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鉴现象 | 平生不惯低头活,死后何妨洞企埋

 太极浩然accxjt 2018-08-05




7月19日,95岁老诗人熊鉴在广州逝世。熊鉴老在其它领域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在诗词界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与聂绀弩并称为“南熊北聂”,有当代杜甫之称。改革开放以后,在旧体诗词领域,诗人自掏腰包出版诗集而能一版再版不断售罄且不用贴本者,熊鉴是第一人,也可能是唯一一人。可见其诗词作品的影响力,他的诗,影响之大,流行之广,当代几乎无人可及。能“直面惨淡人生,正视淋漓鲜血,金刚怒目,赤膊锻剑”(杂文家陈章语);“绝空依傍,自成一家、已进入别开生面的境界,可称之为‘熊鉴体’”(诗人何永沂语);“熊诗具有诗史价值,熊先生是一位顶天立地的‘人民诗人’,与聂绀弩并称,这已成为当代诗界的共识”(诗评家邱述语)。”忧国恤民,仁者胸怀。熊鉴的诗,总是真情的显露,决无不关痛痒、无涉国事、凭空生造的那种无聊文人的矫情之作。流淌在其诗集里的是一股忧国忧民的炙热情怀,为苍生泪,为庶民忧,为弱势群体呼唤正义与权利。这种无私无畏的激情,这种仁者宽阔的胸怀,在他自己表述的写作动机和吟咏原则中有较多的反映。


熊鉴诗词,以刚强血性直抒肝胆之气肺腑之音为特色,真情,真话,真知,是非必辩,爱憎分明,喜怒形于色,褒贬留于纸,不为尊者歌,但为贱者泣,锋芒毕露。这种真情血性、直面人生的“呐喊”与“号泣”,形成诗坛上独一无二的熊氏风格。何永沂称之为“绝空依傍,自成一家”,是为至论。通常人们对熊诗的评论,也尽从“金刚怒目,剑拔弩张”、“义正词严,无所忌讳”、“快人快语、言人不言”、“痛快淋漓,振顽启懦”等等方面下笔。(诗人梦欣语)


在熊鉴的诗中,忧患意识、批判倾向、平民情结几乎随处可见,甚至包括了他的山水诗、“田园诗”。(诗人何永沂语)


熊鉴去世后,短短几天时间,在各个诗联论坛和诗联公众号,在各个诗联微信群,怀念熊鉴老的悼诗挽联铺天盖地出现,几乎占据了各相关阵地的半壁江山,保守估计应在万首(副)以上,甚至更多。这超过了对任何一个大人物的去世和大事件发生的正面怀念和歌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完全可以理解为人们对于熊老本人的景仰和热爱,同时借此发出自己的诉求和心声。


另外,这应与当前对舆论和媒体管控太严,动不动就因所谓敏感、妄议而遭封杀、删除,被和谐掉有关。人们借此发泄对相关做法和举措的不满。压迫越大,怨气越多,一旦暴发,后果就不堪设想。实在值得三思。





挽联悼诗




各地诗联友挽联悼诗选录


数十年雪压霜摧,有生未已;

一辈子内忧外患,到死方休。

——熊鉴自挽


泽畔骚魂,四极九天何往;

路边野草,千春百代犹荣。

——陈永正


寿胜祖龙,路边抒愤,黑狱话从头,疏狂吟草能传世;

号称楚客,海内长歌,清霄容放眼,窍窕诗星或是君。

——何永沂


苦胆倍尝哉,斯世住九十多年,何日忘黎元忧患;

安心归去罢,吾华有万千双眼,代公看黑暗消亡。

——熊东遨、周燕婷


天南讣至,呈稿赠书多少事。曾戴高冠,不碍诗成批斗间。

眉横双剑,一策山河还欲献。安用棺材,公嘱何妨站着埋!

——王翼奇


以路边草,发血性声,数几番挽辔持鞭,油派江湖惭忝列;

作天下先,斥专制体,凭一世棘心薪胆,文风日月许同辉。

——廖国华


外患内忧,具至性灵笔喷火;

鞭贪挞暴,唯真斗士气如牛。

——蔡沛泉


叩请云山,同证布衣尊九五;

邀来诗圣,再挥大笔写长空。

——苏些雩


头颅不屈真男子;

骨格崚峥亦楚狂。

——叶健敏


爱博方怜时下苦;

情深始作路边吟。

——胡文汉


有生未许逃秦政;

至死依然是楚狂。

——胡文汉


乃老儒生,乃真诗人,数十年不改初心,忧国忧民何畏死;

是楚屈子,是蜀杜甫,百千咏深藏大爱,悲歌悲哭总关情。

——胡文汉


生逢浩劫,老得天年,视帝制甚寇仇,欲偕歌凤接舆,绝圣弃知,斯人也顶天立地;

吟在路边,胸怀宇内,与黎民同呼吸,犹见牧羊苏武,举旌持节,其光兮似日如星。

——陈少平


殿外一布衣,羞附势、耻趋炎,铮铮真汉子;

路边双吟草,可知非、能正气,首首妙诗篇。

——邓仲锦


横眉似剑,仗笔如刀,诗为千秋留信史;

睹物牵心,对书下泪,我来一拜仰高峰。

——王连生


华山论剑,击鼓骂曹谁拼命?

人性争先,放歌伐纣我投枪。

——王中陵


先生此去非秦国;

后继谁来问楚材。

——易文勝


宪政未张,先生故去难瞑目;

贞魂不朽,后起开来可慰心。

——江兴锥


返朴希声奏大弦,风人之旨独真传。

深怀最是路边草,破冷舒春自际天。

——周克光敬挽


病体昨宵惊失眠,今闻噩耗黯星辰。

知公此去犹遗恨。长是寻真路上人。

——杨启宇


一听哀怨路边吟,便起伤时屈子心。


怅绝人天成永隔,神州依旧夜沉沉。

——熊盛元


诗人历劫纵余存,岂向暴秦纡贵尊。

幸有吟坛千万众。同追南北两昆仑。

——胡文汉


憎命文章掷地声,骚坛谁不仰仪型。

读公遗作忆公语,都作人生座右铭。

——赵迪生


身经浩劫仗何支?更铸人间血泪词。

此去站埋睁醒眼,要看故国海桑时。

——張慶輝


摅血为诗走巨霆,片言未合动天听。

千篇歌哭春秋笔,百感山河草木腥。

文字恨难诛孽种,襟期安可负生灵。

路边纵有烧痕在,过雨依然一望青。

——陈仁德


路边吟草傲王侯,愤笔能书百姓忧。

死拟直埋甘作厉,生经浩劫未低头。

同君汾晋登临日,许我川湘辣子流。

此去夜台逢李老,玉箫声咽诉牢愁。

——古求能


几回梦里仰诗魂,把盏同消块垒痕。

冷眼何曾媚权贵,热肠无乃系黎元。

鼻因左看常疑右,头不低依岂可浑。

噩耗声悲伤永别,幸留正气满乾坤。

——丘海洲


攄血为诗走巨霆,片言未合动天听。

千篇歌哭春秋笔,百感山河草木腥。

文字恨难诛孽种,襟期安可负生灵。

路边纵有烧痕在,过雨依然一望青。

——廖國華


凭将瘦骨耸崎嵚,一语能惊万马喑?

持节堪称天下士,拊膺长作路边吟。

历经风雨心如铁,赋到沧桑泪满襟。

把酒羊城成永忆,今宵许向梦中寻。

——陳仁德






遗作



附:《路边吟草》代表作选


几处攻心

友朋各坐一间牢,几处攻心吃不消。

听说他人都坦白,不知何以把供招。


杂咏一


亩产粮超十万斤,一时中外说奇闻。

丰收捷报年年是,日日新坟压旧坟。


杂咏二


翩翩跳起三忠舞,锣鼓声催忠字粮。

送罢归来忙检点,携儿扶老去逃荒。


题路边吟草


十年劫火未成尘,何惜区区老病身。

得殉苍生胜苟活,不辞刀下作诗人。



卖血者言


岁岁夸成大有年,三朝两日断炊烟。

农夫卖血非身健,因少妻儿买米钱。


题劫尘史鉴


沦海横流事足伤,十年无路可彷徨。

吟成劫史供谁赏,留与儿孙作胆尝。


吊彭德怀


一身正气是朱云,舍得乌纱敢谏君。

肯为苍生拼一死,当时几个大将军?


吊张志新


作假之徒怕说真,防川计拙枉劳神。

纵然割去常山舌,世上翻多骂贼人。


题劫尘史鉴


当年哭告苦无门,今日何妨教子孙。

历历伤痕犹在目,有人厌听说伤痕。


重整路边吟草


当年万马已齐喑,风雨泥途陷得深。

几死牧牛人未死,尚馀一息路边吟。


咏钟馗为任桂森画师作(八首选四)


何多怨鬼闹唐朝,想是君王德政招。

捉鬼迄今千百载,一查鬼数比人高。

人间处处见尊颜,何故难教鬼胆寒?

闻道先生也是鬼,不同只是有官衔。


神能制鬼鬼欺人,人鬼相安又赖神。

休想仗神真打鬼,鬼神原是一家亲。

年年捉鬼鬼翻增,神亦常遭鬼折腾。

只见大神抓小鬼,若逢大鬼便无能。


宿玄都观大风雨作呈清虚道长


诵经声里杂吟哦,遥夜孤灯白发歌。

古寺重来新道众,金身再塑旧神多。

空门往昔清虚否,尘网如今解脱么?

又听轰隆河汉决,泥途更遇雨滂沱!


天子山凭吊贺龙


世事如棋局未终,风云变幻永无穷。

未央昨夜烹功狗,天子今朝拜贺龙。

代有黄金迎国士,几曾善果报英雄。

可怜剑起人头落,犹说阿瞒是梦中。


乡亲某从台湾回来探亲偶遇


是谁微笑拍吾肩,回首惊看久愕然。

声调尚多乡土气,神情已近夕阳天。

黄粱一霎无凭据,沧海千寻信可填。

四十余年风雨后,归来正好赏红棉。


送谢凯归长沙


老来营口复营窝,少壮穷经为什么?

久别依然茶代酒,将行仍以哭当歌。

麓山有梦牵离绪,珠水无声逐逝波。

不幸英雄逢盛世,困人玉帛胜干戈。


送朱帆之温州领“鹿鸣杯”奖


人间喜又重风骚,一首三千价亦高。

齿豁头童方脱颖,山遥水远莫辞劳。

诗中休忘勤歌德,酒后须防乱骂曹。

闻道浙东名胜地,好凭身手赚香醪。


李汝伦将辞去《当代诗词》主编有赠


只为言真气太粗,险些丢了好头颅。

千磨未肯更人骨,万死依然是故吾。

每遇香醪常放浪,却逢大事不糊涂。

狺狺遗犬由它吠,一笑当年左氏奴。


七十七岁初度


猴王真假不须争,慧眼如来看得清。

谁据圣经论善恶,全凭大棒定输赢。

水随山后滩前转,人在矛间盾外生。

几个凡庸寻福地,不知何日了行程。


七十八岁初度


行将拄杖入朝门,不以官尊以老尊。

祸起独夫权利色,毒流三代祖爷孙。

已归地下魔留影,尚在人间血有痕。

大难果能生后福,明年再饮五羊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