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永胜
上次和大家一起探讨了三个问题,接下来再和大家探讨三个。
第一个是诗词的创作水平如何进步的更快。
想必你已经写了不少的作品了,可是迟迟地不敢晒出来,理由很简单,怕被人笑话呗,不认识的还好说,熟悉的给你来上一句——就你写的这个,我看小学生都能写的出来!听了这话你的脸是不是有点挂不住了?!
别急!这个时候说明你已经感冒了,免疫力低下,该吃药了,看看我给你开出的药方灵不灵,灵不灵都不要你钱,甭害怕!
先问你一句,你写诗词,不管是律是绝,是词是赋,是古体是近体,是散文诗还是诗散文,总之一句话,你是放在家里百年之后当文物拍卖呢(前提是你得是梵高),还是要让它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呢?我个人认为后一种还是比较符合常理的,毕竟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嘛!既然那样的话,丑媳妇儿总有一天要见公婆,那你还管它那么多干嘛呀?!拿出来呗!写出来的东西就是为了让人看的,好坏自有公论,关键是你有没有敢于直面人生的勇气。你可能会说,让人笑话多难为情啊,再说有些人不怀好意的冷嘲热讽,真是让人有些无地自容。
那么我问你,一个小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跌倒了,常人会怎样?笑话小孩子吗?不会,只是邻居家那个恶毒的不下蛋的“老母鸡”,才会幸灾乐祸地希望小孩子摔掉两颗门牙才知足呢!
是这个理儿吗?
所以你应该明白,跌倒是正常的,谁没跌倒过呢,老邓还评价老毛三七开呢(当然那是老邓的说法),关键还是你敢不敢亮剑,敢于顶住压力,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闻名天下知!
有句古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把它用到诗词的创作上,才是真正说到点儿上了呢,你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与你志趣相投的人,相互信任,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自学固然重要,但是也要有老师,有师傅带领,那样提高会更快。这个老师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教科书,上次提到的王力的《诗词格律》、《诗词格律十讲》是其中之一,但并不是唯一,像民国时期刘坡公撰写的半文言的《学诗百法》,对于粗通古汉语和文言文的诗友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该书由浅入深,从三百首唐诗中截取了大量的素材,分门别类地从八个方面对如何写诗做了细致的描述,对于初涉诗坛且有一定文学修养者而言,尤其可以作为案头不可缺少的工具书之一。
《学词百法》同样为刘坡公所著,一样精彩,有兴趣的同好,可以自行百度下载有关资料,按图索骥,步步为营,恕不赘述。
当然了,虽然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道理不假,但是要授业解惑得道还得需要拜师学艺,这个师就是这方面的前辈。
何为前辈?并不是年龄比你大,入行比你早就是前辈,要去拜那些有造诣,有胸襟,有正能量的人,他可能是出过百万字诗集的少年大咖,也可能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编辑,也可能是一位长发飘飘的妙龄傻白甜,不管他(她)是谁,只要有可学之处,都可以把他(她)们当成你的前辈,向他(她)们学习,“一字师”不容小觑。
有关写作技法和一些专业的东西,今后以专门的篇章再探讨。
第二个要谈的问题是,你的诗词是写给谁看的问题。
有阳春白雪,就有下里巴人,文学艺术是高雅的东西,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欣赏和玩味的,厕所里挂国画冒充艺术家,脖子上打领带冒充绅士的人,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今天不见其少,反见其多。所以正如上一篇随笔中所谈到的定位的问题,你的作品到底要给什么人看?哪些人会欣赏,哪些人会点评,哪些人羡慕,哪些人嫉妒,你都要考虑到。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如果把鲜花插在牛粪上,再对牛弹琴,你说你是不是傻的有点流鼻涕?!
俗话说得好,众口难调,让每个人都满意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你鼓足勇气晒自己作品的时候,记得先多喝几包板蓝根,多吃几片维生素C或者阿司匹林,以防止病毒性感冒,这是后话。
说了归齐,告诉你一个法宝——内行人的中肯批评,要虚心接受,因为他(她)能抽出时间来关注你,就已经够让你感激涕零的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可以加个好友,继续交流探讨,如果有缘未必不会成为蓝颜知己或者引路贵人,也未可知!
如果是外行的胡诌八扯,你只当他(她)酒后失德,胡言乱语完事,明天估计他(她)醒来后,连自己昨天睡在谁的床上都不记得了,你又何必和垃圾人一般见识呢!
最值得提醒你的是,有些初进诗坛,或者上了几天诗词培训班的人,自己把自己看成了一朵花,眼睛长在了头顶上,看谁都不如他(她),把谁都不放在眼里,有时候会对你横加指责,故意刁难,用我的话说就是——到处冒充大尾巴狼,这种人是最可恶和最要提防的,因为他(她)们骨子里有一种嫌人有恨人无的小市民心理,他(她)们的杀伤力比酒鬼还要大,有些诗友往往就是栽在这些小人的手里了,不过以我的经验是,人都说要远离小人,我说你们是被了,人家都骑在你脖子上拉屎了,你还给他(她)找手纸不成?!对付这种人就送他(她)一个字——“滚”!能滚多远给我滚多远!
而且这种方法屡试不爽,诗友们不妨一试!
第三个要谈的是有关出《诗集》的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有些人把出书,出论文集,出诗集当成一种标榜自己的符号,当做了一种想耀人眼目的光环,实在让人感觉幼稚可笑,试问李白杜甫活着的时候,谁给自己出过诗集?梵高没钱请模特,翻过来调过去的除了画向日葵就是画自己,他也没想着出本画册!
他们没想过要千古留名,只想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所以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你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去做就好了。
该出《诗集》的时候,上帝自然会传信息给你的,所以不要那么着急!
诗,是流动的语言,她把生活装扮的多姿多彩再呈现给你看,
诗,是天边的彩虹,她要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知道生活的美好!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作为一个诗人需要添加一些匠人的意志和品格,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不为名利,只为清高,不为千古流芳,只为惊鸿一瞥,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诗人要考虑的问题,也是这个时代摆在诗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以上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与任何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欢迎不加修改地转载及收藏,并注明出处及作者,以示对劳动成果的尊重,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