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充民风民俗

 SC开卷 2018-08-05
  衣 着
  清代,城乡居民多着家织土布(俗称家机布)长衫、短褂,服色男性以靛青、毛蓝、白色为主。女性多红、绿色。贫寒人家多为土布衫、襟及小褂。超腰齐统裤为普通样式。成年男子多用白布或蓝、青色布束腰。贫穷者用棉织带或草绳腰带。富家男子多着绸缎长衫、马褂、对襟、短衫;年轻妇女多着旗袍,中老年妇女多着宽边或滚边、镶边的斜扣大袖短衫,衣边及枕口锈有花纹或图案。民国2年(1913)缝纫机传入,出现制服、中山装和西装。中、小学生穿制服、衫衬,女学生穿裙子的逐渐多起来。普通人家,特别是城乡体劳动者的衣着,没有明显改变。50年代初期,中山服、列宁服、青年服,取代了旧式长衫、短褂。机械缝纫衣服逐步取代手工缝纫。针织汗衫、背心代替布褂。青年妇女穿短裙、长裙、背带裤。冬季流行翻领棉大衣。海湖绒翻领短棉大衣,服装多用机织棉布制作,“卡奇”、“斜纹”、“灯蕊绒”等布料为普遍使用的衣料。经济收入较多者,使用毛呢'、丝绸衣料。衣料颜色以青、蓝、灰色为主。“文化大革命”中,一度出现“军装热”。70年代初,部分男女青年喜欢拉链衫、窄腿裤。80年代,服装朝多样化方向发展。时装样式花样多,更新快。化纤、混纺、毛呢、棉织、丝绸、麻织等衣料,各选其宜。80年代前后,西装、牛仔服、夹克衫等在民间流行。先后形成“潮流”。衣裙、裤、褂等样式繁多。讲求美观、新鲜、满足审美要求的衣着观念,代替了穿衣御寒的传统观念。漂亮、新颖、好看、得体已经成为人们选择衣式的基本要求。

  头饰与鞋帽
  清代时,成年男子均蓄留长辫,平常人家喜用包头帕。一般用2米左右长的家机白布。富裕人家用青丝帕(即湖绉)。中老年妇女亦用青丝帕或白帕包头。男子头帽多是青布或缎子作成的六瓣式半球形圆帽,顶部缀一布条编结小珠(俗称瓜皮帽),富贵人家则缀上玉石小珠,额顶帽沿处,缀一小长方形或椭圆形玉块。老年妇女用鱼形包头,分左右两片,鱼头对接处在额顶,缀有椭圆形半球状玉石广块,鱼尾部是纽扣,于脑后发髻下扣合。末婚女青年蓄扎长辫,辫梢处扎红头绳或绸带。额前短发盖额称“刘海”。大家闺秀戴耳环、耳坠及金玉或银制的衩、钿等首饰。已婚妇女则盘长发于脑后成半圆形发髻,以青丝小网套住,别金、银或铜制发簪。贫穷人家以竹片或细树枝作发簪,又叫“荆簪”。妇女多喜戴手镯。手镯为金、银、玉石或铜制。辛亥革命后,男剪辫子,女放小脚,体力劳动者多剃光头。学校师生、知识界人士多新式发型。富贵人家男人冬季多用粘窝帽、瓜皮帽、毛皮帽、礼帽、圆盘布帽等,普通人家仍是打光头包白帕的居多。官员及富贵人家有的戴金、银首饰。中、小学生“戴童子军”船形帽。未婚女青年,特别是城内女知识青年,多剪齐耳短发。少数富裕人家的妇女烫卷发。50年代,发型头饰及鞋帽样式都有很大改变。青少年男子蓄短发,“留学生式”、“平头”者居多。八角帽、干部帽、及带有护耳的棉帽比较普遍。60年代,风行军帽。70年代,中老年人中盛行鸭舌帽。人们把化妆打扮一律视为“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妇女常用的化妆品只有“护肤脂”。1979年以后。讲究打扮,注意修饰,渐成时尚。烫发、染发、男青年蓄长发、妇女戴金银玉饰物日渐风行。美容化妆品的品种繁多,专门从事美容化妆的发廊、发屋,已由市区内发展到郊区农村。美容整容的专业医务点于1984年在市内开业。讲求美发、美容、健美已成社会时尚。
  清代男子常穿圆口布鞋、布袜子,冬季有棉鞋,下雨天多用桐油浸过、底上钉有铁钉的钉鞋。冬季穿粗竹麻或细竹麻编织的“麻窝子”。妇女多缠足,使用包脚布,穿小鞋,富贵人家妇女穿绣花鞋,挑、抬、搬运工人,多用蓝、白布条一丈余,包扎小腿。辛亥革命后,富贵人家穿丝织或棉织袜。新式胶鞋或皮鞋,妇女穿高跟皮鞋。50年代,布面布底鞋胶鞋比较风行,乡间农民及搬运、挑担贩运的劳动者仍普遍穿草鞋。60年代,渐多穿用塑料鞋底和塑料凉鞋者,穿草鞋者已少见,“麻窝子”已经绝迹。胶鞋和雨鞋代替了钉鞋。市区内干部、职工穿用皮鞋者增多。80年代,鞋的种类增多。皮鞋颜色的由黑色、棕色变为多色,形式多样,不断翻新。胶鞋、布鞋、真皮鞋、人造皮革鞋、塑料鞋、泡沫塑料鞋等花色品种不下数百个。

  膳 食
  清末及民国年间,城乡居民以稻米为主食,兼用面食及杂粮,普通农家平时一日两餐稀饭。用泡菜佐餐。农忙时吃干饭,一日三餐。在米饭中掺有莱或红苕。多数农家粮食不足,用糠、麦麸、瓜莱等充饥,因此民间有“糠菜半年粮”、“红苕半年粮”等俗语。富裕人家一日三餐“白米干饭”。城里学校和商号是一日三餐,城内流传“一天两顿稀。初二十六打牙祭”。四季皆有新鲜蔬菜上市。豆制品有豆腐、豆干、粉条、凉粉、豆芽、肉食品以猪肉为主,其他肉食品有羊肉、牛肉、鸡、鸭、鹅、兔、鱼、鳖、黄鳝等。如遇红白喜事或寿庆、或接待远客贵宾,皆要尽力筹办酒菜招待,家境好者举办宴席。普通人家是“八碟八碗”,以猪肉为主、富豪人家宴席多鸡、鸭、鱼、鳖、海参、鱼翅。40年代,城内开有西餐馆一处,50年代后,民间膳食习惯日渐改变。城区居民均一日三餐,早上吃稀饭,馒头,午餐干饭,晚餐干饭或面条。居民每月每人消费猪肉约1~1.5公斤。莱、豆制品及禽、蛋、鱼消费亦有增加。60~ 70年代,肉及豆制品均实行定量凭票供应。1978年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早餐食用牛奶、豆浆、馒头、面包、鸡蛋、蛋糕,或米粉的人,逐渐增多;常食猪、鸡、鸭、鱼肉。50~ 70年代初,举办宴席者少。菜肴品种花样也不多,一般是“四菜一汤”、“三菜一汤”、“七碟八碗”,以猪肉为主料。有鸡、鸭、鱼者为较高档次。1980年以后,城乡居举办酒宴者增多,机关企事业单位举办会议招待酒席者也明显增加。鸡、鸭、鱼、鳖、海参、鳝鱼等已成席间常莱。普通宴席上菜也在十四五种以上。民间小吃品种丰富。顺庆羊肉粉、川北凉粉、花士林蒸饺、马癞子牛肉、狮耳面、北方水饺,山西拉面等地方名特小吃有120多种。1984年,重庆“火锅”开始在市内出现,专营火锅店迅速增加。

  饮 料
  本地城乡均有酿酒作坊,多以高梁酿造白酒。民国年间,城内部分店主延请技师酿造甜酒,较出名的有唐家密的地窑酒,清记酒庄的果酒,城内较有名气的烈性酒有“蒲二狗”干酒、云和大曲。一般席间佐餐饮料用的酒或曲酒。达官富商举办的宴席亦用果酒、甜酒为佐餐饮料的。城内大小酒店、酒馆,以销售白酒为主,兼售麻花、炒花生、豆干、牛肉等下酒菜。50年代,有白兰地、五加皮、葡萄酒、果酒、啤酒等佐餐饮料出售,但民间仍以白酒,曲酒为主要饮料。1980年以后,低度酒品种增加,汽酒、香槟、啤酒等已成为家庭待客或宴席普遍选用的佐餐饮料。清末民国时期,贫寒人家消渴饮料多用井水。家境较好的饮用开水或茶水。城乡均有茶馆。家庭备有茶叶,常年饮茶的多为富裕人家。夏季,城内出售的消暑饮料,主要是凉水、凉茶、土制冰粉。民国26年(1937)有刨冰出售。慈善机构寺庙或富足人家在码头、街边、寺庙外,设缸施舍茶水,通常是用本地乡间的“老鹰茶”或荆芥、薄荷配制。50年代后,开展爱国卫生宣传教育,纠正饮用生水的不良习惯。普通人家经常备有开水。热水瓶为居家必备的用品。机关干部、教师及职工饮茶者增多。50年代后期城内有冰粉出售。1958年以后,茶馆减少,“文革”中全部关闭。60年代城内仅有冷饮店一家, 70年代发展到4家。1978年以后,茶馆逐渐增多。民间的饮用茶水的人亦增多。80年代,餐厅,舞厅都出售固体或液体冷饮。品种增加到数十种。可乐、汽水、桔子汁、汽酒、冰淇淋、等均为夏季畅销冷饮,随家用电冰箱日益普及,城市居民自制冷饮的家庭逐年增多。

  居 室
  清末民国时期,贫苦人家多住草棚、篾棚,低矮狭窄,多数仅能容下床铺。稍好一点的人家住草房,多为板筑土墙,竹木捆扎屋架,稻草或麦草盖顶。有的草房芭茅或高梁、玉米稿秆捆扎成墙,不挡风寒。中等人家多住木质穿逗结构的瓦房。乡间瓦房多为四排三间,曲尺结构。中为堂屋,堂屋后和左右厢房是卧室、厨房。牛栏、猪圈一般挨近厨房修建。大户人家多为口字形四合院。除堂屋。左右厢房外,堂屋正对面为朝门。城内街房多为一楼一底结构。临街铺面为店堂。店堂后有堂屋、卧室、厨房、厕所等。有的商号是临街开店,后屋开设机房或作坊。富豪人家住四合院。室内天井中放有花草盆景,有的房后还辟有花园。 50~60年代,修建的住房多为砖木结构,以平房或一楼一底,两楼一底居多。只有居室而无生活配套设施。60年代,一度推广乱石块砌墙的“干打垒”简易建筑。70年代初,所建住房多为砖混结构。一般都是三间一厨或两间一厨。有挑篓式阳台,室内墙壁皆用石灰粉刷。 70年代后期,改用内墙涂料,80年代修建的住房,一般都分有客厅、居室、厨房、厕所等生活配套设施。条件较好的厨房、厕所皆使用瓷砖贴墙,地面铺“玛赛克”。客厅地板铺地板砖或作水磨石地面,内墙使用涂料或贴内墙纸。郊区农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出现“建房热”。新建农房多为砖混结构。60年代末,城区草房绝迹。80年代,郊区草房一般都改作牲畜棚圈或堆放柴草土月巴。

  家用器物
  清末民国时期,居民使用的家具以竹木制品居多。卧室用具有木质穿逗平床。富贵人家多用架子床。有的还雕刻花纹图案。床前设踏凳。普通人家用竹笆、稻草铺床,冬用草席。夏季用竹席,富裕人家秋冬用棉毯。卧室内一般有衣柜、厢式大平柜、写字台、梳妆台等。堂屋或客厅多放八仙桌、木圈椅、太师椅、直靠背木椅,木台挂钟或座钟。普通人家使用坐具是条凳、方木凳、圆木凳、竹椅、竹凳及夏季纳凉用的凉椅。浣洗用具多用瓦盆或木盆。富裕人家用的多为土漆,木盆内红外黑,盆底有描金花草或金鱼图案,又称广盆。民国年间,使用搪瓷面盆或铜面盆人家渐多,多数居民仍用瓦盆或木盆。普通人家炊餐用具有铲、铁锅、鼎锅、砂锅、铁锅铲、葫芦瓢、木瓢或铜瓢、铁瓢、木水桶、石缸或瓦缸、碗柜或竹编碗篮。粗瓷碗或土陶碗,竹筷。殷实人家多用细瓷碗、碟,达官、富商亦有人用象牙筷。夏季纳凉。普遍用篾扇、葵扇。城内商家、学校师生及公职人员喜用纸折扇。年长者亦有人用鹰或鹅毛制成的羽扇。大家闺秀有的使用丝绸制的绢扇。冬季取暖,较普遍的是竹编烘笼,富有人家用火盆、铜烘笼。照明普遍使用桐油灯盏。贫寒人家和普通人家用竹木制的灯台或土陶灯台。富贵人家用铜或锡制灯台和烛台(又称蜡台)。小摊、小店用“亮油壶”。 30年代开始使用煤油灯、电石灯、煤汽灯、电灯。50年代,藤椅逐渐取代木椅。热火瓶、闹钟成为居民家庭较常见的用具,搪瓷盆逐渐取代木盆、瓦盆、铜盆、铝制锅、铲、瓢逐渐代替葫芦瓢、木制小杓、木瓢。60年代,塑料日用品逐渐代替部分竹、木家具。?o年代一般居民把“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视为“高档家具”。70年代末流行成套木制家具。逐渐使用钢木家具,80年代初,流行高组合式家具和布面沙发。1985年,矮组合家具及弹簧床垫上市,人造皮革沙发及各种专用面料沙发进入普通市民家庭。洗衣机、电视机、收录机等家用电器已成为常见家具。1985年,城市居民中每百户有黑白电视机64台,彩色电视机11台,收录机31台,洗衣机40台。自行车91辆。郊区农民每百户有电视机 10台,缝纫机17台,收音机20台,自行车77辆。

  行  旅
  清末民国时期,居民外出多是步行或搭乘木船。官、商、缙绅多乘坐轿子、滑竿或骑马。人力或畜力车仅在城内或近郊使用。50年代后,交通事业发展迅速。60年代,机动与非机动车船和飞机,成为普遍使用的代步工具。
  民国时期,每年除夕之夜,城乡居民在祭祖辞岁之后,备香烛纸钱和“刀头”(方块猪肉)、水酒等祭品,在院坝里或路边、街边设祭,祈求保佑来年外出旅行平安,称为“出天行”。这是汉唐以来“路祭”的延续。出门远行,须择吉日起程。亲友设酒晏送别。祝一路平安。称为“饯行”。外出所带行李衣物,多用一幅3尺见方的布帕,对角包裹,俗称“包袱”。富商或缙绅外出则带上箱笼,雇力夫挑运。一般外出者都要带上纸伞或布伞。民间有谚语“晴带雨伞,饱带饥粮”,小商贩或苦力外出,多带上斗笠和数双草鞋,每天步行约 30~40公里。入夜一般在路边小店或场镇旅店投宿。客店门外挂有招商灯笼,一般均写有“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等联语。50年代初。修通主要公路干线;建立民用航空站;南充至龙门、青居等地客运班开航。60年代,建立公共汽车站,自行车逐渐普及。居民外出多选用汽车、轮船、飞机、摩托车、三轮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外出旅行者所带行李,50年代多盛行帆布挎包。60年代多用帆布提包或人造皮革提包。一般为条形,手提式。80年代以后,手提式旅行包、箱日益普及。“出天行”等习俗已经消失。远行或外出较长时间,行前亲友会聚送行。归来亲友会聚接风洗尘的传统习惯至今尚存。

  传统节日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民间俗称过年,为民间最重要的节日。辛亥革命后,定为春节,民间仍多称为过年。民国时期。春节祭祀及娱乐活动自腊月中旬起,腊月十六敬土地神,祈求保护一方平安,五谷丰登。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送灶神。每家除以香烛纸钱祭灶神外,还要焚烧一通“灶疏”(由道士或和尚印制发卖)。祭神供晶除一般的“刀头”、水酒外,还供糯米汤园和麻糖(土熬制的饴糖)。从腊月十五(俗称倒牙)到月末自择一日,全家团聚,并邀请至亲好友,举行家宴称为“团年”。一般要稍多煮一点饭、菜,留到来年新春吃,称为“吃年饭”,取其“长久”、“有余”的吉祥意义。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日,贴门神、春联、挂红灯笼。当晚全家围坐吃糖果、说笑,直至午夜,称为“守岁”。子时一到即燃放鞭炮。称为“开春”或“交天”。立春日县令盛装乘轿,带随从到东门外,四乡农民扮车灯、旱船、龙灯,抬纸扎“春牛”到城东门外,由县令执鞭打牛几下,然后设祭焚化;称为“打春”。正月初八,农家和城里丝、绸作坊,皆设香案,供美味食品,焚纸钱。为“蚕过年”,祈求新年蚕茧丰收。正月十三至十五日,各街均扎彩台(以小儿或成人化装站台上,或扮戏剧人物场面由人力推行游街,又叫社火亭子),还有旱船、连宵儿、蚌壳仙姑等游街穿巷。白天则有狮子、龙灯向各商号、民户拜年,铺户则封发“年礼”。出“礼”重者,即在其门前街道或院中表演。每晚有龙灯、车灯演出。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家家吃汤园。龙灯、旱船、车灯、连宵儿等上街表演,耍火龙者头戴竹笠。赤身光脚(只穿一短裤)舞龙游街,居民中富有者购买焰火筒,向耍龙人喷放焰花儿,称为“烧焰火”。然后火龙齐集一空旷坝子里,数十只火龙,成百支烟花筒一齐喷射,火花飞溅、火龙翻滚,锣鼓宣天。用高台扎成“烟火架”,燃放时在夜空中亮出五彩图案、字样称为“烧龙”。标志着闹元宵和春节庆祝活动结束。50年代后,春节庆祝习俗有较大改变、祭土地、送灶活动被视为封建迷信活动,渐被禁废。春节前团年习俗依旧。“打春”、“蚕过年”等活动已废。守岁、迎春习俗尚存。正月初一至初三,为国家法定假日,有各种文艺表演。除传统的龙灯、车灯之外,有秧歌队、腰鼓队上街表演。正月十五闹元宵,放焰火 (不再烧龙)。1958年,提倡“移风易俗”、“过革命化春节”。动员机关、企业职工和居民在假日里,支援农业积肥送肥下乡,上山植树,耍龙、舞狮及秧歌、腰鼓等文艺表演停止。节日三天中,除送肥、植树外,城内各文艺团体和电影院,均安排有演出和上映新片。1977年起,春节期间恢复舞龙耍狮、秧歌队、彩车(汽车上搭设)、连宵、高跷等文艺表演。文艺团体和电影院安排演出或上映新片。部分年份,还组织“灯展”或举行街头演出、广场演出。市区内高大建筑遍插彩旗,张挂彩灯,机关、单位大门均挂特制宫灯、大圆灯。贴春联习俗也在城乡居民中迅速恢复。
  清明节   清明节为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城乡居民均带上香烛祭品及纸扎坟标到亲人葬地祭扫,俗称“挂坟”、“上坟”,又叫“踏青”。城内青年男女多带酒肴上山,在野地聚饮,俗称上“野坟”。各宗族祠堂或在祖先坟会聚拜祭后进餐,称为“吃清明会”。凡被视为“下九流”职业的人,不能参加。50年代后,清明节均组织青少年祭扫烈士墓,向烈士献花圈活动。民间“挂坟”、祭祖活动一度减少。1978年以后,“挂坟”之风渐有恢复,但宗族祭祖活动已停止。城内职工、学生多择晴好日子或星期日,到郊外野餐、跳舞、做游戏等,称为“春游”。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称“端阳节”或称“端午节”。亦为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活动有避邪和娱乐两个方面的内容。避邪的习俗有:门枋上挂菖蒲、陈艾;全家饮雄黄酒,以雄黄酒抹小儿额心,在室内及住宅周围洒雄黄酒;购买道士出售的灵符,迭成三角形,用兰色或青的布块包缝后配上彩色丝带或棉线带,系在小儿颈上或别于胸前以避邪祟;以彩色布头裹棉缝制成小猴,配上丝带及丝绪,系在小儿颈上或别于小儿胸前。正午时刻城乡居民均关门闭户,传说此时五瘟下界,故关门以避之。娱乐及饮食习俗有:以箸叶包糯米制成棕子,午后城乡居民到江边观看龙舟竟渡。50年代后,端午节仍为民间重视的传统节日,挂菖蒲,陈艾、饮雄黄酒的习俗至今城乡可见,挂灵符及避瘟神的习俗已经革除。仍举行龙舟竟渡活动。60年~70年代,以横游嘉陵江活动或民兵及驻军表演武装泅渡等活动代替划龙船。
  月半节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民间俗称“月半节”、“鬼节”。富裕人家自七月十五日起,每日办丰盛酒席,焚香祭祖。七月十七下午焚烧纸钱和冥包。富有家庭有的焚化纸衣、放河灯。在江边、路边烧纸钱以饬饷“孤魂野鬼”。佛教寺庙端开设盂兰盆会,以超度孤独死亡者。50年代后,月半节祭祖、祭鬼的礼仪习俗日渐淡化。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民间习俗以庆团圆为主题。主要活动有:祭月、赏月,以糍巴、月饼为供品,在庭院对天设祭、清街,选用大柚一个,遍插细香,由小儿抬着游街,锣鼓伴送,然后全部点燃,挂于树上或高杆上。有婚后无子者,其亲友子弟乘夜色偷摘农家冬瓜一个,用红绫包裹(亦有不用红绫包裹的),由两小儿提灯引路由两小儿抬着送到其家,置于床上。有的用泥捏小人两个,以红绫包裹,由两小儿送至无子者家,置于床上。50年代后,吃糍巴、月饼,家人团聚赏月的习惯依然保留,焚香、送子等迷信活动已革废。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登高赏菊,为古民俗之一。本地居民有九月九日登西山,避灾邪,赏秋景的习俗。50年代后,“重阳登高”一度废弃。1979年后,秋季郊游,登高活动渐渐恢复。1986年,国家确定重阳节为敬老节,多开展敬老活动。
  
  婚 礼
  旧式婚姻皆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定,清末民国年间,通行婚礼包括媒人说合、合庚、订期、成礼四个主要环节。男方父母请媒人向女家说明意图。得女方父母允诺,再请算命先生推算男女各自的生辰八字是相生还是相克。相生者方举行合庚(订婚)礼,办订婚酒席。  婚礼举行要经过择期、报期(男方择定日期后通知女家)哭嫁、坐歌堂(女方的活动);贺新郎(男方活动)、迎亲、拜堂、闹新房、回门等礼仪程序。男子娶妾或丧偶再婚的对方为初嫁者,均按上列程序隆重举行婚礼。妇女再嫁,不许举行隆重的婚礼。要再嫁妇女手撑黑伞,从男家后门进屋成亲,行拜天地祖宗的简单礼仪。
  民国年间,城内一些受新文化和西洋文化影响的青年男女,采用新式婚礼。信奉天主教者,亦有在教堂按西方仪式举行婚礼的。但行新式婚礼尚未形成风气。城乡居民多依旧规行婚礼。送彩礼、办陪奁、喜酒,铺张、繁琐的礼仪,耗费大量钱财,普通人家不堪重负。以至民间不少贫苦人家嫁不起女或娶不起亲。
  1950年4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提倡婚事新办。结婚不办酒席,不收彩礼。“文化大革命”后期,婚娶旧习有所抬头。攀比,奢侈之风日盛。1980年,共青团南充市委、南充市妇联、南充市总工会,联合为城内十余对青年男女举行集体婚礼。此后,各城区,各乡亦在春节前或新年前后,为本区、本乡青年男女举办集体婚礼。此后婚事大操大办的风气稍有遏止。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婚礼时有以自行车队、摩托车队、小轿车队,运送嫁妆,迎送新娘。婚礼仪式也趋多样化。农村中有恢复拜天地拜祖宗旧制的,鞠躬、跪拜夹杂。城里有仿西方婚仪披婚纱,有照新方式;由主婚人,证婚人讲话,家属亲友坐谈说笑,行鞠躬礼的,亦有穿西装革履却照古老方式跪拜天地的。

  生  育
  传统的生育习俗的“打王朝”,喝满月酒及“抓周”等。
  新妇生育头胎,小孩出生当天,丈夫须到岳父家报喜。婴儿出生三日,用陈艾水煮鸡蛋为其洗浴,称为“洗三”。岳父母家送来糯米、干面、鸡蛋等及婴儿衣物,名为“打三朝”。产妇家煮熟鸡蛋,蛋壳染红,招待亲友,称为“吃喜蛋”。婴儿满月时,亲朋好友馈赠食品、衣物或现金叫“送月礼”。主人办酒宴酬宾,称喝“满月酒”。婴儿6—8月龄时,设宴、请亲友中能说会道有见识者,给小儿吃上一点荤腥食物,一边说上几句吉祥如意的四言八句,称为“开荤”。婴儿满周岁时,备办酒席,请亲友,客人则送小儿衣服,鞋帽等礼品。小儿沐浴后换上新衣裳。为男孩摆列弓、箭、笔墨之类。为女孩摆列剪尺、针线之类及各种饮食、钱钞、玩具,让小孩自己抓取。观察其注意何物,以测其贪、廉、智、愚,称为“抓周”。
  50年代,人们生男育女,亲友也赠送礼品表示祝贺,但废除了繁琐礼节。70年代,大力提倡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新的生育观念,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庆 贺
  拜年   旧时拜年在正月初一。用红纸写上自己名字,正中写上“恭贺新喜”四字,送往亲友家。拱手作揖,向年长者行跪拜礼。主人家则用糖果茶点招待。小孩拜年,主人须赠送过年钱。50年代后,送拜年贴的作法已被送贺年卡取代。亲友见面,或握手或点头,互道拜年以示祝贺。春节前后,党政机关和驻军单位多举办茶话座谈会,称为“团拜”。各单位多组织慰问团,到烈属、军属家或到劳模家、敬老院恭贺新春。朋友、同事、亲戚间互相寄送贺年片或互赠纪念品。
  贺节    本地民间久有亲友在节日期间互赠礼品的礼俗、,如端午节送粽子,中秋节送月饼等。 50年代后“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八一”建军节、九月十日教师节 (1984起)等节日,党政机关,团体或企事业单位均要举行不同形式的纪念庆祝活动,赠送简单礼品。
  庆寿   清末民国时期,富贵人家成员,勿论少长,生日均要举办酒宴,接受亲友祝贺。一般人家年长者在年满五十、六十岁时才举办寿宴。平常年岁,生日由儿女、家属拜寿庆祝。富贵人家办大寿有送寿幛、寿联、字画者,亦有送寿匾者。除举行拜寿大典外,还要请戏班唱戏,少则一天,多则三天。大宴宾客,收受贺礼。50~60年代,一般人都不举行生日庆祝活动。老年人生日,家人备酒菜表示祝贺,不举行任何仪式。80年代,“过生日”之风逐渐兴起,不分长幼,都可举行生日庆贺活动。简单者送纪念品,生日蛋糕、奢侈者则办生日酒宴,互送寿礼。
  贺乔迁   新建房屋落成搬迁,或因它事迁徙。亲友及邻居皆要备礼品祝贺乔迁。或挂红放火炮、或赠送对联、画屏、或赠匾额。主人则设宴酬谢。50年代后,基本革废。80年代,郊区农民新房建成后,一般要设便宴酬谢相助的亲友。
  贺开张   清末民国时期,商店、商号、行栈或私营工厂、作坊,均要举行开张仪式。将商店铺号匾牌挂上红绫,用朱红纸写上“开张鸿发”等喜庆内容的大字贴于店堂中,燃放鞭炮,同业、同行和亲友赠送匾额、对联、镜屏等祝贺。50年代初,开张庆贺活动仍沿旧习。1958年以后,工商企业或公私合营或建立合作社。国营或集体的店铺开业不举行任何开张或开工庆贺活动。80年代,开业,开工庆贺活动成为工商企业间联络感情的重要手段。有的公司建立,工厂开工,大型商店营业大楼开张营业,工厂或公司成立若干周年纪念日等,都要举行庆祝活动。一般的插彩旗,挂横幅标语,挂彩灯举办优惠销售活动、文艺演出等活动。还要邀请有业务往来的单位领导,业务人员、友邻单位,地方党政领导出席庆祝大会。祝贺单位向其赠送锦旗、画屏等礼品,举办庆典单位大摆宴席酬谢,向与会者赠送纪念品。此外,有的扎彩车游街宣传,有的登报庆贺,有的出资在电视台点播电视剧以示庆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