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北最古老的文庙--兴城文庙

 名言诗句 2021-11-21

兴城文庙

红墙黛瓦落人间,

只拜孔丘为圣贤。

文化传承留古事,

名扬东北闪光环。

状元桥

科举经年出状元,

平民一步可登天。

苦中方品甜滋味,

功到自然能领先。

兴城古城在古代不仅是一个战略要地,而且是一个文化历史非常厚重的古城。

因为2019年7月25日,不足半天的时间仅仅游览了古城的外貌,对其内涵并未了解。次日中午我们顶着炎炎的烈日再次来到兴城古城,这次是专为寻找历史而来。

在古城的大街上,偶尔见有指向文庙的路标,就一路寻来。就在"兴城市民俗博物馆"附近,终于寻到了文庙。

兴城文庙,也称孔庙,为旧时祭孔之所。它位于兴城古城内东南隅,始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年),由辽东都指挥刘斌创建。历经各朝代多次维修,至今保存完好。占地面积16800平方米,是东北三省最古老、辽宁省境内最大的一座文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什么文庙也称孔庙?据说,当年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因此,称孔庙为文宣王庙,明朝之后简称“文庙”。

兴城文庙为三进院建筑,东西垣墙南端,各有角门一座,东曰毓粹门,西称观德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西角门,但这门关闭着。

紧挨着的是“宁远画院”。旁边还有一座石碑,上书“中国书法之乡”。

在斑驳的文庙南墙镶嵌有"兴城文庙"标志,这也许就是兴城文庙最早的标志。

上面的瓦当花纹古老而别致。

只有东门才是对游客开放的,也是景区的入口。东门建造与西门形式相同,门楼精巧中透视着古典。

东西门两边都有一个下马碑,上边刻字清晰可见:“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彰显出这位功盖天地"至圣先师"的威严。

从东门进到一进院,一座棂星门令人眼前一亮,高大的斗拱飞檐式的三进门的红色棂星门,也被称为状元门。这大门平常是不开放的,过去只有皇帝光临或者是祭孔等重大典礼的时候才能开放。

之前我在成都的文庙前,曾见到过形制相同的棂星门。

据资料介绍,棂星门,中国传统古建筑名,是文庙中轴线上的牌楼式木质或石质建筑,古代传说棂星为天上文星,以此命名意味着孔子为天上星宿下凡。象征着孔子可与天上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天镇星。

镶嵌在南墙上的是一块巨大的照壁"万仞宫墙"。

(此片为李秀琴拍摄)

在成都文庙前,也有这样一块巨大的照壁,万仞宫墙。为什么各地文庙都会有万仞宫墙?

据介绍,古时七尺或八尺叫作一仞,后人觉得“夫子之墙数仞”不足以表达对孔子的敬仰,就将“数仞”改为“万仞”。明胡缵宗题写了“万仞宫墙”镶在仰圣门(山东曲阜城的正南门)上。清乾隆皇帝为表示对孔子的尊崇,又换上了自己御笔书写的“万仞宫墙”四个大字。

各地文庙都建有万仞宫墙,其大意是,围墙有万仞高,用以称颂孔子学识渊博高深,一般人无法领悟其中的奥妙。

兴城文庙在棂星门的两侧分别筑碑亭一座,分别立有三块石碑。

院内有一棵大树被翠绿浓密的爬山虎所覆盖,这爬山虎硬是把这树覆盖成了一头大象的形状,大象常被人们取吉祥之意。

两边分别有一个圆月门,穿过圆月门便进入到了二进院。

只见院内建筑古老,绿草茵茵,古树参天,曲径通幽。连那小路都是铺设讲究,条纹清晰,镶嵌着各种花型图案,给人一种艺术和古老之感。

路的两侧设有更衣亭。过去每年春秋,农历二月和八月两季的上丁日祭祀孔子时,主祭人在此盥洗更衣和休息。

这座四边带有围栏的圆形、中间三座相连的桥,叫做泮桥,也称状元桥。中间最宽的一座桥叫做状元桥,右边的叫榜眼桥,左边的叫探花桥。

听了导游的介绍,那天所有的游客都走了那座状元桥,人们对文学及功名的追求心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进院的正房就是戟门,这戟门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两边有金字对联,上联为:生民来未有夫子也,下联为:知我者其惟春秋乎。这戟门,在唐代,官阶三品以上者可以私门立戟,后来称显贵之家为戟门。戟门也称大成门,仪门。

     戟门为敞开过道式,内有“金榜题名,有求必应”的架子,挂有好多方形祈福的牌子,这也许是人们对金榜题名的美好愿望和一种精神寄托。

三进院中间便是孔子雕像。

正房就是大成殿。门额高悬康熙年间刻制的"万世师表"巨匾一块。大成殿朱门黛瓦,两面山墙石雕也非常精致考究,屋檐下金龙卷云、鲜花木雕五彩缤纷。

大成是后人对孔子的最高评价,指孔子集大的成就。殿中供奉先师孔子,四配(孔伋、孟轲、颜回、曾参)和12位哲人的排位。

西厢房(西庑)是中国科举制度展。这里原是供奉和祭祀先贤和先儒的场所,现辟为"中国科举制度"展室,较为完整地反映了我国的科举状况。

这里展出了历代状元轶事,其中还有狄仁杰的故事。

东厢房(东庑)为孔子生平事迹展室,有图版50块,有大量珍贵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在展室里有孔子的铜像和儒学发展概况的图片展。

在大成殿东南角还有一处著名的景点“卧桐成林”。

据介绍1997年9月5日,台风将这棵300多年树龄的梧桐树刮倒,不偏不倚倒在东庑北山墙前,树根暴露,树叶逐渐干枯,第二年春此树复生,枝叶茂盛,竞成一景。看卧倒在地的就是那棵枯树,而在枯树上又长出了众多的小树,竟然成了一片小树林。

大成殿的后面还有一处崇圣祠。两边有黑底金字对联,上联为:诸子百家不分门户,下联为:名山胜水各效文章。

    崇圣祠是清雍正元年皇帝追封孔子上五世祖为王爵而建的祭祀专祠。现在殿内供奉儒、释、道三位教主。

院内曲径树下有"千秋仰圣"的卧石,以表对圣人孔子的敬仰。

东侧院红墙绿地,古树参天。

西侧院则是碑林。一道南北长廊内全为碑文,院中一处亭子周围立满石碑。

纵观文庙的整体建筑,分内院与外院,内院有棂星门、泮桥、戟门、大成殿、崇圣祠、祭器库、更衣亭、乡贤祠、名宦祠等建筑,所有的建筑都在中轴线上,外院以绿化为主,体例完整、布局合理、结构严谨,朱漆廊柱、雕梁画栋,工艺精湛。

古建与苍松交相辉映,历史与文明深度交融。营造出一种宁静、庄严、文化浓厚的氛围。

行走于文庙之中,让人感受到的是古老文化与文明的感染力与影响力。

据了解,自明清时期全国的文庙已达1560所。自2004年至今,我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孔子学院548所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87万人。

遥想当年,这里曾经举办了无数次祭孔大典,那是怎样的一种庄严与隆重?如今祭孔之风早已不复存在,但孔子作为先贤圣人,对华夏文化的影响力代际相传、深入人心,对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方兴未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