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游(46)| 礼园

 新用户6003EQaZ 2022-07-30 发布于甘肃

鹅岭(礼园)

又叫宜园、李园

       鹅岭公园的文章我已经写了两篇,今天再补一篇,关键是重要的资料,要记录下来,留存下去。


图为我和梁琨​

礼园(李园   宜园)即今之鹅岭公园,原地名“鹅颈岭”。《礼园杂记》云:“大江自西来,与涪江合,山介两江间,如修蛇曳尾。城当水汇,浮图关控其上游,城之外十三里,关之内二里,即园也,地曰'鹅颈岭’。跨山之脊,两江列几案下,自城而望之,若天半然。”

原为清末民初大商人李耀庭私人园林,原名“李园”,盖以主人姓名之。别名“宜园”,得名于园中藏有名帖《宜春帖》。李耀庭之子李湛阳在《礼园杂记》中解释:“湛阳以议员至京师,得《宜春帖》于陆天池丈。钟岱为圣祖皇帝擘窠书,先大夫奉之楼中,遂名宜春楼,园之名宜,以此。”

后改名为“礼园”。《重庆市一览·名胜古迹·礼园》:“旧名宜园,在浮图关,据地形之胜,四围有天然助景,园中植松梅楠木数千本,枝干参天,苍翠欲滴,花径循环互通。东北隅郁然高耸曰'鹅顶',又有'鄂不楼’,可眺两江,居中正北。南向为'宜春楼',楼前濬池叠石,布置雅饬。楼后偏右边临崖有石室曰'桐轩’,由轩西北行抵'飞阁',视绝壁如削,前襟嘉陵江,极目远望数十里外,峰峦效奇呈谢,亦隐可辨,园西为'红荷湖',跨以曲桥,湖滨有'泠然台’,及'虎岩',月色水光,为赏秋佳境。”

李氏父子,皆好宾客,园林落成后,四方名士纷至沓来,且留下了题咏李园的佳作诗词。从《礼园杂记》中,我们不难看出,清末民初的名士,如王闿运、樊增祥、夏寿田、赵熙、方旭、蔡锷等人,或亲临览胜,或遥相酬唱,一时之间 ,礼园成了当时重庆的文化交流中心,他们留下了大量的诗文,诗中保存了礼园很多景点的来由介绍,读之可感昔日此园之盛。

关于李园主人李氏家族生平的一些情况,1982年3月《重庆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三辑》有李耀庭第三子李裴知夫人程仲翔口述长文《李耀庭父子与辛亥革命》一篇,程氏为李裴知续弦夫人,文中提道:“李裴知的前妻杨氏患肺病死后,我二十三岁与他结婚:我是成都名门程海门的女儿。祖父程祖润曾著有《妙香轩诗集》。由于封建礼教的约束,女子不能外出读书和参加社会活动。尽管我没有进过学堂,我哥哥弟弟在家中教我读书。我的哥哥程元直,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弟弟程仲瑾,也曾在北京大学读书。还有我的姐姐程伯滇,她的思想进步,是秋瑾的好友,他们对我的思想影响很大。平时,我抱着一本《康熙字典》学识字、念书,故能写点旧诗词。”

程氏撰写该文时,已是九十三岁高龄,其文弥足珍贵,足为信史。节录其中相关内容如下:

“提起辛亥革命,我的家庭有四个人和它有关。我的公公李耀庭他是清末重庆总商会的首任会长。二哥李湛阳,蜀军政府成立以后担任政府的财政部部长。娘家的亲哥哥程元直,辛亥革命成功后先后担任过成都和重庆的法院院长。另外,就是我的先夫李和阳,号裴知,大力支持过孙中山先生以及蜀军政府的成立。

“李耀庭生于一八三六年 ,原籍是云南省昭通府恩安县人。他的先辈是和彝族杂居的汉农民,幼时家境很穷,是个读书不多而灵活聪明的劳动汉子。十多岁为生活所迫,离家从军,因作战勇猛,立下战功,曾获即补县正堂功禄,封孝义大夫。其后弃军从商,为云南'天顺祥’票号老板所器重,被派往重庆经营天顺祥票号业务,生意很为得手,连年均获厚利,分支机构遍及汉口、上海、江西、北京、广州成都、昆明。李耀庭攒积钱财,除在天顺祥有股本外,还给二哥湛阳用钱捐了一个'候补道',后来,湛阳同两广总督岑春煊结拜'兰交’,加之李耀庭和岑父岑毓英早为世交,因此,更加蜚声商界。在云南和重庆,提起'天顺祥’,和李耀庭的名字就分不开了。李耀庭对辛亥革命是拥护和支持的,曾作过一定的贡献。

“李湛阳极受乃父宠爱。他在岑春煊手下任劝业道台,以后又派往日本学习警政,回国后改任两广巡警道台,受委重任。李湛阳奉父耀庭迁居重庆后,常与上层官府来往,迎新送旧于重庆当时东大路的'十里长亭’——遗爱祠。端方率鄂军过重庆,委旧相识李湛阳为巡防军统领,由他扩募新兵,充实队伍。同盟会革命党人杨庶堪和李湛阳很熟,经常向李详细分析清朝地方官吏情况。为了争取和瓦解驻守重庆的武装力量,便电邀他在渝招训新军兼统督署亲兵,趁李湛阳招募新军之机,介绍了一批青年同盟会党人渗入巡防军。当时,巡防军主力驻扎重庆,更有机会控制这支队伍,作为起义的基本武装力量,为推翻清朝统治作好准备。果然,当辛亥革命期间重庆宣布独之时,李湛阳江立即暗示新军倒向革命,输诚效命。蜀军政府成立以后,他被推选担任蜀军政府的财政部部长。

“先夫李和阳(即李裴知)排行第三。于清光绪年间和胡寿生一起东渡日本求学 ,得识孙中山先生。在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在日本参加了同盟会,当时孙中山先生发给裴知党证一件。我还记得那张党证是一张比较硬的纸折叠而成,参加者盖有本人指纹,封面写的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四句话十六个字。封底印的有类似说明的几项条文,其中有'持此证可享本党总章规定的一切权利:持此证到本党各高级机关无须介绍’等等。

我们家在辛亥革命之前是做票号的,以后由票号而工业,饭地方实业。曾先后投资经营过锦和丝厂(辛亥革命后改名为锦纶丝厂)、川江轮船公司、自来水公司、烛川电灯公司,以及信记钱庄等企业。裴知竭力支持孙中山先生干革命。从日本回到上海后,他曾一次捐输三万银元资助孙中山先生作'肇和’起义费用,并雇请了一名勇士,协助当时担任革命阵营的海军总司令陈绍宽爆破清朝的'肇和’军舰。为了此事,孙中山先生当时亲书'高瞻远瞩’四字横幅赠送裴知,以兹奖励。我们全家感到无比光荣,留作家宝传之后世。

“蜀军政府的成立是辛亥革命在重庆地区的胜利。当时,李耀庭和杨庶堪(杨沧白)、张培爵(张列五)、朱之洪(朱叔痴)、熊克武、但懋辛常有联系来往,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也就是蜀军政府成立那天,天气晴朗,阳光普照,个个精神焕发,人人眉开眼笑,附近街道人山人海,全城老百姓欢呼'反正了!''独立了!''民国万岁!’盛况空前,共庆推翻满清、宣布独立的辉煌胜利。当天,杨庶堪、张培爵等通电,宣布重庆独立,建立了四川第一个省级革命政权'重庆蜀军政府’,宣布废除宣统年号,从此结束了清王朝在重庆的封建专制统治。喜讯传来,正当我生下第一一个男孩,全家更是高兴,为祝贺辛亥革命成功,大家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光复’。七十年过去了,当年的欢乐景象,使我终生难忘。

“蜀军政府成立后,大家一致公推杨庶堪先生为重庆蜀军政府都督,他谦辞让贤,不负政府执行名义。后来大家才公推张培爵为都督,夏之时为副都督。杨庶堪在诗中曾有:'余亦从张公,渝州揭汉族。’充分表达他对革命的高尚情操。本来当时大家推选李湛阳和李裴知两兄弟为财政部正副部长,而裴知坚辞不就。曾建议将财政部副部长一职由大排行第五的一个堂兄李临阳担任。但裴知对杨沧白先生凡为军政费用有所筹借的事,他都积极支持。

我们不同季节到绳桥

“李裴知一生克勤简朴,不愿做官,着重实务,为人民做好事。现在的鹅岭公园是我家公公李耀庭的别墅,原名'礼园’,园内'绳桥’,就是他指导石工所建。裴知喜欢结交社会著名文士,重庆的陶闿士、文伯鲁、赖以庄等和他都很相好。他还自己掏钱,亲自监工、设计,支持陶闿士在米花街(现八一路)修座院子。文伯鲁在鸡街口(现五四路市中区饮食服务公司对面)修的'寿霜药房’里面的大院,也是李裴知设计、点工,亲自监造,亲自贴钱修的。他还亲自修建人和湾码头,'人和码头’四个字就是我的大儿子李天溟写的。我家共有十二个孩子,裴知常教育孩子不坐轿、不骑马,穿草鞋步行,吃粗米淡饭,着粗布衣衫。他把家中所有紫檀木、大理石桌椅送人,而做一些木桌椅。要孩子们学木工、泥石工,学一门手艺,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民国元年, 公公李耀庭去世。民国九年,二哥李湛阳去世。李裴知便把'礼园’管理权交给解放前作过两路口'区长’的何佑臣,把'信记钱庄’上海分号,全部托给宜宾人邵季高负责。裴知于民国十九年去世。”


   我在桐轩前

“ 可见两江,夜景尤美”

寄题李劲风渝州礼园

近现代·邓镕

十年前过浮图关,戍兵吹角耕人间。

关门立马望形势,蜿蜒山入江中间。

山如率然首尾应,二江萦带双玦环。

谁知别业胜亭馆,即从兹地诛榛菅。

凭林架僰古木古,因岩凿屋顽石顽。

伏案平视星在户,推窗俯听雷鸣滩。

䯄儿拳毛雪之白,胎禽露顶砂同丹。

邻童就塾跣两脚,村姑拾橡丫双鬟。

佳花美竹皆可玩,玉盘金碗能尽欢。

旧朝玺书奖孝义,[园有“孝义堂”,以清朝赐额名也]胜流诗笔工雕刊。

尊公久习计倪术,城居湫隘通蕢圜。

春秋佳日乐游此,登高睹望开心颜。

邵窝随行得安乐,谢屐济胜穷跻攀。

清时程郑比万户,君家元季称二难。

养亲养志养口体,百年采采陔之兰。

一朝九鼎沧泗水,天地疮瘠民痌瘓。

丈人墓木亦已拱,余生我辈多忧思。

龙蛇起陆伏杀气,猿鹤招隐思故山。

何当作赋送初服,乞借尺地安蒲团。

是时解脱文字缚,恶诗如此应从删。

《近代巴蜀诗钞·邓镕》

        计倪为范蠡之师。范蠡助勾践灭吴后隐遁,经商致富,改名陶朱公。故计倪术指商道,正好切合李耀庭一代巨贾的身份。

石猿亭长歌

近现代·夏寿田

越女昔要白猿公,公老入山从蛰龙。

隆准命酒朝商山,力所不致毂城翁。

皇娲炼石取金液,灵质皆与神明通。

黄土独抟愚下人,散为野马与沙虫。

世人见石不见公,山骨虽异精气同。

亦犹范蠡为鸱夷,何必张良非赤松。

圣师石林閟三巴,帝子瑶芝启蚕丛。

舟人时闻韶濩音,缒幽凿险无由从。

岁久星精一洗伐,岂逢圣招穷天工。

瓦鸡土狗同弃置,野鸟啄臂藤缠胸。

耳塞不鸣巫峡涛,眼明宁见青城峰。

世言神物合起陆,顽劣正着邱壑中。

野老经过遗杖邛,相与一啸青蘋风。

《礼园杂记》

石猿,在西仙洞前,李湛阳建亭于此,名“石猿亭”。一时名流,题咏甚多。

summer

 礼园杂诗三十八首








礼园感旧

近现代·赵熙

春近蜂喧草未芽,

兹园曾感驻予家。

酒边世事传闻异,

坟上心香岁月遐。

人去松梢都化鹤,

乱时藤蔓曲藏蛇。

清风尚扫鹅公岭,

凄绝红梅万树花。

《香宋诗集·卷第七》

晨步漪玕桥

千花万竹路三叉,

竹里通桥又见花。
红日初升春似海,

绿云如幄水穿沙。
平生未领此清福,

是事于今付梦华。
何处春人如我早,

丁丁香蹀响邻家。

漪玕桥,在红荷湖以西。

亘山廊

石路缘边尽种兰,

山如鹅颈缭回栏。
客来待月临无地,

竹可扶花补数竿。
独立黄昏心自定,

小风涪水昼生寒。
危时各凛高深戒,

不信凭君阁道看。


泠然亭夜饮

赵熙

如此江山入酒杯,

万花高下涌楼台。
人间节是三春好,

天外峰随二水来。
隔岭乱松吹虎啸,

捎云大竹养龙材。
凭轩一吐金城气,

浩浩神州四望开。

绿天仙馆之上,即“泠然亭”,又名“泠然台”。

 近现代·赵熙 题诗



飞阁

花外长廊亘一山,

何年大斧劈苍峦。
眼前逼仄无人语,

世外虚空较地宽。
终古江声如此去,

乘风玉宇不胜寒。
神州只在栏杆北,

云白山青忍重看。

-版权说明-

文字来源丨重庆古迹掌故诗文萃要

图片丨网络(侵删)

文中字体 | 秀米默认字体

封面字体|中文为思源黑体,英文为Liberation Sans字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