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夜间拍照,相信你们都会遇到光线不足,易产生噪点这些问题。然而同样的无人机,为什么别人却拍出清晰通透,噪点少,高画质的照片呢? 其实并不是运用什么高超的拍摄技巧,而是用堆栈。不借助任何滤镜,只有裸机裸镜,让夜景的噪点彻底消失,在强光下玩超长慢门效果。 一、基本概念 堆栈这一大神器,知道和运用的人不多。通常也叫裸拍法。意思是通过前期同角度连拍多张图片,然后后期导入软件,用堆栈,将一组参考帧相似、但品质或内容不同的图像组合在一起,合成一张图片。 知道了堆栈的工作方式了,来看看堆栈有那些强大的作用,模拟慢门、无损降噪、叠加轨迹等都是我们常用的技巧。 二、拍摄 要点一:悬停拍摄 堆栈需要多张相同的照片,所以这就要求无人机悬停拍摄,最好是无风的环境,微风下画面稍有出入也没关系,后期可以对齐裁切处理。 要点二:定时拍摄(连拍) 在无人机相机设置中,首选选择M档,选择定时拍摄或者连拍,或者手动用遥控器控制拍摄,总之要拍摄多张照片,以供后期处理。 三、后期 实现堆栈的合成有很多途径,StarTails是photoshop的扩展工具,优点是支持photoshop,速度快。还有如StarStaX、DeepSkyStacker、RegiStax等软件,也可以实现,这里机长用最方便的photoshop自带堆栈功能。 1、倒入到ps软件 打开photoshop,选择文件—>脚本—>将文件载入堆栈。浏览找到文件夹,全选需要堆栈的图片,然后打开。 2、载入图层 最下面尝试自动对齐和载入图层后创建智能对象都要勾选。无人机镜头通常会稍微有点抖动,拍摄画面有点出入,需要自动对齐。并创建智能对象,以方便后期运用堆栈功能。 3、堆栈模式 倒入图存后,自动对齐,画面边角会稍微有点出入,可以修复,也可以暴力裁切掉。 然后运用图层—>智能对象—>堆栈模式—>最大值。 选择最大值后,保存的是高光的地方,所以路上行车的轨迹也都保留下来了,同时也降噪,堆栈处理到这里,流程已经完了。至于调色就根据个人喜好了。 四、堆栈的更多运用 上面提到,堆栈主要用于模拟慢门、无损降噪、叠加轨迹等,实际上上面的图已经展示过,这里再详细讲解下。 1、模拟慢门 这个是机长华强北拍摄的落日图组。 间隔5秒延时拍摄,通过堆栈处理后,得到下图。 可以看到天空的云彩,通过堆栈得到慢快门的效果,云层有流动感。正常情况下,如果要得到这样的照片,必须使用ND滤镜。相对来说,堆栈更省钱省时间。 2、无损降噪 下图为堆栈处理前后的局部对比图,可以明显看到,两者的差别。堆栈处理后,噪点很有效的消除了。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机长在对这张图片进行堆栈模式时,选择的是平均值。堆栈模式中,平均值和最大值都能有效降噪。而"最大值"是常常是星轨叠加时选用的参数,保留的的是高光部分。这个算法将堆栈中各图层中最亮的部分显示到最终合成的照片上。 ![]() 假设有5张照片,对于每张同一位置的某个点,这点的亮度是:Max(0、5、10、15、20)=20,取"最大值",合成到图片中。 那么平均值呢, 还是假设有5张照片,对于每张同一位置的某个点,这点的亮度是:(0+5+10+15+20)/5=10,取这个"平均值",合成到的照片中。最大值和平均值,都有降噪效果,但是取平均值降噪要优于最大值。所以机长这里选用平均值。 4、轨迹叠加 在处理移动的物体,堆栈模式取最大值时,可以看到车辆移动的轨迹都有所保留。 ![]() 最多的应用就是拍摄星轨,可以得到如梵高《星夜》那样美丽的星辰轨迹图。 ![]() 来源:半岛雪人 这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应用,当我们选择平均值时,车轨迹消失了,得到了夜间无车的路面。这是由于我们取得是平均值,其他的值被去掉了。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拍摄“万人空巷”了,在拍摄街道时,想得到无人的街道,不用清场,连续拍摄多张,用堆栈,可以有效滤去人影。 ![]() 堆栈的优点显而易见,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缺点也因为图片的叠加,而出现。画面可能出现叠加的痕迹,放大看会更明显。同时对于电脑要求比较高,机长的mac机械硬盘处理起来都比较吃力。 但是瑕不掩瑜,特别是其强大的降噪能力,能实现慢快门效果。虽然不能完全代替ND滤镜,但是在没有的时候,这个是夜间出大片最好的代替方案。所以别看人家夜间拍的怎么那么清晰,噪点又少,滤镜不够,后期来凑。期待你们的作品分享。 长按关注 勾搭机长 航拍 | 教程 | 交流 | 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