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讲作文课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因为可以领略到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和层出不穷的金句。 有一个四年级班,30个孩子,写出来的作文,好的例子有很多,有问题的例子也有很多。虽然已经结课了,但还是忍不住要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所有的孩子们都可以从中领会到一些写作时用得上的原则和技巧。 题目 期中考试后,老师在讲台上分发试卷,有三个同学: 1.口哥——身材高大的男生 2. 叶子——娇小可爱的女生 3. 晓峰——百年一见的学霸 他们是什么性格?三人分别考得怎么样?拿卷子之前、之时、之后分别有什么表现? 在下面的内容中,大家可以从很多实例中学到: 1.如何渲染气氛? 2.如何巧妙过渡? 3.如何描写传神? 孩子们的妙言金句如下,请慢慢欣赏体会吧。 如何渲染气氛 1、上课了,我一进教室,就感觉到一股紧张的空气。——赵沁语 (张老师点评: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写道:“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沁语虽然没有学过鲁迅,却与鲁迅写到一起去了,妙哉妙哉!) 2、班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老师手中的那一沓试卷上面。——赵沁语 (张老师点评:沁语这一句,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了同学们眼睛里射出的几十道光束,似静似动,画面感十足。) 3、宽阔的教室里仍然没有任何声音,只听见风沙沙地吹过。我们像被教训了的狗,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尹铭 (张老师点评:当我读到“风沙沙吹过时”,肃穆的气氛已经让我沉浸,而“教训了的狗”就像一记重锤击在了我的心上,这几个字,太有力量了。新奇而准确,名家手笔。) 4、嗒——嗒——嗒,一阵脚步声让热闹的教室变成了宁静的教室。——余宣墨 (张老师点评:《红楼梦》写王熙凤出场,“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宣墨这一句与《红楼梦》此句异曲同工,都用到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技巧。 5、老师严肃地走进了教室,手里还棒着一大叠语文试卷,教室里顿时充满了一股紧张的空气。——李奕墨 (张老师点评:对前面“空气”一句活学活用,写出了新的境界,改由老师进教室,写出严肃的气氛。) 6、同学们瞪大眼睛盯着老师,生怕错过一个细节。——刘芷含 (张老师点评:只用一个动作描写,就渲染出令人屏住呼吸的紧张气氛,神来之笔。) 7、老师说着,把试卷重重地拍在讲台上。——徐梓卿 (张老师点评:只用老师的一个简单的动作,就写出了教室里严肃压抑的气氛,极富新意。) 8、到了发试卷的时间,紧张的气氛弥漫了整个教室。——刘子溪 (张老师点评:一般的思维,都是“教室是什么样的”,这一句,让“气氛”成为主语,写出了新意,“弥漫”一词,虽然普通,却是班里同学很少用到的。) 9、走进教室,鸦雀无声,看见同学们一个个愁眉苦脸,大气都不敢出。——冯凡轩 (张老师点评:“鸦雀无声”“大气都不敢出”都是很有意思很特别的写法,在神态描写中完成了气氛的渲染。) 10、大家在教室里个个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看着老师。——谭巳午 (张老师点评:从这一句里,我们又学到了一个写神态、写气氛的方法,“个个屏住了呼吸”,要记住哦。) 11、一走进教室,感觉到今天同学不太一样,一脸紧张的表情。哦!原来今天是发期中试卷的日子。——谭睿洋 (张老师点评:在沁语写“空气”之后,睿洋另辟蹊径,用同学们的表情来写气氛,还先紧后松,写出了神秘感。) 12、教室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息,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胡瑞熙 (张老师点评:朴实的直接描写气氛的句子,但足够准确精炼,仍然脱颖而出。) 13、教室里一片死寂,只听见窗外的树被吹得沙沙直响。——唐瑞垚 (张老师点评:如果我说,一是一篇恐怖小说的开头,你也会相信吧。环境描写,要的就是这样的张力。) 如何巧妙过渡 1、她又转身把自己的试卷给口哥看,口哥看了,赞叹不已。——李昊天 (张老师点评:从写叶子过渡到写口哥,简单一句,既不露声色地过渡了,又让两个同学的性格跃然纸上,绝不绝?) 2、叶子得意洋洋地对同桌口哥说:“你看,我打了一百分!”口哥不服气,正想去问老师,却被老师喊到名字。——陈子墨 (张老师点评:我们可以为了不着痕迹地过渡而无所不用其极!在两同桌可爱的比较之时,镜头已自然地从叶子转到口哥身上。) 3、他低着头,失落地走回了座位。他的同桌口哥想偷看他的试卷,把脖子伸得老长。还没看到,就听老师一声“口哥”。——陈禹锡 (张老师点评:“低着头,失落地”,描写精确简短;“脖子伸得老长”,画面感十足,又写出了性格;“听老师一声”画面突转。这一小段话太有技术含量了。) 4、晓峰把试卷折了又折,塞进了书包。他的同桌叶子偷偷地把试卷从书包里拿出来,却被晓峰发现,一把夺过去了。——赵沁言 (张老师点评:同样以“偷看”来过渡,这一段却极有新意。前面的慢节奏的偷偷地拿,后面快节奏的一招制敌,有快有慢,有动有静。) 5、叶子得意地对身后的口哥挑了挑眉,手里拿着卷子晃了又晃。——周隽逸 (张老师点评:隽逸同学告诉我们,写一个人洋洋得意,不需要让她说一句话,只要一个表情,一个动作足矣。在这描写的不经意间,下一个人物“口哥”已悄然登场。) 6、叶子见口哥笑了,想去问问他。“叶子,99分!”叶子赶紧把头转回来,同时,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刘子溪 (张老师点评:其实这句前后连接不太顺,如果心是悬着的,怎么会还心思去关心别人的分数?不过前一半是很好的过渡,而“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班里只有子溪一人用到,所以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7、坐在旁边的叶子想看看他的试卷,晓峰马上把试卷藏到了身后。——王启鸣 (张老师点评:一“看”一“藏”间,已完成了两个人物间的过渡。) 8、口哥看到试卷,开开心心地回来了,告诉他的同桌叶子:“我这次终于比50分高了3分啦!”——曾梓涵 (张老师点评:有自然的过渡,也有妙趣横生的描写。“比50分高了3分”,还“终于”,信息量好大。一个努力的“学渣”同学的可爱形象跃然纸上。) 如何描写传神 1、时间似乎停止了。——尹铭 (张老师点评:如何写出自己紧张的心境?尹铭告诉你,七个字就够了,甚至不用出现一个“我”字。) 2、没想到,他的卷子上只有一个鲜红的大鸭蛋,他的嘴张得大大的,好像要把大鸭蛋吞进去似的。他边走边死死地盯着试卷,不停地摇头。——朱玉婕 (张老师点评:考得不好的同学会有什么表现?“死死地盯着”——难以置信,“不停地摇头”——无法接受。多么准确传神!) 3、口哥接到试卷的那一刻,脸变得通红。叶子偷偷看了口哥的试卷,脸上露出了笑容。——罗子泰 (张老师点评:看了同一张试卷,一个脸通红,一个露出笑容,对成绩未提一字,我们却已经知道口哥考得怎么样了,妙不妙?) 4、叶子有些紧张,双手直冒汗,一步一步地走到讲台上。——李奕墨 (张老师点评:紧张的同学会怎么走路?“双手直冒汗”——全班唯一个对手的描写,“一步一步”,不用写走路的姿态,但这四字,却让读者脑海已经浮现出画面,妙啊!) 5、他拿过试卷一看,自信的表情立刻消失了,他把试卷折了折,坐到座位上。——陈子墨 (张老师点评:不用说一个字,只用一个表情,几个动作,就写出了一个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6、当他看到自己的成绩时,脸上的自信顿时不见了。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把试卷放在桌子上,用手挡住。——刘芷含 (张老师点评:平实朴素的句子,全因最后“用手挡住”而亮起来了。那么朴实的一个动作,却那么可爱而真实。) 7、当他看到自己的卷子时,脸一板,把卷子藏到了身后。他回到座位,同桌叶子凑过来想看一看,他把卷子下面朝下“啪”的一声盖在了桌面上。——颜栎湾 (张老师点评:“脸一板”,三个字如此简短有力,后面的“藏”“回”“凑”“盖”一系列动作,流畅而灵动。) 8、只见他把试卷狠狠地往抽屉里一塞,又露出微笑,但是,明显有一点不自然。——徐梓卿 (张老师点评:所有的描写里面,要属这一段写出来的心理最复杂了。先“狠狠地”,再“微笑”,又“不自然”,这同学的情绪多么起伏丰富。) 9、终于到我了,当我向讲台走去,感觉空气都凝固了。——周隽逸 (张老师点评:“空气凝固”与尹铭的“时间停止”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用心理描写,一样准确写出心境。) 10、“晓峰,100分!”大家一听,都将目光齐刷刷投向一个带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小男孩——晓峰的身上。晓峰昂着头,在大家的掌声中一步一步走向讲台。——刘子溪 (张老师点评:写到焦点的时候,还记得荡开一笔去写其他同学的反应,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写作品质。这里的“目光齐刷刷”“大家的掌声中”都体现了这种品质。) 11、他接过试卷,摸摸自己的眼镜,看了看分数,脸上顿时变得冷清,灰溜溜地走回座位。——陈潇茹 (张老师点评:潇茹用词清新别致,“脸上变得冷清”,原来写环境的词也可活用在神态上,奇妙无比。)
12、他自信满满地走上去,可是看到试卷的那一刻,信心像空气一样飘走。——余宣墨 (张老师点评:通过神态写心境是好的,宣墨告诉我们,直接写心理一样可以写得很妙,只要用上“像空气一样飘走”这样形象地比喻就可以啦。) 13、“别灰心,下次努力就可以了。”同桌叶子安慰他。——胡瑞熙 (张老师点评:在众多的同桌都是相互炫耀、嘲讽的氛围中,瑞熙是一股清流,他笔下的同桌是会互相安慰的,让人心中一暖。) 14、老师抱着一堆试卷大步流星地走向讲台。同学们的目光都聚在那堆试卷上,直到老师开口说话才看向老师。——卿洁晗 (张老师点评:同样写目光聚集,洁晗写出了更多,一句话之中,视线就经历了“从老师到同学,再回到老师”的过程,结构紧凑,又自然从容。) 15、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用手不断地抓着脑袋,眼睛的颜色如同红枣一般。——周轩丞 (张老师点评:这个“红枣”如前文中尹铭的“狗”一样,乍一看觉得不妥,但越读越觉得有味,这是天才的思维。) 16、杨老师察觉到了我们脸上微妙的变化,微笑着说:“这次,你们基本上都在90分以上。”同学们一听,立刻欢呼起来。但杨老师的脸却又阴沉了下来…… ——周刘霏儿 (张老师点评:你体会到这句话里的起伏跌宕了吗?同学们开心,老师来了,同学们静下来,老师说大家考得好,同学们欢呼,谁知,老师又阴沉下来。短短一句话,就有二起二落,我们的心也跟着放下又提起,要的就是这种“酸爽”!) 17、叶子装作不开心的样子回到座位,对晓峰说:“我考得不好,回家又要吃‘竹子炒肉’了。”——李芷妍 (张老师点评:先不用说“竹子炒肉”的趣味了,芷妍是全班唯一一个塑造了一个“有心机”的女孩形象。考得好,却装作不开心,目的就是为了让同桌难堪,心机重重,却充满生活之味。) 18、老师并没有急着发试卷,而是温和地说:“这次考试,大家都很努力,发挥了自己的真实水平,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董梓琪 (张老师点评:这是全班同学里对老师的语言描写最得体的了。别的老师说的都是“安静”“别吵啦”“我要发试卷啦”“念到名字上来领”这种没水平、没气场的话,再看这一个老师,讲话多有水平,让人听着就舒服。) 结语 以上这些例句,如果没有张老师的点评,可能同学们也很难发现句子的好处。希望同学们结合老师的点评,仔细地口味每一句话。写好文章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品鉴别人的文章,建立自己的标准。这样在自己下笔的时候,每一词每一句也会有优劣取舍,作文的语言一定会越来越好! 作者简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