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智慧」君子慎独

 yh18 2018-08-06

【人生智慧】君子慎独

君子慎独-——————《礼记》

“慎独”一词最早出自《礼记一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独其强也。”

在《大学》中也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段话就是说,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不要欺骗自己,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不要欺骗自己,这就叫作让自己对自己满意。所以君子为了让自己对自己满意,就一定会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

慎独的前提是心静,如果一个人的时候总是浮想联翩,在心中滋生贪念,同时心浮气躁,那么慎独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一个人在只有自己的时候,才会显露最真实的自己。因为独处时无须应酬他人,无须为了考虑他人的感受而伪装自己,可以无拘无束,可以安然闲适。任何人都想有这样独立而无束的空间,然而,人们越是放纵自己不受管制,反而更容易作出离经叛道的行为。因此,当我们处在“独”的生活条件时,极需要“慎”来律己,这就是“慎独”一词的含义。

曾国藩在逝世前,总结自己一生的处世经验,写了著名的“日课四条”,即: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在这四条里,慎独是根本。如果能把慎独的功夫做好,那么在其他的场合就能游刃有余。

曾国藩开始了他真正的“慎独”的修养历程是在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一日。那一天,他拜访了倭艮峰先生,他日记中这样记载:“拜倭艮峰前辈,先生言‘研几’功夫最要紧。颜子之有不善,未尝不知,是知几也........”所谓“知几”,这是《易经系辞》中的话,几者,动之微也,也就是内心深处每一个念头的活动;每一个念头都自己察知,叫做‘知几’,与“慎独”的意思差不多,在倭艮峰先生的督促下,他每天都学着倭艮峰先生的样子,静坐,读《易经》,写日记检查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他在这一段时期给自己确定的十二条日课,第二条就是“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曾国藩在静坐时为了提高自己的心性修养。而我们今天亦有许多人学静坐,多半是求一些身体上的效应,这是很低的一个层次。曾国藩的静坐却很快从这一层次突破出来,他的静坐是对人生的一种沉淀的表现,不过他能将静坐提升到心境修养的地步,与他深厚的理论素养和高远的人生理想还是有关的,一般人很难做到。

曾国藩在日记里记载了一件事情:“昨天夜里梦到有人得到好处,很是羡慕。醒后狠狠地批评自己,可见好利之心竟已跟随到梦中去了,怎样卑鄙到这种程度呢?真是下流啊!”

原来,曾国藩一天晚上梦到一位同僚得到肥差和赏赐,不禁暗暗羡慕。第二天醒来,他回忆起自己的梦境,想到自己这样容易为利所动,日后能不见利而忘义吗?自己原来功利心居然这么强!他一边自责一边就下定决心要改掉,随后又拿着日记到唐鉴老师那里认错悔改。

一个人当他心浮气躁的时候,根本就不可能觉察出自己的毛病;一旦稍稍入静,就会恍然大悟。自己原来是如此不像话。这就是真正开始有自知之明了,而这一觉悟,正是转凡人入圣最关键的一步。

随着静功的深入,就不必特别借助于静坐,也能时时警觉,每一个不像话的念头,都难逃自己的洞鉴,为善去恶,就可以步步落实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