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施亮:面对A股持续的非理性下跌 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天承办公室 2018-08-04
摘要
对于A股持续的非理性下跌,与其把问题归咎到外围因素身上,还不如多正视自身的内部问题。只有正视股市的实质性问题,理清政策出牌的顺序,才能够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也是稳定市场的前提。

  对于A股持续的非理性下跌,与其把问题归咎到外围因素身上,还不如多正视自身的内部问题。只有正视股市的实质性问题,理清政策出牌的顺序,才能够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也是稳定市场的前提。

  股市迭创新低,且创造出近年来的阶段性最大跌幅水平,这恰恰是股市投资信心低迷、赚钱效应低下的真实写照。但纵观全球股市的表现,其基本上属于经济晴雨表,而股市的走势,往往提前三至六个月的时间反映出经济运行状态。对跌跌不休的A股而言,或许更多人在研究股市持续低迷的根本原因,但影响市场走向的原因,往往显得比较复杂;而有时候市场投资信心以及投资情绪,同样也会影响到市场的运行方向。

  实际上,如果以平均估值水平进行分析对比,目前A股平均市盈率水平已具备一定的估值优势。与A股市场尤其是与A股上证指数上证50指数估值水平相比,目前港股市场平均市盈率在11.69倍左右,也并不具有太大的估值优势。至于美股等海外成熟市场,却较新兴市场有一定的估值差距,而经过九年牛市行情的美股市场,如今平均估值在30倍以上,实际上并没有体现出更大的估值优势。不过,作为全球资本的聚集地,美股市场强大的资本吸引力以及较强的资金逐利效应,往往体现出更大的投资优势。与之相比,虽然新兴市场的估值优势逐渐提升,但鉴于新兴市场或多或少受压于海外成熟市场,而一旦受到外部环境冲击,新兴市场的估值体系还是会受到较大程度上的影响。

  美股经过了长达九年时间的牛市行情,即使如今步入震荡行情,也尚且合理,不应该过度解读。但与之相比,A股在过去九年时间内,却经历了两轮大熊市行情,熊市延续的周期长达七八年时间。换言之,在过去美股走牛的九年时间内,A股却有绝大多数的时间处于熊市之中。如今美股身处震荡市,A股反而继续跟跌,甚至创出了近年调整新低。由此可见,如果把A股的长期疲软归咎于外部市场环境走弱的因素,恐怕依据并不充分。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A股而言,其对政策非常敏感,一旦内外部政策环境发生了变化,将会加剧国内资本逃离速度。

  外有政策环境的持续恶化,而外部因素颇具不确定性,加上不明朗的预期,反而容易加剧A股市场的波动风险。至于内部环境,则是股市重融资定位依旧未有实质性的改变,且继续延续一周一批次的IPO发行节奏,而在投资信心持续低迷的状态下,IPO募资需求却始终旺盛,这也是近年来比较突出的问题。

  时下,虽然CDR发行工作有阶段性放缓迹象,但CDR发行放缓并不等于不发,而待市场环境有所回暖之后,恐怕CDR的发行节奏仍将回归正常。归根到底,A股市场重融资的定位特征依旧未有实质性的改变。而在融资需求旺盛的背景下,不仅仅体现在新股IPO的抽血压力,而且还反映在次新股后续的再融资需求以及限售股解禁减持等问题身上。或许,对于当下的市场环境,只要高速IPO发行环境不发生实质性的改善,那么限售股堰塞湖问题依旧会存在。而时下A股市场所面临的问题,已不仅仅局限于IPO堰塞湖的泄洪问题,而是逐渐把市场关注重点转移至限售股堰塞湖身上。接连不断的限售股解禁压力,对市场的冲击影响还是非常明显的。

  “防风险、守底线”,当属时下国内金融市场的政策底线。但在A股市场“无股不押”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发生股权质押平仓风险的概率也在不断攀升,这往往容易加剧资本市场“黑天鹅”爆发频率。与此同时,在强化退市率、A股市场加快步入港股化的背景下,市场的未知风险却骤然提升,而“黑天鹅”的频繁上演,也恰恰是当前市场的真实写照,而无论新股民还是老股民,都似乎很难完全摆脱“黑天鹅”的冲击。由此一来,在政策监管趋严、“黑天鹅”密度提升的环境下,实际上还是挫伤了市场投资信心。而在熊市背景下,往往容易放大利空、缩小利好,一旦市场有丝毫风吹草动,抛售压力也会随之而至,加剧股市低迷,投资者没有了底气,更没有安全感。或许,对于A股持续的非理性下跌,与其把问题归咎到外围因素身上,还不如多正视自身的内部问题。只有正视股市的实质性问题,理清政策出牌的顺序,这样才能够逐渐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这也是稳定市场的重要前提。

(责任编辑:DF07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