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不晒根,口不吞阳”这句农村老话啥意思,有道理吗?

 小红SR 2018-08-04

过去农村人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农村种地,没有其他的选择,如果不是农忙时节,就三五成群地聊天逗乐。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农民都开始到发达的城市去打工,外出务工的农村家庭,经济得到了好转,农民们纷纷效仿,如今不少农村都变成了空心村。

为了能多挣一点钱,很多农民都是过年的时候才会回家,也有路途遥远的,可能几年才会回一次家。常年在外,对家乡的思念也就越来越深,毕竟农村才是真正的家,除了对家的思念,还有农村流传下来的那些老话,教给了农民们做人的道理,支撑着农民工们在外拼搏。

尤其是对于60后、70后的农村人来说,农村的很多东西都很珍贵,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农村老人常说的一些老话,教给了农民们如何做人处事,今天笔者就分享一句农村老话,对很多人的影响都很大的一句老话,从字面上看,一时还不能理解是什么意思,听了解释之后,相信大家会恍然大悟。

“日不晒根,口不吞阳”这句农村老话啥意思,有道理吗?

农村的房屋大都是在自家的宅基地上面盖的,从挖地基到最后成屋,农民自己都会亲身参与。在房子盖好了收尾的时候,农民们尤其会关注檀条的位置摆放,虽然说有迷信的成分,但是毕竟是农村人多年来经验的总结,其中定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说的就是晒根不能晒梢,要不然会有灾祸,还有一种认为檩条不能暴露在外面。

毕竟檀条承担着保护房屋的重要责任,因此不能暴露在外面也不能说就是迷信,这种做法可以让房子更加牢固,倒是十分实用的。其实,这句老话看似说的是盖房子的事情,其实也是做人,教育人们凡事要讲究实用,花里胡哨的虽然好看,但只是表面功夫,没用。

在农村,经常可以听到老人们说一些老话,都非常有道理。

各位朋友,还有哪些农村老话,对你的影响是很大的呢?欢迎留言交流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