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中山是如何解释中山陵牌坊上“博爱”含义的?

 昵称53597380 2018-08-05

为什么中山陵设计师吕彦直选用孙中山的“博爱”二字悬挂在中山陵的牌坊上,为什么他的选择也同样得到了国民党和全国民众上下的一致赞同?

中山陵石牌坊是整个建筑群的门面,石匾的文字是牌坊的名字,也是整个建设群的思想核心。孙中山的思想名言很多,任意选取一句都可以刻在石匾上,比如共进大同,“推心置腹”、“秉德无私”、“奋斗”等等。石牌坊可以取名为奋斗坊共进大同坊推心置腹坊秉德无私坊等都同样精彩。为什么从孙中山众多名言名句中吕彦直独选博爱

吕彦直设计师选择博爱二字刻于牌坊石匾上,并取名为博爱坊,主要原因是吕彦直对孙中山思想有很深入的研究,认为博爱是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核心,是孙中山毕生的政治追求。孙中山一生以天下为己任,以爱人类、爱和平、爱国家、爱民族为奋斗目标。因此,根据牌坊在中国建筑中的传统地位和作用,以孙中山手书之博爱二字镌刻在陵墓的入口牌坊上,既起到表彰孙中山的“博爱”精神,又有代表孙中山全部思想之效果。为什么这样说呢?

实际上“博爱”代表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民生,所以把民生放在整个建筑群的最前面,体现了孙中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革命的首要任务,是革命思想的核心。

要回答这个问题最直接的答案,就是让我们来听听孙中山是如何解释“博爱”含义的?孙中山1924年在广州做《三民主义》演讲时,在第二讲“民权主义”结尾处,孙中山说:“博爱的口号,这个名词的原文,是兄弟的意思,和中国同胞两个字是一样解法,普通译成博爱。当中的道理,和我们的民生主义是相通的。因为我们的民生主义,是图四万万的人幸福的。为四万万人谋幸福,就是博爱。

这就清楚的表明孙中山认为:“博爱”就是代表“民生主义”。孙中山在《三民主义》演讲中是这样阐述民生概念的:“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故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 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演讲中是这样解释的:“我们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

由此可见吕彦直选择“博爱”,是因为他深刻地领悟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清楚地懂得孙中山提倡的“博爱”代表着《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思想,强调“民生主义”才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所以把“博爱”放在整个建筑群的最前面的牌坊上,就是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中国革命的最终目的,作为整个革命思想的核心。可见吕彦直研究孙中山思想非常透彻,因此选择“博爱”放在牌坊上是非常精准恰当的。

孙中山生前在宣传革命思想中一直提倡“博爱”,曾经给很多友人题赠博爱二字。据不完全统计,有60件以上。比天下为公39件还要多出21件以上。

(本文作者:张继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