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欣赏山水是由实入虚, 即实即虚,超入玄境的。 宗炳有“山水质有而趣灵。” 陶渊明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谢灵运则“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晋宋人则是“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玄远意趣。 中国山水画自始即是一种“意境中的山水”。
沈括《图画歌》篇就讲: 画中最妙言山水, 摩诘峰峦两面起。 李成笔夺造化工, 荆浩开图论千里。 范宽石澜烟树深, 枯木关同极难比。 江南董源僧巨然, 淡墨轻岚为一体。
中国画与中国诗,都爱以山水境界作表现和咏味的中心, 所以王维的画如同其诗一样,一改过去金碧辉煌、博大沉雄的盛唐之音而遁入静谧、空冷、萧条、寂寞的禅学意趣之中。
董其昌亦曾云, “诗以山川为境, 山川亦以诗为境”。
如张彦远之失于自然而后神、 苏轼之书出于无意乃佳、 董卣之为画而忘画,画当脱去辙迹、 黄庭坚之如虫蚀木等等。 欧阳修的“萧条淡泊”之意, 黄庭坚的“空虚无人之境”, 也有了米芾对平淡天真风格的欣赏,
画家从绘画的对象中解放出来, 借山水来表现笔墨, 借笔墨直抒胸臆! 以神写意, 这个“意”是一个心灵的意境, 一片自然的风景, 是山水画的灵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