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胜关:抹不掉的沧桑岁月

 laoxuesheng 2018-08-07

 

德胜关:抹不掉的沧桑岁月

特约记者:程永华

       再次“下关”来到卫辉府城西德胜桥,走进古城,深入采访当地百姓,感受这里一条条老街承载的历史沧桑。走进它,就会发现,这里的每一座旧庙,每一棵古树,每一块石碑,都像年轮一样,记录了古城的发展变化。这里曾经商贾如云、铺面林立。自隋炀帝开通永济渠,唐宋以来,率资以济运,德胜关舟楫往來甚多,人流络绎不绝,商业颇为繁盛。穿城而过的大运河,自南向北流入天津,致使卫辉成为当时重要的水陆码头,给卫辉带来了数百年的兴盛,承载了一代代卫辉人美好的记忆。



       横跨在大运河之上的即德胜桥,明兵下河北,守者率先归附,桥因以为名。明正统年间,汲县知县黄润创建,始架木为之。正统四年,知府叶宜因县令黄润请,准以石易木,仍劝官民出资协助,成桥五洞。成化九年,知府邢表重修。成化十六年,知府张谦重修。弘治五年,知府王俨重修。嘉靖元年,守御所人谢宜捐资易木为石,接连旧桥。嘉靖三十四年,知府范充浊撤旧大新之,成九洞。清顺治十六年增修。康熙年间,知府程启朱修建石櫩。乾隆五十一年,知府德昌重修。光绪三十三年,卫辉府正堂华辉、汲县正堂石县尊等捐资重修大桥石道,民国六年(1917年)亦重修。1964年拆旧新建。至1993年河流改道,遂废。近年来,伴随着新城崛起和旧城变迁,现已仅存地名。馆驿街亦是如此,明时设卫源水马驿于此。正统七年,知府叶宜奏请,北马头河平水驿并入改建,俗呼为馆驿。成化十八年,圮于水,知府张谦、督驿丞梁和重建。嘉靖二年知府翟鹏、督驿丞张爵重修,未完工;嘉靖三年,知府申纶、督驿丞杨瑜同阴阳官路禹修完。万历十三年知府周思寰重修。乾隆年间,移至县衙西宁境寺侧,遂废。明清时期,这里是南方诸省北上京师古驿道必经之处,“昼夜羽骑不绝”,今天依稀可见的大运河故道见证着卫辉府辉煌的驿站岁月。

   


       

        我沿运河故道一路北上,途径南、北码头,返回毛家楼,看着在岸边垂钓的老翁,怡然自得,乐在其中,不禁遥想当年,思绪万千,好像又看到了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开凿运河,他们挥汗如雨,号声连连;好像又听到了舳舻路过激起的哗哗水声,这里车马络绎、货积如山;好像又置身于当年的繁华中,岸边店铺书棚鳞次栉比,茶楼戏院星罗棋布,卫辉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作为豫北曾经的政治中心和商贸重镇,统辖一方,威名赫赫。而百年的沧海桑田后,随着交通工具的日新月异,航运功能早已丧失,古运河被历史的尘埃湮没,留下的是空空如也的残垣断壁和人去楼空的老房屋,抹不去的却是每个卫辉人心中的乡土之情。


 如果你身边发生了有趣的新闻线索,也请你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以最快的方式把你身边的新闻价值的新闻趣事发布出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