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分享:小儿疹别

 罾事物语 2020-12-01

小儿疹别

末流郎中

夫成人之前,阳生阴长为基本生理,故小儿之病,热者居多。

兹讨湿疹、风疹、瘾疹、虫疹之别,使家长明大致方向而有利于养护幼儿之识也。虫疹者,又名虫,此素为少见而今之频发者也。

湿疹者,风热邪气淫于肌表,湿热蕴蒸肌腠,甚或湿热火毒干及血分。其现有三:丘疹、泡疹、丘疱疹结合。症候表现,多为多形性丘疹泡疹,此起彼伏,或瘙痒不止,或痛痒并作,或滋水流溢也。致病之由多为湿热、寒湿、风邪、湿热毒邪。

大抵湿疹之病,外责风邪,内责肺脾,湿热蕴伏,或肝胆湿盛,或火毒内壅。湿邪彻及始终,脏腑主应肺脾肝胆。具体表现如下:四肢或身之中上出现丘疹、水泡者,求之于肺脾湿热蕴伏;生两胁者,或丘疹水泡交替出现者,每多瘙痒不已,常责湿热内蕴肝胆。若此病失治,日久迁延,或用抗过敏法,服激素或饮食将息不调者,每致湿热火毒干及血分损伤经脉,瘀血阻滞,则疾顽难愈也。

丘疹之候,其性风热挟湿,责于肺脾两经,法当疏风清热解毒为主,佐以化湿。

泡疹之候,滋水流溢,蔓及两胁,多湿热兼风为患,当于肝脾求之。治则清热利湿为主,凉血解毒透疹为辅。

苟丘疹、泡疹兼见,则清热疏风除湿解毒并重。

此三者,方向类似,而细则严明,不可轻易混淆。其共用药物之主脑:丹皮、土茯苓、蝉蜕。

风疹者,每多3岁以下小儿发作。多作于冬春,每可流行发作。西医云风疹病毒,国医则以证候之。初起每类外感,渐则现细小丘斑疹,细心触诊,可见耳后及枕骨下淋巴结肿大,其脉多现细数。教材分邪郁气分和邪热内炽两型。发疹兼肺卫候盛者,邪郁气分也;发疹而里热甚者,邪热内炽也。

临证大法:辛凉透络,兼清血分。湿为阴邪,每易损脾,故临证须当考虑病兼脾虚。偏气分者,辛凉透解为主;偏血分者,凉血解毒为主。凡治病均当虑及兼候,热重当清泄热毒,风痒则疏风止痒,挟湿当清化湿热,脾虚则辅以健脾益气,食积者,消积导滞。

主脑之药,仍为丹皮、蝉蜕、土茯苓。气分者,多伍银翘、桑菊;血分者,多伍三苦:苦丁茶、苦参、大青叶是也。斯病之治,总以解毒透疹为要。治疗过程,谨防阴分有亏,否则,粗略求之,纯用泻南补北,恐不济事也。

瘾疹者,有曰风瘾者也。其疹红赤或白,发作突然,痒而不痛,时隐时现,退则无痕。此即今之荨麻疹是也。不分年龄季节,俱可发作,小儿急慢皆备,成人慢性多见。

瘾疹之因有五,一曰风邪外郁肌肤;二曰禀赋不耐,多食动风燥火之物;三曰服用某些药物;四曰过食肥甘;五曰寄生虫。此五者,皆可致胃肠不和,湿热内生,郁于肌肤,感外邪而发之。

此病特点:发作突然,可发热,亦可不发热,几无外感之候。多依病位颜色分之,大抵风寒湿热二型。疹如姜片发白,多风寒淫于肌肤,乃气分之病也;疹色鲜红,瘾退缓慢,灼热瘙痒难耐者,此湿热之毒也,发于胃肠,病在营血是也,治则要透表清里。因风者,主以祛风清解,佐以凉血;湿热毒邪者,清热除湿解毒,勿忘凉血。主脑之药:共用丹皮、蝉蜕、紫草,随其气分血分之别,酌用合适之药则其两途自得也。

儿科虫病,最新教材,似有所略,于临床察之,似有证虽隐而虫实多之情也。小儿疹疾,以虫疹(虫)和激素疹较为顽固。特作揭示,以概大旨,庶几有益也。激素疹,其病如慢性而势急如新发,气分有邪,其毒入血,未可急骤,当宜缓图也。

虫㾦(疹)者,其病顽固,治疗乏效,痒甚,当合治其虫,斯乃得之。

所谓神经性皮炎、过敏性荨麻疹,颇多关乎寄生虫者。

天下皮病多也,此无非小儿皮疾之小部分也。三言两语,使为人父母者,知小儿常见皮肤情状,明病之大概原由,则育儿求医,有基本方向也。

内治须有专业,外洗则可大概之。故拟一方,洗之,缓之,稍减其苦:

白藓皮30g、苦参30g、防风12g、浮萍10g、滑石40g、广木香15g、大黄20g、槟榔15g、五倍子15g、金银花15g、连翘15g、明矾60g(分兑)、蝉蜕10g。

煮水,过滤,兑入明矾,温凉洗之,每次30分钟,日2次。可相机决定用量。

简易之别,湿疹多痛痒相兼,瘾疹以痒为主,风疹淋巴结肿大。

早年习儿科,仅随先师一月,未得透彻握要,后来读书杂乱,方有浅见。文中观点,已成思维倾向,如有不对,敬希指正。如有侵权,提醒删除。

未设内治方者,恐人搬方套病,产生失误偏颇。此文仅作常识之普及,不作医疗之依据。凡需就医者,就近找临床中医,四诊合参,审而慎之,方为的确。

本公众号历史消息查阅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