手术治疗。但一般而言,只有保守治疗无效,病人疼痛无法解决、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的时候才需要进行手术。手术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发症也多。而腰椎是人一生中活动最频繁的部位,手术过后,这些部位会变得相对脆弱,更容易发生退变、受到伤害。 误区四:一旦疼痛,就选推拿 在腰痛初期症状较轻时,很多人都选择推拿按摩来舒缓疼痛。一方面,推拿按摩只能起到缓解作用,不能除根治本;另一方面,推拿按摩必须请专业人士进行,非常考验手法,一旦手法不对,极有可能加重病情。
三、腰痛,艾灸可以标本兼治! 从西医角度看,腰痛牵涉的疾病太多了,有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结核、腰肌劳损、骨质疏松、脊髓压迫症、脊髓炎、类风湿性脊柱炎、肥大性脊柱炎等几十种。所以,对于不懂医学知识的患者而言,到了医院,基本没有与医生“平等对话、有效沟通”的权利,医生说啥就是啥了。
中医则不然,认为腰痛就是腰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或腰部失于精血濡养所致。怎么破?请艾灸出马就行! 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湿寒,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用艾灸治腰痛,就在于借灸火的热力和药性,打通人体阻滞的经脉,加速气血运行,化解引起疼痛的痹阻。此外,艾灸带来的阳气还能滋润虚弱的脏腑,阳密乃固,六淫外邪就难以侵入人体。这是推拿、按摩、拔罐等所不具备的。故而,艾灸既可标本兼治,又可防病保健,适合各种腰痛。
四、腰痛如何分证论治? 首先,声明一下:“腰背委中求”,任何情况引起的腰痛都可艾灸委中。 这个穴位,不分症型。 接下来看,腰痛都有哪些主要病因? 1、寒湿腰痛 症状: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痛不减,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痛处喜温,得热则减,苔白腻而润,脉沉紧或沉迟。
分析:寒性收引,湿性凝滞,因此寒湿之邪侵袭腰部就会痹阻经络,导致“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湿为阴邪,得阳始运,静卧不动,湿邪就更易停滞,就会“静卧痛不减”;遇到阴雨寒冷天气,寒湿更甚,就会疼痛加剧;苔自腻,脉沉而迟缓,都是寒湿停聚之象。
治法:祛寒除湿,温经通络。
取穴:脾主运化水湿,脾阳不振,寒湿就会滞留腰部,所以要壮脾阳,祛脾湿,可艾灸脾俞、神阙、足三里、阴陵泉。 注:若寒邪偏胜,以冷痛为主,可加灸命门、关元,以温肾祛寒;若湿邪偏胜,以痛而沉重为主,可加灸丰隆。 2、湿热腰痛 症状:腰痛重着而热,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遇冷痛减,口干口渴,尿色黄赤,或午后身热,微汗出,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分析:湿热壅滞于腰部,阻滞经络气血运行,经气不通就会“腰痛重着而热”;热天或雨天湿热加重,故而疼痛加重;运动后气机舒展,湿滞得减,故而疼痛减轻;热盛伤津就会口干口渴,尿色黄赤;苔黄腻,脉濡数均为湿热内蕴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活络。 取穴:本证病机主要为湿热下注,痹阻腰部脉络而成,理当清利下焦湿热。此外,湿热之邪,难以清除,若长时间留于体内,就会伤阴导致阴虚夹湿,所以艾灸时要注意“除湿而不伤阴,滋阴而不助湿”。湿热之邪,重在祛湿,建议艾灸中极、阴陵泉、三阴交,以清利湿热,绝其病源;再艾灸太溪、然谷、涌泉,防止伤阴。 3、瘀血腰痛 症状:痛处固定,或胀痛不适,或痛如锥刺,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便,重则不能转侧,痛处拒按,舌质黯紫,或有瘀斑,脉涩。
分析:瘀血阻滞经脉,以致气血不能通畅,故而腰痛如刺,瘀血有定处,按之则疼痛加剧;血属阴,故而日轻夜重;舌紫黯,或有瘀斑,脉涩皆为瘀血内停之象。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取穴:本证由于瘀血阻滞,脉络不通则痛,故当活血化瘀治其本。艾灸阿是穴以及整条带脉,以活血化瘀,还可加灸膈俞、血海。同时,肝气郁结,会导致下焦气机不畅,气滞则血瘀,对于因肝郁引起的血瘀,必须搭配太冲、期门,以调畅气机。 4、肾虚腰痛 症状:腰痛以酸软为主,喜按喜揉,腿膝无力,遇劳则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偏阳虚者,则少腹拘急,面色咣白,手足不温,少气乏力,舌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则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分析: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若肾精肾气亏虚,腰脊就会失养;劳作会损耗肾精肾气,所以“遇劳更甚,卧则减轻”;阳虚则不能温煦筋络,就会少腹拘急,四肢不得温养,就会手足不温;面色咣白,舌淡脉沉细皆为阳虚有寒之象;阴虚则阴不敛阳,虚火上炎,就会心烦失眠,口燥咽干,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有热之象。
治法:偏阳虚者,宜温补肾阳;偏阴虚者,宜滋补肾阴。 ▲俞通输,肾俞是肾气直接输注入背部的穴位,不管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都可艾灸。
取穴:阳虚:艾灸督脉(命门、腰阳关重灸),腰眼,肾俞,关元,以温肾散寒;阴虚:艾灸肾俞、太溪、照海、涌泉,以补肾滋阴。 ![]() 综上所述,寒湿、湿热、血瘀、肾虚都可导致腰痛,虚者补肾壮腰为法,实者祛邪通络为法,在艾灸前务必先辨证。 我们对于腰痛最大的误解就是:认为它只是腰椎的问题。试想一下,如果真的只是腰椎的问题,为何那么多人做了手术之后还是腰痛呢?而且痛得更厉害?很明显,说明手术非但没有治本,还带来创伤和瘀血,让腰痛“雪上加霜”。 艾灸养生 健康生活 ○ 把艾带回家 ○ 吉艾|艾灸|健康|养生|中医 ![]()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艾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