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汉字,是流传至今最为古老的文字之一。在黄帝时期,仓颉以天纵之才取像鸟迹,始作文字。辨治百官,领理万事。在没有纸笔的年代,文字作为符号,蕴含着巨大的能量。随着纸张的出现,文字也从隶书进化到了楷书。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繁体字,就有着一千五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更好地普及文化,开始推行汉字简化工作。
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汉字有限,其中大多都是与生活和工作相关的文字。如果不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可能在有限的一生中,只能接触到极少的一部分汉字,这对于发展了数千年的汉字文化来说不得不算是一种遗憾。
余光中先生曾说,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今天,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就为大家从古代的诗词歌赋中找到了一些无论在形还是意上都充满美感的生僻字,愿各位书友能近距离地接触汉字、了解汉字,感受汉字之美,体会中华文明之美。
01
láng gān
琅 玕
琅玕是指像珠子一样的美石。
出自《尚书·禹贡》:“三危既宅,三苗丕叙。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厥贡惟球、琳、琅玕。”
02
péi sāi
毰 毸
毰毸形容羽毛披散。
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集禧观池上咏野鹅》:“池上野鹅无数好,晴天镜里雪毰毸。似怜喧暖鸣相逐,疑恋宽闲去却回。京洛尘沙工点污,江湖矰弋饱惊猿。羽毛的的人难近,嗟此谋身或有才。”
03
hàn dàn
菡 萏
菡萏即指荷花。
《诗经·风·泽陂》中写道:“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04
ài dài
叆 叇
叆叇用来形容云气或烟浓盛的样子。
出自北宋词人黄庭坚的《醉蓬莱·对朝云叆叇》:“对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乱峰相倚。巫峡高唐,锁楚宫朱翠。画戟移春,靓妆迎马,向一川都会。万里投荒,一身吊影,成何欢意。”
05
guǐ huà
姽 婳
姽婳用来形容女子娴静美好。
楚辞名家宋玉在《神女赋》中形容神女的体态时写道:“素质干之醲(nóng)实兮,志解泰而体闲。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
06
yǐ nǐ
旖 旎
旖旎形容繁盛美好的样子。
出自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集《楚辞》中的长篇抒情诗《九辩》:“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纷旖旎乎都房。何曾华之无实兮,从风雨而飞扬?”
南北朝时期的诗人鲍照在他的作品《春羁》中也写道:“风气花四散,露浓条旖旎。”
07
hù
嫭
嫭形容女子貌美,也用来指代美女。
《楚辞·大招》中就有“朱唇皓齿,嫭以姱只。比德好闲,习以都只。丰肉微骨,调以娱只。魂乎归来!安以舒只。”
《汉书·杨雄传》中描写女子们比赛容姿时写道:“闺中容竞淖约兮,相态以丽佳,知众嫭之嫉妒兮,何必飏累之峨眉?”
08
xuān
儇
儇用来形容灵巧、轻佻巧慧。
《诗经·齐风·还》中就用儇来表达两位在山中相遇的猎人,身手灵巧不凡,“子之还兮,遭我乎,峱(náo)之间兮。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屈原在《九章·惜诵》中也曾用儇来表达轻佻奉承之意“忘儇媚以背众兮,待明君其知之”。
09
tí / yí
荑
荑(tí)指初生的嫩芽。
南北朝时期的诗人谢灵运在《登石门最高顶》中用荑来形容草木初生的嫩芽 “心契九秋干,木玩三春荑”。
荑(yí)指割去地里的草。
《周礼·地官·稻人》中有:“凡稼泽,夏以水殄草而芟(shān)荑之。”
10
pīng
娉
娉字出现最多的时候一般是组成词语“娉婷”,用来形容姿态美好的样子。
汉代诗人辛延年的《羽林郎》中就有“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11
mán
鬘
鬘形容头发美。
明末诗人夏完淳在《与李舒章求宽侯民书》一文中曾写道:“家慈之鬘云既脱,四寡共居。”
12
yōng
雝
雝雝通常作为叠词出现,用来形容鸟和鸣声。
《诗经·小雅·蓼萧》中在形容古代马车上铃铛的声音时曾用雝雝来表达铃声的谐和,“蓼彼萧斯,零露浓浓。既见君子,鞗(tiáo)革忡忡。和鸾雝雝,万福攸同。”
(以上内容摘编自《诗经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现代汉语词典》)