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辈子惦记前任,却和妻子走到金婚,被问婚姻经验,他只答两个字

 快乐老年435 2018-08-04

林语堂,民国著名的作家,学者,翻译家,他的文字惊艳了一个时代,他的《京华烟云》让无数人都为之疯狂过。然而,他最为值得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和妻子廖翠凤那跨越半个多世纪的金婚恋情。这对民国最不配的夫妻,硬是幸福地走完了他们的一生。

一辈子惦记前任,却和妻子走到金婚,被问婚姻经验,他只答两个字

林语堂烧婚书的话到底可不可信?

当时林语堂和廖翠凤的婚礼可谓是极其轰动的,至今人们仍然对林语堂烧婚书的行为惊异不已,尤其是他的那句情话,更是俘获了众多少女心。那个时候,林语堂在他的结婚典礼上,当众对妻子说:“把我们的婚书烧了吧,因为婚书只有离婚时才用得着,我们用不到。”就这样,他们成了没有婚书的夫妻,但要是仔细考究起来的话,其实当日林语堂那句豪放情话,还是有点让人怀疑的,毕竟听起来有点像在吹牛哄人。

至于为何遭人怀疑,就要听听林语堂曾经的豪言壮语了。

第一,林语堂自己曾经调侃说:“世界不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装有美国的水电煤气管子,有个中国厨子,娶个日本太太,再找个法国情人。”这样看来,当时婚礼的情话估计也就只是林语堂随口一说而已,毕竟人家林语堂心里其实还是蛮憧憬妻妾成群的惬意生活。

第二,林语堂可是很赞成纳妾的,他可是三妻四妾制度的忠实铁粉!早些年间他就曾经提出自己的想法:“为人妻者没有妾,就如同花瓶里的花虽好,却没有绿叶扶持一样。”由此可见,人家林语堂不仅想要花,还想要多几片绿叶来增添自己的生活色彩。这样一对比,林语堂婚礼上的豪言壮语也确实是不能当真,谁知道他哪句真哪句假呢?

一辈子惦记前任,却和妻子走到金婚,被问婚姻经验,他只答两个字

林语堂结婚后心里装着别人,是否有贼心没贼胆?

林语堂虽说和廖翠凤结了婚,但他那心里可是一直念着陈锦端的,这是民国众人皆知的事,也是妻子廖翠凤再清楚不过的事实,只是人家完全不担心!她知道林语堂有那贼心没那贼胆。

说起林语堂对陈锦端的爱,那可谓是用情至深啊!

其一,当年林语堂因门第关系未能与陈锦端结成连理,知道今生绝无可能娶陈锦端后,林语堂伤心不已,回家后母亲问其缘故,他立即哭得瘫软下来,简直就像个小孩。其二,这位民国赫赫有名的国学大师,在陈锦端登门拜访之际,居然紧张得手足无措!或许每一个男人在遇到自己的初恋情人都是这样的吧。其三,林语堂在写作之余总是绘画着陈锦端的头像,画得还很细心,连女儿都为之吃醋。其四,陈锦端的嫂子曾去香港探望已至暮年,久病缠身的林语堂,当听说陈锦端还在厦门的时候,这个满头白发的老人竟然激动不已,高兴地说:“你告诉她,我要去看她!”

综上可见,林语堂这一生最惦记的莫过于陈锦端了,心虽有她人,但他婚后却没有任何不轨的行为。只能说林语堂确实是有贼心,但没那个贼胆,再或者说,这就是做人的原则,想想可以,但是不能去做。

一辈子惦记前任,却和妻子走到金婚,被问婚姻经验,他只答两个字

林语堂是否有难以出轨的原因?

林语堂和廖翠凤相敬如宾几十年,婚姻期间一直对妻子忠贞不二,世间从未传过他出轨的桃花新闻,这在当时三妻四妾的年代,可谓是一股清流。然而,我认为林语堂不是不想出轨,而是难以出轨!

为什么难以出轨呢?因为人家林语堂没钱啊!

俗话说:“有钱的男人会变坏。”此话并不假,男人有了钱,当然想出去外面嗨,哪里会一直躲在家里?更何况民国那时代,爱风花场所的才子并不少。可当时林语堂是民国有名的作家,仰慕他的女粉丝不计其数,稿费怕是和今天的唐家三少有得一拼,按理来说林语堂肯定不缺钱的。

但别忘了林语堂家中的老大——廖翠凤!林语堂赚了钱,当然要交到老婆大人手上,廖翠凤可是家中的财权大臣,所有钱都在她的掌控之下,就算林语堂有心想出轨,他也无法付诸实践。

一辈子惦记前任,却和妻子走到金婚,被问婚姻经验,他只答两个字

为何儿女说两人是不合配的夫妻?

虽说林语堂和廖翠凤一同步入了金婚殿堂,但他们可是曾被世人标杆为民国最不配的夫妻,两人可谓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吃饭的时候,林语堂专吃肉,廖翠凤却喜欢吃鱼,林语堂爱吃鸡翅,鸡脖子,而廖翠凤则爱吃鸡胸和鸡腿。而且,林语堂还是一个不注重形式的人,对穿衣打扮很是随意,可廖翠凤却与之完全相反!她对衣着很是重视,每次出门都要打扮得整整齐齐,胸针,手表,耳环,一个都不能少,就连衣服边角的褶皱她都要熨平了才出门。

然而,就是这对性格完全不同的夫妻,成功携手走过了金婚五十年。要是问起两人为什么能把婚姻经验得如此成功,夫妻两人有着一个共同的答案,那就是:“给与受,多付出,而不去计较得到了多少回报。”看看人家林语堂的婚姻日常,学学金婚人士的处事之道:每次在廖翠凤逛街的时候,林语堂就算不耐烦了也不会去抱怨,而是自娱自乐;每次在廖翠凤生气的时候,林语堂更是不会和廖翠凤吵架,要么沉默不说话,要么干脆走开,就是不给廖翠凤吵架的机会。林语堂的默默忍受与包容,是这场金婚的秘诀所在。

林语堂女儿们在评价他们婚姻爱情的时候曾说道:“他们是我们见过的最不合配的夫妻。”可是不合配又怎样?性格天差地别又如何?他们依旧能够幸福地走完一生,只因他们都懂得给与受的真谛。

文 | 鹿无为『原创』

图片参考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