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区商业操盘:做多大,做什么,怎么做?

 源的泉2018 2018-08-04

来源:商业与电商

导读】社区商业如何精准定位仍是企业关心的重难点:做多大的商业?这些商业具体来说是什么?如何做到商业价值最大化?


本文针对这三大问题,将厘清“量”、“形态”、“业态”、“策略”四个概念的相关因素。


01

邻里型社区商业


基于对国内一二线城市的郊区住宅新区,以及三线城市的新开发区住宅的社区商业进行研究,将社区商业分为邻里型、社区型、区域型、超区域型。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邻里型社区商业。



邻里型商业形态包括:沿塔楼底对外商业、居住区商业街、单栋主力店式商业。



02

关于形态



1

量的判定。






2

组合模式的设计。



结合社区商业不同形态的分类,根据具体的项目商业量来组合最合适的商业形态。




3

地块价值判断。



各个不同项目都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归纳整理出影响地块价值的关键因素,综合分析各项判断因素,结合项目的诉求对地块价值进行排序,结合项目诉求对商业进行合理布置。





4

考虑总体规划道路等级对商业的影响。






5

组合出最合适的商业形态。



最后,产品的量决定了产品的形态,产品的形态与价值面决定了产品的形态落位,最终组合出最合适的商业形态。



03

关于业态



1

业态特点。



目前消费者对于社区商业依然以日常生活基本需求为主,此类业态的特点是:经常性、便利性,但不一定价格低廉。




2

分布&比例。



研究调查显示,各种业态的面积及需求各有不同,且其比例分布也是不尽相同的。





3

主力店。






4

落位排布。



通过消费者研究、商家研究以及竞品分析共同形成了项目定位和业态定位,产品业态的定位决定了业态的组合和比例,进而决定了产品的商业落位。




举个栗子:从量的层面看案例



以上讲到的都是关于社区商业的落位问题,两者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影响。商业的落位做得好,是后期社区商业成活的首要条件。我们举个栗子印证下上述方法。


广州某项目:


该项目的商业主要分布在观景路(小区内主道)两侧,服务对象主要为小区内居民兼顾部分周边人群。



项目建筑形态&商铺类型



社区商业的业态分部



主力店分布不均匀



点评



04

结语


社区商业定位最开始要搞清楚的就是“量”。因为“量”是决定社区商业组合“形态”的关键因素,然后结合“业态”的选择排布和主力店的分布进行考虑,最后可以初步得出产品的整体商业落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