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浦东风情3)老饭瓜

 一鸥656 2018-08-06

(浦东风情3)老饭瓜

2009-10-09 14:08阅读:12

请欣赏《快乐老家》萨克斯管演奏

老饭瓜

一鸥

今天,老婆煮南瓜吃,想到老饭瓜。

老饭瓜姓张名秋林,我不知道张秋林为什麽叫老饭瓜,只记得每到秋天,张秋林铺满稻草的屋面上结满了大大小小的南瓜,本地人叫饭瓜。

其实老饭瓜是村里有名的老佃户,勤劳殷实,住的是瓦房,只不过是在他结南瓜的屋面上,再加盖上一层厚厚的稻草,而且用稻草绞成的粗壮的绳子结成网络,严严实实罩住整个屋面。到时候,屋面上就坐着躺着青的黄的形状各异的南瓜。

南瓜是一种极普通的农家蔬果,大江南北,农家的屋前宅后,差不多都种。

张秋林的南瓜种在屋前窗旁,为的是便于观察管理。他在木窗上搭了个凉棚,南瓜就顺着凉棚的支柱牵引网络,爬上了秋林的屋面屋脊,随后再往后屋面爬去,怕掉下去,就有缩回头来爬东爬西,爬遍整个屋面,像个淘气的孩子。

到了秋末,秋林的屋檐下,挂满了成熟的南瓜,壁脚墙边铺满了半生不熟的南瓜。

秋林的南瓜,品种不多,从形状看,有柿瓜、甏瓜、枕头瓜、黄鼠狼瓜。

吃到嘴里,有芋艿香、山芋香、珍珠米香,软糯干香。他吃南瓜,从来不放糖,说明他的南瓜特别甜。

如果要喝汤,煮的时候必须加足水,汤也非常甘甜可口。

平时煮南瓜,他很少放米,到了农忙的时候,才煮麦豆饭或白米饭。

菜,除了青菜、茄子、黄瓜、豇豆、酱瓜、酱大蒜头、萝卜干、蕃茄、洋山芋等,离不开炒南瓜和汤。

他还特别种好八仙桌大小一块地的韭菜。他种的韭菜,叶阔超过大蒜叶,嫩得一碰要断,油亮翠绿得能生吃,市场上绝对买不到的。

要问他怎能种好这南瓜和韭菜,他一言以概括:要精选良种。

比如今年吃南瓜的时候,要留心那一只南瓜特别甜香好吃,就把籽留下做种,其他的籽就炒瓜子吃。

韭菜如法炮制,哪一窝韭菜特别清香鲜嫩好吃,就留哪窝韭菜籽做种,其余的连根拔除。再就是施足基肥。

老秋林养着一头大水牛、两只猪、一群鸡,还有一只大大的喵呼

每年冬天,把这些家禽牲畜的粪便,堆积得象座蒙古包,外表用河泥把堆肥封存得密不透气,让肥料充分发酵捂熟。

开春后就把熟肥和刨松的 泥土拌匀,做韭菜和南瓜的秧床。随后再移秧苗植到施足基肥的地上,不断定时定量浇泼些粪水在南瓜和韭菜的根部。

当然,他还种农家长吃的种种蔬菜。此后,瓜菜的长势,自然尽如人意,日新日异。

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种田、养牛,冬闲时还会弹一手好棉毯,带了个小苏州做徒弟;小儿子在上海开肉庄。两家吃的蔬菜,有相当一部分是从老饭瓜这里搬去的。

老饭瓜早年丧妻,一个人根本吃不了那麽多蔬菜。

每年春天,南瓜还没有牵蔓爬藤的时候,老饭瓜就开始绞绳索。

他的一把木榔头足有十来斤重。

清晨、黄昏空闲的时候,拣韧性足的稻草,用木榔头砸软。用不到唤,自有一帮小把戏会主动去帮他。

他教小把戏们用筷子串进他左手的一股稻草中,边使劲朝顺时针方向旋转,边朝后退。

小孩的筷子转得越快,他右手添稻草也添得越快,单股的索也就伸展得越长,长到小孩听不清老公公在说什麽,随后双手拉住索不让小孩继续后退。他把手中的索头踩在脚下或用石头压住。

这时,另一小孩已拿着另一把筷子串进他左手的一股稻草中,开始和刚才那位小孩一样操作,很快到了前面那位孩子身边。

于是,老秋林就拿起刚才踩在脚下的那股索,把两股索绞拢在一起。这时两个小孩并排又必须分开几步路,同时使劲旋转筷子,而老秋林手中的两股索慢慢地合拢来,绞成了一根小孩手臂般粗的绳索。

他,就是用这索编织网络,兜在屋面的稻草上的。

每当夏夜,老秋林的南瓜棚下摆了几条小凳,明净的夜空偶尔有流星划过。

星星与流萤闪亮的时候,邻居的大人小孩围坐在老秋林身旁,甜瓜、芦粟别客气随便吃。

老秋林瘪着嘴,紫酱色的脸庞刻满皱纹,两只眼睛尽管陷进皱纹,但眼光看起来是蛮凶的。

这时候,他常常用打火石把纸幔点燃,随后拿起已塞满烟丝的水烟壶放进嘴里,呼噜呼噜地吸上一会儿。

随后象宁波人一样,火急燎烧锵锵响地说:迭奈能(代表过去的意思)哪能(怎样)……哪能(怎样)……”

此刻的他,总是对现实中的人和事不满,包括坐在他旁边的人,尤其是他身边的大儿子张新根,有时要回嘴百张难免会吃他麻栗子。

可是,对调皮捣蛋的孙辈小把戏们,他从不呵责,而是疼爱有加,他似乎把希望寄托在了孙辈身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