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里亮起了重庆第一盏电灯,曾经的西南首富居所,现今却鲜为人知

 雲泉 2018-08-04

位于渝中区储奇门邮政局巷40号的卜凤居,曾是清末“西南地区首富”李耀庭的居所,建筑建于清末民初,三层楼的城堡形建筑,解放后曾为邮差集中居住场所。望着被时光洗涤过而满目疮痍的墙面,你可能不知道,在这里亮起了重庆第一盏电灯。

这里亮起了重庆第一盏电灯,曾经的西南首富居所,现今却鲜为人知

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摆一摆,清末西南首富李耀庭的一生。

李首富的多种面目

说他是清末爱国富商,长期捐银支持政府,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他给西逃的慈禧太后增银相助;又说他是革命商人,捐款支持了宋育仁在重庆创办四川第一家报纸《渝报》,宣传资本主义,抨击清政府腐败;李耀庭与同盟会负责人杨沧白,张培爵、朱之洪等人常有来往,对革命进行赞助;革命党进行“肇和”起义时,李耀庭捐银三万元,并雇请一勇士,协助爆破清庭“肇和”军舰,孙中山特亲书“高瞻远瞩”条幅相赠;李耀庭的两个儿子参与辛亥革命,得到他大力支持,在辛亥革命中有着较大的贡献。

这里亮起了重庆第一盏电灯,曾经的西南首富居所,现今却鲜为人知

这似乎是一个矛盾体,实则,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对“爱国”做出的适合时宜的变化而已。

李耀庭1836年生,云南人,早年曾从军获赏封孝义大夫。其祖、父皆得荫赠。李耀庭在军中结识了广西桂林人岑毓英。1872年岑毓英攻破大理,斩杀杜文秀,官至云贵总督。李耀庭尝与换贴为金兰弟兄,成为通家之好。

这里亮起了重庆第一盏电灯,曾经的西南首富居所,现今却鲜为人知

李耀庭这段经历让他的人脉甚是广博,为以后的经商之路,提供了支持。

后来李耀庭即弃军从商,以有限钱财,做起马帮生意,与人合伙,在叙府开设“荣茂公商号”,大约经营了10多年,终以时局不清、亏累不堪。在1880年,收去生意来到重庆,进入了“天顺祥票号”,一呆就是32年。

中年发家

有人说,李耀庭在受到王兴斋托付,来挽救重庆“天顺祥票号”的残局后,才是他开挂人生的起点,那时候他已过不惑之年,在重庆经商期间,他与清政府官府合作,打击同业,赶走了风行一时的“北帮票号”以至后面成为了“一家独大”的局面。在渝期间,天顺祥票号添办了滇边各盐岸,接洽官商各界,号局日盛。1902年岑毓英之子岑春煊调任四川总督。李耀庭在从军时,曾与岑毓英换帖为兄弟,岑春煊到重庆,径去天顺祥拜会李耀庭,李身价日重,人称在野“相父”,天顺祥更加得到官府支持,营业蒸蒸日上。

这里亮起了重庆第一盏电灯,曾经的西南首富居所,现今却鲜为人知

在办理公私汇兑业务方面尤为兴盛,藩库、盐粮各署、书院等的公款,商行店铺的营运资金,都存入天顺祥,凡协饷、丁银、丁赋均归其专办。上京赴考的、进京公干的,所带盘费,都由天顺祥汇去。富家捐官,卸任官吏解银回家,天顺祥也为承办。再加上在经营之道上李耀庭秉承“广泛撒网 重点培育”的策略,见子打子,什么生意赚钱就做什么,很有商业思维,使得他身价不菲。不仅自己会经商,李耀庭的两个儿子也颇有才能,成功创办潼川锦和丝厂、自来水公司和川江轮船公司,并在渝开设了"信记钱庄",使得,即使在王兴斋死了“天顺祥票号”历经分家之后,李家也能站稳脚跟。

亮起重庆第一盏电灯

1904年,重庆设商务总会,李耀庭被推为首任总理,成为重庆商界领袖人物。

1906年,巴县绅商刘沛膏在太平门安装100千瓦直流发电机,11月25日首次向外供电,正是李耀庭70岁寿辰。当晚卜凤居公馆内50盏电灯齐明,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鲜事。这离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已经过去了27年。

这里亮起了重庆第一盏电灯,曾经的西南首富居所,现今却鲜为人知

两年后,在李耀庭等支持下,刘沛膏招股集资成立了重庆民营烛川电灯公司。

1911年11月22日,重庆全城老百姓欢呼盛况空前,共庆推翻满清宣布独立的辉煌胜利。当天,杨庶堪、张培爵等通电,宣布重庆独立,建立了四川第一个省级革命政权“重庆蜀军政府”,宣布废险宣统年号,从此结束了清王朝在重庆的封建专制统治。李耀庭在其中也起了重要作用,他两个儿子都深受革命精神的洗礼,李耀庭也十分支持,同盟会革命党人杨庶堪和李湛阳很熟,经常向李详细分析清朝地方官吏情况,为了争取和瓦解驻守重庆的武装力量,便电邀他在渝招训新军兼统督署亲兵,趁李湛阳招募新军之机,介绍了一批青年同盟会党人渗入巡防军。当时,巡防军主力驻扎重庆,更有机会控制这支队伍,作为起义的基本武装力量,为推翻清朝统治作好准备。果然,当辛亥革命期间重庆宣布独立时,李湛阳立即暗示新军倒向革命,输诚效命。蜀军政府成立以后,他被推选担任蜀军政府的财政部部长。

这里亮起了重庆第一盏电灯,曾经的西南首富居所,现今却鲜为人知

安享晚年 退居二线

步入晚年的李耀庭,也许是看过太多的争斗、生意场上的悲欢兴衰,奈何廉颇老矣,李耀庭坚决辞去了重庆商务总会会长,自称:“我已退隐林下,你们好自为之吧”。为了供其颐养天年,他的两个儿子,花巨资买下居于当时重庆城区地理位置最高的地皮,为他建成一个私家园林——“礼园”,也就是现在的鹅岭公园。里面有中国传统风格前山后水的绿天仙馆、方壶榭、飞阁,还有点缀式建筑鹅冠亭、孔雀亭、松鹤亭、仙峤亭、角山亭、竹陂亭、乳石洞、第一江山台等,以及休闲游乐豢养动物的养鹿亭、石猿亭、兽洞等等。植物除种植高大的乔木外,还培植有灌木、草地,高低错落有致,清幽高雅,富于情趣。

这里亮起了重庆第一盏电灯,曾经的西南首富居所,现今却鲜为人知

现今的鹅岭公园 玩美之予摄

鹅岭公园一角有一处特别的存在——桐轩石屋,是凿榕湖之石而建,面积132平方米。四周遍植梧桐,浓荫环抱,故名“桐轩”,这里一共有三间石屋,屋面、墙、窗均为石结构。屋面平台可饱览嘉陵风光,左右有两条不对称的隧道式石阶,曲折地通向室内。室内屋顶呈拱形,正面雕刻栩栩如生,正壁刻中国地图,两侧为世界地图形和行星绕太阳公转的浮雕,反映四季农节。大门两侧以篆字桐轩二字做窗花,整个石屋,轴线对称,但左右窗花及其装饰均不规则,既有变化又有统一,造艺精湛,堪称一绝。

这里亮起了重庆第一盏电灯,曾经的西南首富居所,现今却鲜为人知

现今的鹅岭公园 玩美之予摄

这里亮起了重庆第一盏电灯,曾经的西南首富居所,现今却鲜为人知

现今的鹅岭公园 玩美之予摄

《巴县志》有专文记叙,摘录如下:“礼园者,云南恩安李湛阳、李和阳兄弟所闢,以怡其亲也。抗居鹅岭高处,占两江之胜,入门东西行,修篁夹道,中有圆池,筑草堂其上,曰璇碧轩。”

首富之死

礼园竣工后,重庆官绅、名流及各界头面人物,自然纷纷前来道贺,一连数月宾客不绝。然而,仅住进去一年,李耀庭莫名其妙地去世了。西南第一有钱人突然之间死去,一时间,各种猜测、各式各样说法到处流传,有人说是被仇家投毒毒死的,有人说是被下人毒死的,曾有人见过其尸体发黑,有中毒现象。但,也有人说是老死的,五花八门的民间传说,不下几十种,闹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而李氏弟兄,对各种流言充耳不闻,始终保持沉默,这就更令人们觉得李耀庭的死是个谜。

李耀庭的死轰动了当时的重庆城,送葬队伍从鹅岭公园一直排到了太平门,可见他在当时的影响力甚大。

这里亮起了重庆第一盏电灯,曾经的西南首富居所,现今却鲜为人知

这里亮起了重庆第一盏电灯,曾经的西南首富居所,现今却鲜为人知

上世纪鹅岭公园

1950年7月,李氏后人将“礼园”捐献给重庆市人民政府。1958年7月,“礼园”更名鹅岭公园,正式对民众开放。如今鹅岭公园”以“冠鹅抚天”成为重庆有名的“巴渝十二景”闻名海外。但原李家公馆“卜凤居”,这个重庆第一盏电灯亮起的地方,现已鲜少人问津,甚至不曾为人所知。

这不禁让我想到刘禹锡在《乌衣巷》中的感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主编:渝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