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讲堂」第十八讲:咏物的境界(下)

 一花一世界HKS 2018-08-04

根据江南讲记整理

「诗词讲堂」第十八讲:咏物的境界(下)

第十八讲:咏物的境界(下)

江南雨

当代网络诗人西部小王曾经有一首写《跳棋》的诗,很符合这个特点。我们抄录来,读者可以自己去细细的体会:

或具人形或作球,搭桥拦路自为谋。

从来捷足须捷径,踩过同行多少头。

咏物诗的最高境界是物与我的合一。我的身世、感慨、寄托完全透过物来表达。表面上还是在写物,真实得目的却是写自己。作者的主观意旨藏而不露,又能够让有心的读者体会出来。也就是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但里边加入了作者的灵魂。同样是咏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诗人采用第一人称的形式,假借蝉的口气来写蝉,表面看来是蝉在自说自话,其实全部是诗人自己的心声。全诗采用比喻的手法,把自己比喻成蝉。全篇还采用双关的手法,从颔联开始,句句写的都是蝉,但句句其实又都是自己。那“玄鬓影”和“白头吟”,既是蝉,也是囹圄中的自己。那“露重”和“风多”既是蝉的境遇,也是自己的遭际。而结尾的蝉的一问,其实就是作者自己的声声呐喊。

当代诗人刘甲夫的《雪莲》也是这样的作品:

「诗词讲堂」第十八讲:咏物的境界(下)

孤标遗世枕流霞,难做人前解语花。

云际芙蓉爱冰雪,春风不必到天涯。

刘甲夫为人刚正不阿,胸怀坦荡,性格孤傲,这“难做人前解语花”就是自己的内心独白。他又甘于寂寞,蔑视功名富贵,那“春风不必到天涯”的说法更见境界。表面上写的是雪莲的精神品质,但其实都是自己。王成纲先生曾经说:我是把“云际芙蓉”和甲夫划等号的。此语可谓一言中的,是这首诗的最好注脚。

需要强调一点的是,咏物诗的境界之说,只是想给读者一个理解和认识上的方法,并不是说谁高谁低。贺知章的《咏柳》和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一样是千古名篇。因为目的不同,着眼点不同,因而手段不同。

综合来说,第一层的写法,讲究的是刻画细腻、生动、准确、传神。第二层境界的写法需要发挥的是诗人的诗思。诗人在生活中要独具慧眼,时刻发现生活中能反映诗意的地方,或哲理,或趣味,或诙谐,或幽默,或赞美,或挞伐。站在不同的角度写,就会有不同的褒贬态度。因为物只是个道具,演什么戏当然要诗人自己说了算。第三层的写法,因为物我合一,写物就是写自己。咏物已经不是主要目的,演义的是自己的人生。这样的诗一旦写好了,最容易感动人,因为它包含了作者全部的思想感情,是作者自己灵魂的化身。

下一讲:诗与清通

(未经受权,严谨在非公益媒体上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