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知识 | “结发妻”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8-08-06

诗词丨知识丨背诗丨感悟

点击蓝字古诗词赏析,免费订阅天天学诗


文史小知识

2018.08.06

我们常听到“结发妻”这个词,“结发”的原意是:“始成人也,谓男年二十,女年十五,时取笄冠为义也。”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


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所以,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


我们国家有许多地区把未成年的女子称“丫头”,旧时称大户人家的婢女也作丫头。此外,“丫头”也含有亲昵的成分,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其实,在古时候,丫头的真正意思是指女子的一种头发梳理样式,即把头发分别梳成左右对称的双髻翘在头顶上,像个分叉的丫字。女子成年之前,大都梳这种发型。而等到女子十五岁时,就会给她行笄礼(“笄簪子礼”)。笄字,本义是指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簪子,意既此时可以将头发盘起来,并用“笄”簪好。所以,女子十五岁谓之“及笄之年”。

古人在进行冠礼和笄礼的时候,是非常庄重严肃的事情。只所以有“结发妻”这个词,意指原配妻子。


结发又含有成婚的意思。成婚之夕,两个新人就床而坐,男左女右,各自剪下自己的一绺头发,然后再把这两缕长发相互绾结缠绕起来,以誓结发同心、爱情永恒、生死相依、永不分离。


结字的意思含有牢固、结合、结伴。古时候,“结”通“髻”。古时候,新婚洞房里妻子头上盘着的发髻,她自己不能解,只有丈夫才能来解开盘着的发髻,然后相拥相抱。后来,人们就称首次结婚的男女为“结发夫妻”。


我国汉代举行葬仪有这样一个风俗,如果结发妻因故早折,做丈夫的就会把他们结婚时用的梳子掰开分为两半,在上面还留存着妻的青发几缕,把另外一半随葬入棺,以表示生生不忘结发之妻,纪念结发之恩爱情深。《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里写有:“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