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小麦的抗锈对感锈为显性。让杂合抗锈病小麦连续自交,F5播种后淘汰感锈病类型,则长出的抗锈病植株中纯合子占( )
[分析]杂合子连续自交,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逐代减少,到n代,则杂合子有2的n次方分之一(1/2n),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各有(1-1/2n)/2。所以在淘汰隐性纯合子之后,显性纯合子在全部植株中所占比例为: [(1-1/2n)/2]/[(1-1/2n)/2+(1/2n)]=(2n-1)/(2n+1)
例1中n=5,则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为31/33。
[例2]小麦的抗锈对感锈为显性。让杂合抗锈病小麦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感锈病类型,F5播种后长出的植株中抗锈病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 A、31/33 B、31/34 C、31/64 D、 31/66
答案:B。
[分析]乍一看,你可能会以为这跟例1是相同的问题。仔细分析,才能发现两者的不同。例2与例1的不同的地方,就是F5尚未淘汰隐性纯合子。前面的4代还是与例1进行相同处理的。我们可以先计算到F4,然后再分析F4自交产生的F5的情况。
按照例1的结论,F4中淘汰掉隐性纯合子以后,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5/17,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2/17。F4自交,纯合子的后代仍然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发生分离:1/4的为显性纯合子,1/2的杂合子,1/4的隐性纯合子。因此F5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5/17+2/17*1/4=31/34。
推广到一般情况,杂合子连续自交,逐代淘汰隐性类型,到第n代长出的植株中,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2n-1)/(2n+2)。
|
|
来自: 心静如水vqolwc > 《高中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