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8月7日,立秋节气,立秋至,秋风起! 然而,今年立秋,处在中伏和末伏之际,暑气仍存,天气不会马上凉爽起来! 此时,一定要注意防暑,警惕“秋老虎”!
立秋,有“贴秋膘”之说,但是,今年的立秋,处于中伏,仍旧高温酷暑,此时,并不适合大补。 但是,此时,却是排毒的最佳时期。 要想进补,先得排毒,立秋之后,重视排毒,对于身体健康尤为重要。 一方面,此时是排毒的最佳时节,也有助于缓解经历一个暑天的人体不适。 另一方面,更是为我们冬季的进补做准备,可谓是事半功倍! 只有将身体里面的毒素排出去,身体才能更好的吸收影响,来助力身体健康。 所以,立秋后,想要贴秋膘,一定要先排毒。
第一个:一杯莲心甘草茶,排心毒
《本草纲目》记载莲子心“清心去热”。 莲子心,可改善心火内炽所致的烦躁不眠,配生甘草,则增强莲子心的排毒之功。 《本草化义》亦指出:“甘草,生用凉而泻火。” 两者合用,可泻心火,则烦躁可除,睡眠得安。 所以,夏季,用其作为代茶饮,可以预防心火,帮助心脏排毒。 第二个:一杯玉兰甘葛茶,排肝毒
玉兰根,药食两用,对肝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特别是化学性或酒精性肝损伤保护明显,可加速细胞修复速度,促进肝脏排毒。 甘葛又称葛根,可改善肝肾功能,保护肝脏健康。 蒲公英根,入肝经,擅长排肝毒,且能增强肝脏再生能力,帮助肝脏排毒的同时,还可以降肝火,预防肝损伤。 栀子,有保肝利胆之效。茯苓可以降低肝纤维化、肝硬化发生。 桑叶降脂,有助于改善脂肪肝;百合有益肝脏健康,几者搭配,可多方面养护肝脏,排肝毒,修复肝损伤。 第三个:一个小动作,排肠毒
带脉位置: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十一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带脉”有“总束诸脉”的作用,经常敲击能提高排毒能力,改善便秘,促进肠道排毒。 需要注意的是,敲击时用力并不是越大越好,以身体能承受为宜。 第四个:一碗银耳雪梨汤,排肺毒
银耳,温润,性平,味甘,不仅可滋阴补气,同时还可扶正固本,有助于肺部排毒。 百合,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有助于肺部排毒。 雪梨,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养血生肌的功效,另外,雪梨的苹果酸,维生素,胡萝卜素含量也是相当丰富的,多吃有益于身体健康。 三者搭配在一起,做汤饮,可以很好的给肺部排排毒。 第五个:一个排毒窝,排肾毒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脚窝里藏着人体保健要穴——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涌泉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可以帮助肾脏排毒,助力身体健康。 做法:用按摩手法推搓、拍打涌泉穴,可使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增强。 第六个:一项运动,排全身毒 运动,是有效的排毒方式,赤脚走路,更是可以帮助全身排毒。 中医认为,人体的十二经络在足底有与人体内脏器官相联系的敏感区。 赤脚走路,敏感区会受到地面刺激,可通过经络传入大脑,协调系统器官功能,起到健身强体、延缓衰老、防止疾病的作用,益于机体的有效排毒。 第七个:一份好睡眠,排毒更健康 人体的五脏六腑,在睡眠中休息和自我修复,不仅有利于人体排毒,对于身体健康,亦十分重要。 生活中,一定要尽量少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尽量在晚上十一点前进入睡眠状态。 此外,炎热的夏季,可以在午休的时候,适当小睡20-30分钟左右午觉,不仅可以补充睡眠,还有益于身体健康。 第八个:敲一组经络,通经络,促排毒 早敲胆经,利水排毒,胆经,一条经络很神奇,每天敲打它50下,体内的水肿、毒素自然就会去除,让你气血足,身体变好。 每天早上起来,双手沿着裤线位置来回敲,大概敲10分钟,最好微微发热。 可疏通胆经,促进肝胆排毒,增强身体免疫力。 ![]() 晚敲肝经,促排毒,肝经和胆经恰恰相反,它在大腿的正内侧,也就是内裤线的位置。 晚睡前,手握擀面杖,从大腿根部开始敲打,一直敲打到膝盖处的关节前。力量要由小变大,逐步增加力度。 一面敲完之后,将擀面杖换到另一只手里,再继续敲打另一条腿的同样部位。 左右交换进行敲打,各敲10分钟左右即可。 ![]() 小结: 立秋后,要谨防秋老虎,切莫盲目进补,先排毒,后进补,好吸收,更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