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汉语菜鸟到全球第二,他只用了三年半!

 pxiang818 2018-08-07

“汉语桥”总决赛

1

冠亚军巅峰对决


8月4日,湖南卫视演播大厅,第十七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暨闭幕式正在这里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成功跻身于总决赛的全球五强选手是从118个国家的152位参赛选手中层层遴选出来的汉语佼佼者。其中来自西澳大学的司腾同学正是大洋洲的冠军选手。西澳大学孔子学院的中方合作院校--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应飚、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孔子学院事务办公室主任沈杰教授以及孔子学院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刘辉亲临比赛现场为司腾加油助威。

司腾与浙大领导合影

(左一刘辉、左二应飚、右一沈杰、右二司腾)


2

经过“我是中国通”“故事中西”和“巅峰宣言”三个决赛环节的激烈角逐,司腾不负众望斩获了本届“汉语桥”比赛的亚军,光荣地成为全球第二。而在三年半之前,他还完全不会讲汉语。

司腾(左)决赛中扮演利玛窦


2015年的北京,如果你在地铁上偶然一个金发碧眼的年轻小伙子,非常积极热情地用他蹩脚的汉语主动找你攀谈,这个人可能就是司腾。当时作为交换生的司腾只身远赴中国学习汉语,他的汉语基本处于零基础的状态。学校为交换生安排了每天五个小时的汉语课程,但是为了更加快速地提高汉语能力,司腾逼迫自己不管是在出租车还是在地铁上,只要逮着机会就开口找中国人聊天。他还逼迫自己只交中国朋友,主动提出到中国朋友家里去过年。另外,他花费大量时间专门背诵了许多的成语,用心学习其背后的典故和用法,汉语水平在作为交换生的短短两年内获得了飞速提升。

本届汉语桥全球五强选手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中国文化丰富的内涵也深深地吸引着司腾,他对太极、国画、佛教文化都很感兴趣,他还曾到浙江宁波的金峨寺闭关打坐七天,这段奇妙的经历被他形容为“不可言传”。

赛场上的司腾

3

2017年回到澳大利亚后,司腾并没有停止对汉语的学习和对中国文化的探究,西澳大学孔子学院成了他的第二个家。在孔院组织的很多文化活动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而在今年年初孔院组织的内蒙古艺术学院新春演出活动中,他更是因担任节目主持人的契机得以结识内蒙古呼麦大师麦拉苏,呼麦由此正式成为司腾的才艺绝技。在赴中国参加“汉语桥”总决赛之前,孔院的成员们集体为司腾备赛出谋划策,提供指导意见,修改演讲稿。当司腾在赛场上使出十八般武艺奋力拼搏时,大家关注他的每场比赛,在微信群广泛宣传并和他一起反思总结,一起品味成功的喜悦。这一刻,中澳一家的温馨弥漫在每个人心中。

在赛中和其他选手结下深厚友谊


4

对于语言学习而言,有付出,就有回报。本届“汉语桥”比赛大学生组全球第二的成绩充分证明了司腾曾经疯狂学习汉语的付出没有白费,而这一切绝非终点。关于未来,22岁的司腾打算攻读亚洲学的荣誉学士学位,汉语和中国文化将长久地成为他学习、生活以及生命的一部分,难解难分。


 --  西澳孔院新媒体中心 --


图 / 所有图片由司腾本人提供

文案 / 潘    艳

编辑 / 查    蒙

责编 / 潘    艳




关注西澳孔院

播种中华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