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词牌名, 又名“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等。 宋人作者极众,题材亦极广。 晏几道曾写了十九首《鹧鸪天》, 其中名篇颇多。 今天,诗词君介绍十首鹧鸪天, 满满都是诗情画意。
人说李白狂,朱敦儒更狂。他自诩为天上管理山水的郎官,天生懒散和疏狂。诗一写就是一万首,酒一饮就是一千杯,不曾正眼看过侯王。 即使老天来请它去天宫做官司,诗人也不屑一顾,只愿插着梅花醉卧在洛阳中。
这是一首饱含深情的悼亡词。贺铸夫人赵氏勤劳贤惠,夫妻两人感情非常这好。 贺铸曾有《问内》诗写赵氏冒酷暑为他缝补冬衣的情景(见《庆湖遗老诗集》)。词中“谁复挑灯夜补衣”的细节描写,沉痛地表现出对亡妻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之情的深切怀念。千百年来,一直感动着后世的读者。
夏竦是北宋大臣,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中借一个女子的之口,摹画女子对爱人体贴入微、愿意为爱情独自承受痛苦的心理,构思非常新颖。整首词不假雕饰,平平叙来,却情真意切。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与一女子重逢的情景。晏几道少年时,家中有许多歌女,后父亲去世,家族衰落,不复从前。晏几道与某一个歌女重逢后写下此词。 记得当时,初次相逢时,你殷勤的劝酒,是那么温柔多情。我们尽情跳舞歌唱,一直到深夜。 自从别离后,我一直想着我们相聚时的美好时光,盼望着与你重逢。今夜里我举起银灯把你细看,还怕这次相逢又是在梦中。
这是一首歌咏江南农村美好景色的词,上阕写近景,下阕写远景,借景抒情,流露出作者厌弃城市繁华,热爱乡野生活的情趣。作者在熟悉农村生活的基础上,为人们描绘出一幅清新、美丽的山乡风景画,反映了他陶醉于农村优美景色的心情。这首词画面优美,情致盎然,意蕴深厚。
张炎是宋末词人,他出身于贵族之家,宋亡后资产荡尽,由承平贵公子沦落为无家可归的“可怜人”,这首词作于宋亡以后的一个暮春时节,当时作者客居他乡,触景生情,故国之念、故国之思油然而生,挥之不去,遂作此诗。 这首小令无论是写景或抒情,都极为自然,没有丝毫的做作与矫饰。作者还成功地运用寻常之景,眼前之物,铺排渲染,深切动人地把主题由浅入深、由隐至现地表露出来,显示了作者捕捉意境,表达情感方面的才能。
这首词是陆游所作,整首词塑造了陆游的歌咏自得、旷放而不受拘束的形象,词中虽极写隐居之闲适,但那股抑郁不平之气仍然按捺不住,流露出词人内心的不满。
此词起笔写深秋凄凉的景色,移情于物,含悲秋伤时之意;接着写酒后喜茶,梦醒闻香,委婉含蓄,道出孤寂无聊的心境;而后引王粲怀远典故,借古寄怀,发思乡之幽情;结尾写借酒消愁,自我劝慰,凄婉情深。全词塑造了一个由多重性格所组成的抒情形象,抒发了作者故国沦丧、流离失所的悲苦之情,立意奇巧,跌宕有致。
这首词盛赞桂花,“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已成为吟咏桂花的名句。 在词中,李清照以桂花自比,展现了她那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的赞美和崇敬。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这首词显示了词人卓尔不群的审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
这是一首秋夜怀人词。起写夜阑更深、独守残灯之苦;接着用温庭筠《更漏子》词意,雨声引起人离别情怀。下片先追忆当年欢聚的情景,最后回笔写眼前之悲苦,清歌已渺,旧梦难温,不由得感旧伤怀,垂泪不已。全词情景相生,清丽婉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