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打疫苗应该避免的5大误区,很多家长都中招

 迷茫如烟 2018-08-05

误区1:有些疫苗1岁内要打好几针,其实没必要打那么多,打一针就能够保护宝宝。


真相:很多疫苗打一次是不够的,有些需要接种几次才能起到牢固的免疫作用(比如无细胞百日咳疫苗1岁内需要接种3次)。


有的疫苗每年都需要接种,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细菌(比如流感疫苗需要在每年流感季开始前接种)。


所以,接种疫苗一定要根据医生的要求进行,不能擅自减少或增加接种的次数。



误区2:宝宝感冒时不能接种疫苗。


真相:很多父母都觉得宝宝感冒时接种疫苗会产生较大的副作用,因此在感冒期间拒绝接种疫苗。


其实研究发现,轻微的感冒是不影响疫苗接种的。但如果感冒症状比较严重,甚至还有其他的并发症,如耳朵感染等,暂时不能接种。


当然,接种疫苗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比如发热、出疹子、接种处红肿等。但这些反应不常见,即使出现也是正常的,父母不必过于恐慌。


接种疫苗后,如果出现荨麻疹、高热到39℃以上或出现惊厥等,需要立即就医。



误区3:宝宝的免疫系统还在发育当中,不能接种这么多疫苗。


真相:1岁以内的宝宝要接种的疫苗种类比较多,但有研究表明,生活中每天都有无数的细菌或病毒在锻炼宝宝的免疫系统,从地上的细菌(比如宝宝吃了掉在地上的饼干),到食物中的病毒,再到空气中传播的粉尘等,健康的宝宝都可以应对这些挑战。


专家指出:相比这些,疫苗中的细菌显得非常微不足道,而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菌却可以让宝宝的免疫系统更加强大。



误区4:接种疫苗就是把细菌注入宝宝的身体,这样宝宝会有生病的危险。


真相:目前大部分疫苗都是灭活疫苗,也就是说,宝宝不会因为接种流感疫苗而得流感,也不会因为接种百日咳疫苗而得百日咳。


即使有一些疫苗中有活性很低的细菌(比如麻疹),引起疾病的概率也非常低,这些结论都是经过大规模临床验证的。



误区5:疫苗会导致宝宝自闭或其他发育问题。


真相:这个所谓的“结论”最初来自1998年发表在美国的一本医学杂志The Lancet上的文章,这篇文章指出了疫苗和自闭的联系。


后来该结论已经被全世界的科学家证实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杂志专门进行了辟谣,但谣传却从未停止过。       


所以大家一定要相信科学,权衡利弊。


不可否认,疫苗的确会出现副作用,极端情况下副作用还比较严重。事实上,所有的药物都有副作用,极端情况下也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


所以,这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举个例子,如果宝宝不打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的混合疫苗(MMR),一旦得腮腺炎,出现并发症脑炎的概率是1/300;但因为疫苗副作用而出现脑炎的概率却小于1/100万。


这样一比较,利弊就非常明显了。


内容简介

本书从公众号“大J小D”上精选文章集结而成。分为日常护理、喂养与睡眠、辅食添加、疾病防治、早教启蒙、规则与管教、早产儿护理等主题,可读性、操作性强。


点妈个人咨询开放啦!

孩子挑食、爱发脾气、做事没耐心?

宝宝发烧、拉肚子、睡不好要怎么办?

新手妈妈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带娃?


那就加点妈为好友,来免费咨询吧


在这里点妈会针对你的每个疑问提供专属答疑;也能提供机会让你与其他妈妈交流带娃心得,让你收获百度不到的育儿经。


还有宝贝成长礼物、妈妈专享提升课等福利不定期放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