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说人生 | 金宇澄:穿过你的记忆的我的手

 cxag 2018-08-04

被誉为小说界“潜伏者”的金宇澄

其实也是绘画界的“世外高手”

画是他说故事的另一种形式


他的每一幅作品

都是关于记忆的编码与解码游戏

指向“文字所不能达之处”


金宇澄自画像


下面这组作品的名字叫“记忆之手”

(小编特地做了动图效果)


小编问金宇澄

能不能为我们的读者

写几句哲理性的话

“诠释”一下这些画


爷叔讲:

读画不需要金句

也反对所谓金句和“哲理”的误导

因为我们的读者,一直比作者更聪明


门、锁、钥匙、手。蓝色丰茂植物的大门外,露出荒芜的黑白风景。这就是金宇澄提出的意味吗?“这是个读者比作者更聪明的时代”。


千篇一律的水泥高楼,包裹本土曾经的小桥流水。爷叔感慨,“我们有历史,但我们总是做新的建筑。”



整片城市老街景,被镶嵌在书中,那些上海的红色屋顶是童话的颜色。爷叔想表达什么?左侧翻书的大手和男女后脑勺都没上色啊,下方小鸟尾巴怎么伸出了画面,他解释说,“这是梦中的效果”。


但更多时候爷叔并不解释他的画,就像这幅“剪贴外滩”,他的“不响”,背后是关于城市的隐喻。


画里的这幢建筑,是淮海路爱司公寓,它邂逅了你,你又邂逅了她们,你们延展了怎样的记忆空间?


玉米,蝴蝶,人人人人人,这是“记忆中的田野”。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向上滑动阅览

金宇澄


曾名金舒舒,生于上海。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上海文学》执行主编。


代表作: 《轻寒》《洗牌年代》《碗》《繁花》《回望》等。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中宣部\央视首届'中国好书'

第十一届'华语文学小说家奖'

首届'鲁迅文化奖'

第二届'施耐庵文学奖'

第八届'国家精神造就者'奖

2012'长篇小说排行榜'榜首

2013' 图书势力榜- 图书奖'

2014'上海文艺创作精品奖'

2015'花地文学榜'散文奖

2017年度open book好书奖

2018台北国际书展首奖





“我喜欢写作。

眼前总是一颗一颗的字,一遍遍地选择、默诵、改动它们。字是一种标准材料,归集了人世景象,某个街角私密的绵绵对话,密密麻麻的长短线条、面孔细部、错落背影、轮廓、光影,都含在字里。


我也喜欢画图。

笔尖与纸的接触,总有一种更陌生的亲切感。叙事形成的焦虑,到此安静下来了,仿佛一切都落定了,出现了固定的线条,种种细部晕染,小心翼翼,大大咧咧,都促使我一直画下去,直到完成。这个状态,四周比写作时间更幽暗,更单纯、平稳,仿佛我在梦中。


梦想一本一本做出自绘插图的书,是幸福的。这合二为一的方式,也意味着书中之图,正是作者文字所不能达之处。”金宇澄说。

《方岛》《碗》《轻寒》封面图


爷叔设计了三本新书的封面

每一本配有他手绘插画

将于8月的上海书展首发


“颜色、气息、温度之变,凸显复杂空间的交替碰撞”……这句话说的是老爷叔的文字,亦是他画的文学插图



外,是明天下午


“文学与版画”——金宇澄、卢治平跨界交流展


▲2018.8.5-8.16



将在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

(仙霞路650号)

一楼多功能厅展出

书展之前逛画展

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哦


欢迎你在留言栏写下读画的感想

相信爷叔也会想知道


“比作者更聪明的读者们”

究竟从他的画作中读到了什么




秦岭 | 编辑

 金玲 何亦平 | 制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