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阅读理解始终是占分最大的一类题型。而阅读理解主要考察的目标是阅读速度和对文章理解的正确率。 在英语的阅读理解题中,主要考察的有4大类题型:主旨大意型;事实细节型;推 理 判 断 型;词 义 猜 测 型。 在开始对这四大类题型进行解题复习前,大家首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正确处理好复杂句式、生词和选项的关系 与题目无关,不影响理解文章大意的,就不必浪费时间和精力。相反,那些和题目相关的长难句,我们就要首先分析其类型(是带有较多成分的简单句,还是含有多个简单句的并列句,还是含有多个从句的复合句,还是含有多个插入成分),理清句子成分,去除干扰成分,抓住句子主干! 对待生词也应该采取同样的方法,首先看看生词是否与题目、文章的大意有关,如果是题目要求所必需的,我们就要弄清楚生词所处的语境,以及和下文的联系,推测生词含义,否则就忽略它! 2、所选有据,忠实原文,避免主观 必须以作者的思维模式为准绳,以原文提供的事实、细节和逻辑关系为基点,切忌自以为是。同时,很多时候,我们要选出的是最佳选项,而不是符合原文的正确选项。因此我们必须通盘考虑,取主要,舍枝节。 (1)阅读题干,明确问题------减少盲目性。 (2)快速掌握大意,不在细节上纠缠。 (3)可在文中相应处作出标记,以便进一步了解并最终确定答案。 (4)带着问题略读原文,确定答案。 3、知己知彼,减少失误 有时四个选项中总有一个极易误选,因此,了解干扰项的特点,可大大减少失误。 干扰项可分为以下三种: 1.与原文矛盾。 2.无中生有。即选项与文章内容不矛盾,但在文中没有相关信息支持,没有根据。这类选项的干扰较大。在做此类题时,切忌把自己或他人观点作为选择依据。 3.答非所问。在做此类题时,不仅要判断选项内容的正确性,还应注意选项是否针对题目。 一、主旨大意题要求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高度概括或总结。 题干: Main idea, topic, title, purpose, aim, means to 解题思路: 1、寻找主题句,从而抓住全段中心思想,常见位置是段首句或第二句,但也可能在段尾或段中。 2、概括全文,寻找文章中心思想。各段落中心句的整理归纳便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3、把握文章的体裁,分清文体,确定思维方向。 4、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辨清褒贬态度。 干扰项: 可能是文中某个具体事实或细节;可能是从文中某些 (不完全的) 事 实或细节片面推出的错误结论;可能属非文章事实的主观臆断。 常见题型: 1.主题型: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 (这篇文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What does this passage mainly discuss?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什么?) What’s the topic of this passage ?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2.标题型: What’s the best title?(最佳的标题是什么?)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text is (to tell ) ______. (这段文字的最佳标题是_____) 3.目的型: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ext is ______.(这段文字的主要目的是?) The author’s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text is to______.(作者写这段文字的主要目的是?) What’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assage?(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 二、细节理解题做这种题目要注意注意提干中的标识语,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寻找某一特定信息。题干中的标识语就是寻找答案的"路标词",如人物/时间/地点等。 解题思路: 1、忠实于原文上下文及全篇的逻辑关系,决不能主观臆断。 2、文章中心是论点,事实细节是论据或主要理由; 3、有关细节的问题常对文中某个词语、某句子、某段落等细节及事实进行提问,所提问题一般可直接或间接在文章中找到答案。 4、带着问题寻找答案,把注意力集中在与who, what, when, where问题有关的细节上。要细心! 干扰项 1、范围过大、过小; 2、偷换概念; 3、正误并存,某个分句是正确的。 常见题型: 1、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下列哪个陈述是正确的?)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text?(文中没有提到下列哪一项?) 3、The author ( or the passage) states that___.(作者(文章)指出____) 4、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en ( where, why, how, who, what, which, etc.)___?(根据文章,什么时候(哪里,为什么,如何,谁,什么,哪个等等)____) 三、推理判断题重点题型,通常占总题目的30%左右。着重考查学生归纳概括、逻辑推理等综合能力。以原文内容为前提,要求你在理解文章直接陈述的观点或描述的事实的基础上,据作者的观点理论(非考生观点),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implied meaning)。透过现象看本质,领悟作者思想倾向、观点、立场、语气及态度等。 题干: infer, imply, suggest, conclude 常见题型: 1、The passage implies (暗示) that_______.(文章暗示了____) 2、We can conclude (得出结论) from the passage that_____.(我们能从文章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inferred (推论)?(可以得出哪个推论?) 4、What is the tone (语气)/attitude(态度) of the author?(作者的语气/态度是什么?) 5、What is the purpose (目的) of this passage?(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6、The passage is intended to _____.(文章的目的是_____) 7、Where would this passage most probably appear? ( 这段文字最可能出现在什么地方?) 正面态度:positive肯定;optimistic乐观;supportive支持;approval赞同;appreciative欣赏;sympathy同情;favorable赞同 负面态度:critical批判;negative否定; disapproval/opposed反对; doubtful/suspicious/ skeptical怀疑 中立/客观态度:objective客观; neutral中立;impartial公正; indifferent/unconcerned冷漠 四、词义猜测题词义理解是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指标。无论一个人的词汇量有多大,都会在阅读中碰到生词。对词义的理解往往会影响到对全文的准确把握。阅读过程中,对于不妨碍全文理解和出现频率较低的生词,跳过即可。 解题思路: 1、根据上下文判断; 2、通过对比关系。如hot and cold, give and receive等,或前句为肯定,后句为否定。总之,词与词间都起着互为线索的作用。 3、通过因果关系。 4、通过同类关系,比如such as, like, for example/instance。常在词或短语之间有并列连词and或or,它们连接的两项内容在含义上是接近的或递进的,由此可以推测。 5、通过常识判断。 6、通过逻辑关系推断 7、 特别注意熟词新意! |
|
来自: 昵称52216650 > 《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