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斋,谈春梦之《画壁》——精神分析下的《聊斋志异》 原文
解析
老和尚对朱孝廉的回答“幻由人生,贫道何能解(幻境因人心而生的,我又怎么解释得了呢)?”一是说明了朱孝廉当时是看着壁画做了一个白日春梦,在精神分析角度来看,梦是因人心——人内心的种种感受和想法而制造的幻境来传达自己内心深处也就是潜意识当中被压抑的感受和想法; 二是说明了梦的内容和梦当中内容背后的含义都是因为梦者不同而有很多大不同,所以释梦并不是把梦套进一个严格的公式当中就立即得出了结论。而是需要梦者对梦境具体内容进行自由联想,在搜集到对梦的更多内心想法和感受的素材后,才能更好通过梦直达人心。 说白了,释梦应该是由梦者自己来解释的,心理咨询师只是把梦者的解释进行整合。 从朱孝廉做的春梦过程能看到虽然我们在做梦的时候超我的约束力会比较弱,但梦境内容并不是随意产生的,比如文中黑面如漆、绾锁挈槌的金甲使者就是在执行对梦境的审查和巡视,保证压抑在我们潜意识的本我追求快乐的冲动,而性是愉悦的极致体验不会泄露出来和超我产生严重冲突而干扰到个体生活。而孟龙潭和老和尚执行的是自我功能,在梦境的审查者快发现潜意识泄露出来那一丝丝内容时赶紧把梦者唤醒以恢复理智。 做了这么多铺垫,我当然没有忘记我们重头戏——春梦罗。朱孝廉的春梦除了满足年轻力壮朱孝廉的性冲动,和一位美女享床第之乐,更重要的是在传递了他的内心期待和想法,要知道在朱孝廉春梦中,那不仅是一位美女,更重要的还是一位仙女哟。 一方面这个春梦在上演着朱孝廉的俄底浦斯冲动,其实春里的那位仙女是妈妈的象征,对于朱孝廉而言,娘亲就像仙女般的存在,只能远观而不能亵玩。要知道一见面仙女勾勾手指就能让朱孝廉没有任何顾虑地跟过去了,这样的关系就只有母子关系才能做得到,妈妈一般会对自己的儿子从一出生就特别感兴趣和喜欢,而朱孝廉也只有感受到类似母子关系的连接才会这么放心地跟过去。 在孩子看来,父母都是权威人物,而孩子在经历俄底浦斯期的时候会对异性父母有着性幻想和渴望,对同性父母有着敌对的态度,这些态度会随着孩子长大过程中压抑到了潜意识当中。因为一般而言是孩子在现实中是得不到自己的异性父母,而且古时对于性的道德约束很强烈,即使成人对于性也是有很多顾虑的,所以孩子内心想占有异性父母的想法只能深埋进行了自己的潜意识当中,但在梦境中却可以是例外,可以天马行空。 朱孝廉是在造访供奉志公禅师的寺庙期间而做的这个春梦,志公禅师俗家姓也是朱哟,这唤醒朱孝廉内心曾经感受过的来自父性权威和社会道德对性的压抑感,再加上那壁画也画得太像真人了,也同时唤醒了朱孝廉内心的性冲动,这当中就包括了对娘亲的俄底浦斯冲动。 在面对如此强烈内心冲突,朱孝廉只能遁入自己的白日春梦当中和仙女云雨,暂时满足和缓解了自己对娘亲的性冲动。中国人也是讲究一个度嘛,事不过三啊,所以朱孝廉在梦中得到两天的满足后,金甲使者就来抓下界人,把朱孝廉赶出去,否则朱孝廉会把梦境当成现实去看待。 一方面这个春梦也是朱孝廉在重新感受自己内心被压抑的女性柔弱一部分。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男性和女性气质的共存,但在成长过程中,社会文化会要求男性要有男子汉,有任何一些娘们的表现都可能会被别人嘲笑。为什么古代很多读书人都是手无缚鸡之力,没有男子汉气概,这是当中的原因之一有可能是因为他们读的书越多,就会对社会规则要求认同越高,就会对自己的女性气质一面压抑越多,特别排斥自己女性柔弱一面,所以他们会花很多力气去抵御和压抑自己任何一丝表现娘们的言行和想法,这也会导致他们没有更多力量去表达自己男性气质一面或者去锻炼男性气质,反而让书生更偏女性的柔弱。 在朱孝廉春梦当中,朱孝廉的女性气质是无法被消除,这也是他身上的一部分,而他为了适应社会要求,不得不去否认自己女性一面,造成了自己内心无法对自己完全认同和接纳,这会给他造成很大压力。 而在西方极乐世界中,众佛菩萨、罗汉是没有任何性别之分的,都是中性人,所以对于朱孝廉而言,这是一种很大吸引力,能够更好表现自己,而不担心别人会对自己男性、女性气质有任何的非议。所以春梦中的仙女会是象征朱孝廉不得不否认或者压抑的女性气质,而只有发生在西方极乐世界的春梦才能更好让朱孝廉拥抱着自己,让自己找到完整的自己。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独家文章转载,请联系邮箱:content@xinli001.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